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个人信息保护法催收,个人信息保护法对网贷催收

个人信息保护法催收,个人信息保护法对网贷催收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本报杜南讯记者赵青通讯员陈康秀储慧茹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一周年之际,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一批个人信息保护典型案例。

这些案件包括2起刑事案件和4起民事案件,涉及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防止个人信息“过度收集”、确保个人信息访问和复制权的行使、规范网络平台个人信息的合法使用等内容。

典型案例充分反映了广东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依法全面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维护网间良好生态空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司法实践。

【典型案例】网络科技公司以每条0.35元或0.5元的价格出售个人信息74万余条。2018年5月,某网络科技公司实际经营者蔡某某与尹某合谋,通过该公司向上游某软件公司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再以每条0.35元或0.5元的价格转卖给尹某。

蔡某某指派员工刘、李具体负责信息交易业务。案发前,他共出售公民个人信息741238条,获利约50万元。尹将上述公民个人信息转卖给刘、刘等人(已判刑),获利66万余元。

刘、刘利用购买的公民个人信息组成“股东微信交流群”,后被害人海被骗。

阳江市江城区人民法院一审认为,某网络科技公司及尹某无视国家法律,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情节特别严重,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对某网络科技公司直接负责的蔡某某、、李某,应当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因此,某网络科技公司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罚款80万元;判处尹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70万元;判处蔡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三十万元;判处刘、李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三万元;追缴某网络科技公司违法所得50万元、尹某违法所得661209元。

阳江中院二审维持原判。

【典型意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体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单位。本案中,人民法院根据各被告人的犯罪性质和情节轻重作出判决,同时对涉案单位进行处罚,全方位严厉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犯罪。

物流人员通过给快递包裹拍照,非法出售个人信息8000余条。蔡、庄(另案处理)于2021年12月1日入职某物流公司。蔡负责分拣快递包裹,庄负责扫描快递包裹。

2021年12月2日至10日期间,蔡某与庄某合谋利用上班便利,用手机对快递包裹上的快递单进行拍照。

在非法获取寄件人、收件人个人信息后,以1.3元至1.5元不等的价格向李(另案处理)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8000余条,从中非法获取12884元。

普宁市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为,蔡某、庄某、李某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中是主要实施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应当按照蔡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

根据蔡某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及认罪态度,判处蔡某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15000元,追缴其违法所得12884元。

【典型意义】物流公司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会获得大量的公民个人信息。个别员工出售个人信息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不仅扰乱了公民的生活安宁,也破坏了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依法处理物流公司工作人员利用公民个人信息牟利的违法行为,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的安全感。

查阅所收集的个人信息的申请被拒绝。法院依法保护获取和复制个人信息的权利。2021年3月1日,周因担心自己在平台上获取并记录的个人信息有误或泄露,致电某电子商务公司客服,希望平台公开收集到的个人信息。

平台客服表示:“用户填写了信息,可以在APP个人中心查看,这些信息有加密保护,不会泄露;对于用户没有填写的信息,平台无法显示。”

当天,周某向该平台隐私部邮箱发送邮件,要求公开其个人信息,但该平台未回复。周某某起诉至法院,要求某电子商务公司向其公开所收集的个人信息。

广州中院生效判决认为,周某某要求平台向其公开个人信息,实质上是主张个人信息的查阅权和复制权。

个人信息的查阅权和复制权是个人的一项重要合法权利,应当依法得到充分保障。周某某作为平台注册用户,有权要求平台公开所收集的个人信息及相关处理情况。

故根据本案具体情况,判决某电子商务公司提供周某的相关个人信息及其处理情况,供周某查阅、复制。

【典型意义】个人信息的查阅权和复制权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对于防止个人因他人非法收集和处理个人信息而遭受人身和财产权益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案有效保护了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同时引导个人信息处理者合规经营,是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有益探索。

“剧本杀”商家因差评未经授权发布玩家微信账号和游戏视频。张等人因不满某商家的“剧本杀”游戏服务,在网上发布差评。商家随后在微信官方账号上公布了与张某等人的微信群聊记录、游戏盒子监控视频的视频片段、张某等人的微信账号信息,还称“可以向公众提供整个监控视频”。

张等人认为,商家的上述行为侵犯了其隐私权、名誉权和个人信息权,起诉要求商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

商家以恶意发布差评为由,要求张等人承担侵犯名誉权的责任。

广州互联网法院生效判决认为,张等人发布的“差评”是对剧本杀服务的主观感受,并非虚构事实。即使商家店铺排名降低,也是正常的经营风险,张等人不构成侵权。

该商家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公开监控视频,并声称可以提供全程视频,侵犯了张某等人的隐私权,且未经张某等人同意发布其微信账号信息,侵犯了张某等人的个人信息权。

故判令商家立即停止公开监控视频,删除“可向公众提供全程监控视频”的声明及张某等人的微信账号信息,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发布道歉声明,并赔偿张某等人精神损害抚慰金。

【典型意义】加强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是保护个人信息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案保护了消费者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个人信息权益保护的司法需求。

网贷逾期后,亲友频繁被平台催收,构成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侵害。一家互联网公司开发了一款借贷平台应用程序,用于保存贷方提交的个人信息。

2017年,杨通过该APP借款4万余元。借钱前,杨按照APP的要求登记了个人信息,并提供了身份证正反面照片、授权通讯录联系人等。

杨某逾期未还款,杨某本人及其亲属、同事、朋友频繁收到自称是该APP或陌生人的催收信息。

催收员可以在APP中提供杨某的借款人信息、借款合同号、还款金额、还款账户等信息,还可以制作诋毁杨某的图文信息,威胁杨某将图文信息发送给杨某的通讯录所有人。

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为,催收人掌握了杨某与APP之间的借款明细、杨某向APP提交的身份证等个人信息,发送信息的目的是催收欠款,足以说明某互联网公司向第三方提供了杨某的相关个人信息。

某互联网公司未依法保护杨某的个人信息安全,将杨某的个人信息提供给第三方,给杨某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造成了精神损害。故判决某互联网公司向杨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典型意义】网贷公司平台将收集、保存的公民个人信息提供给第三方,侵犯了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本案有利于规范平台行为,平衡网络平台与公民之间的利益。

APP未经许可读取手机剪贴板信息,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某网络科技公司运营的某APP的隐私政策在“用户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中列出了要收集的用户信息,但不包括用户剪贴板信息。安装APP后,手机页面显示的权限内容不包含剪贴板信息。

李某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该APP存在未经用户许可监控、读取剪贴板信息的行为,并认为剪贴板可以存储身份证号等个人隐私信息。

某网络科技公司的行为侵犯了其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故诉至法院,要求某网络科技公司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广州互联网法院生效判决认为,某网络科技公司作为该APP的实际运营者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未主动告知李某的情况下,对其监控读取手机剪贴板信息存在过错,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判决某网络科技公司向李某出具书面道歉声明。

【典型意义】互联网平台和手机app应当依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对于未经授权的监控、读取手机剪贴板信息等侵犯隐私的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个人信息保护法催收,个人信息保护法对网贷催收":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255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