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聆听新一代邮储人讲述身边的成长故事心得,邮储银行青年员工的成长故事

聆听新一代邮储人讲述身边的成长故事心得,邮储银行青年员工的成长故事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作为中国普惠金融的先行者,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成立八年来,在每一位员工心中播下了普惠金融的种子。如今,这些员工得到了邮储银行的沐浴和滋养,让普惠金融服务在他们各自的培育下不断开花结果。目前,邮政储蓄北京分公司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员工规模从最开始的1600多人发展到日前的3400多人,平均年龄33岁,其中“80后”员工占64%。经过八年的努力,大多数年轻的邮政储蓄员已经成长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从成立至今,无论是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普惠金融的推行,都离不开员工的努力。而如何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邮储银行独特的企业文化是关键环节。近日,记者深入邮政储蓄北京分公司,聆听80后邮政储蓄者的成长故事。

【大学生“村官”】与普惠金融一起成长,邮政储蓄所。

在农村金融服务中,除了网点和渠道的建设,如何将金融服务推向农村的最后一公里,长期以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邮储银行吸收培养大学生“村官”,为解决上述问题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2009年,当他三年的职业生涯到期时,唐有幸成为邮储银行首批招聘的96名大学生“村官”之一。

三年的“村官”生活让他更加熟悉和了解当地村民的工作和生活,这也恰好成为他未来工作的宝贵经验。

“我们重新走进农业大门,也充满了创业精神。”说起当时的选择,唐说,“以前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调到邮储银行,直接用小额贷款产品支农惠农,比较有吸引力。”

近年来,唐经历了邮储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和创新。多年的银行工作经历,不仅让唐这一批大学生“村官”,从在银行工作的外行,成长为带领农民致富的爱心人士。近年来,他的团队走访了京郊100家农村乡镇企业和100家专业合作社,累计发放各类贷款3500多万元,帮助农民致富。与此同时,唐本人也从一名普通的信贷员成长为邮储银行密云支行的支行行长。

事实上,从2009年开始,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每年都会接收退休大学生“村官”到邮储银行工作。截至目前,北京分公司已招聘360名大学生“村官”。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逐步探索出一套选拔、教育、使用、留住大学生“村官”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实现其向复合型金融人才的转变。据邮储银行北京分行统计,自2009年首次选拔大学生“村官”以来,北京村官信贷员已对接京郊3000多个乡镇,累计发放支农贷款19亿元,帮助京郊千万农民致富。

【“80后”团队】生逢其时成为中坚力量。

如今,在大多数企业中,“80后”已经成长为中坚力量。邮储银行在培养年轻员工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邮储银行北京东区吕家营支行成立仅一年,就新增经营性贷款8323.52万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5874.8万元,个体工商户贷款2448.72万元,贷款余额1.83亿元。新增贷款额和贷款余额在北京邮储银行各分行中排名靠前。

是80后支队长李杰带领这个特色支局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为什么这个年轻的分支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李杰给出的答案是,在邮储银行企业文化的影响下,团队充满朝气,执行力很强。

其实也是这个年轻的网络现在能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新成立的支行赶上了特色支行的申请,最终结合现有的客户储备和支行的区域特点,选择了粮油行业作为该行的“招牌”,成为2014年获牌的特色支行之一。

北京盛华红林粮油批发市场是粮油企业的主要聚集地。为了拓展市场,2014年初夏,李杰带着支行的信贷员挨家挨户了解企业需求,最终找到了一个市场空Bai——商户对期限、额度、抵押灵活的贷款产品需求很大。为此,该支行与上级行合作,针对该市场的客户推出了一款新产品——兴隆信用贷款。兴隆贷根据商户pos机流水记录控制风险,无需抵押,授信额度在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之间。通过审批后,商户可以在本线范围内随时使用,满足了客户频率短、速度快的需求。新产品一推出,就得到商家的热烈响应。

吕家营粮油特色支行只是邮储银行众多服务业务的一个缩影。目前,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很多支行团队成员以“80后”为主。如邮储银行万寿路支行团队以汽车金融行业为重点,牵头建设特色支行,在为汽车行业小微客户提供特色、优质、全方位金融服务方面取得突破。邮储银行通州支行通过给予舞台、政策、关爱的“三给予”政策,激励着这支以“80后”为主体的年轻队伍逐渐成长,generate发出的正能量也开始闪耀。

据了解,邮储银行北京分行从2013年开始实施以特色支行建设为抓手的“强支行”战略,这些年轻的团队给邮储银行带来了无限生机。像邮储银行吕家营粮油支行、邮储银行万寿路汽车工业支行这样的特色支行数不胜数。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邮储北京市分行进一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进步与您同步”的核心价值观,全力推进员工关爱“四大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措施使员工切实体会到了邮储银行发展的成果,进一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新一代邮政储蓄者】不仅仅因为他们年轻。

年轻有活力无疑是新一代邮政储蓄人的共同特征。然而,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轻。

2001年,李浩在象山支行做柜员,每天为数百名客户办理邮政储蓄业务。象山地区有一家福利工厂,吸纳了300多名盲聋哑人,工厂员工的养老业务由象山分局办理。据了解,象山支行每月缴纳养老金380多万元,2800多户,残疾人用户比例占6%以上。李浩和同事每天都要和聋哑人打交道,这让李浩想到了学习手语。

"我买了一本《中国手语速成》. "李浩说,他一边看书,一边仔细观察聋人办理业务时的嘴型和手势。但是由于银行的专业词汇比较多,在和聋人交流的过程中还是会有一些沟通不畅的情况。于是在2008年,李浩拜了师父。“每天下班后,李浩总是先去福利厂找专业的手语师傅学习一个小时再回家,坚持了半年。”邮储银行象山支行行长刘玉萍回忆道。

2011年,李浩走上大堂经理的岗位。她建议分公司的所有员工都应该学习手语。三年多来,每天早上八点,支行的员工们就和李浩一起练习手语。不久,象山支行被聋人亲切地称为“手语银行”。

2008年3月28日,苏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邮储银行延庆支行的贷款业务于当日开始。她从一名邮政助理员调到邮储银行开办信贷业务,然后成为邮储银行最早的信贷员。当时带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走马上任的苏没有想到,在这个岗位上干了六年多的她,对自己寄予了这么多的感情。

凭着年轻人的冲劲和对邮政储蓄的深厚感情,开始认真研究苏的业务。首先,她意识到延庆支行的信贷资源相对匮乏,坐在家里等客户主动上门是行不通的,必须“走出去”。“于是我开始每天跑很远的路到农民的种植养殖小区,发放宣传单,详细了解农民的种植养殖情况,和农民的叔叔阿姨交流,走上了农民小额贷款调查的道路。”在农村,山路记录了年轻人的奋斗历程。信贷六年来,她一直是邮储北京分行优秀信贷员、十佳信贷员。

正义苏丽珂岩云奋斗,邮储银行北京分行自成立以来,坚持扎根农村、服务农业、贴近农民,不断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目前,全市564个金融服务网点中,40%以上分散在农村,部分支行网点进行了适当调整和增加。贷款方面,从8万元联保贷款到50万元“好贷好回”系列产品,合作贷款最高额度从300万到1000万元,不仅是数字上的变化,更是邮储银行业务和理念上的变化。

截至2014年底,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已向京郊农户、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万余笔,金额107亿元,平均36万元。其中农户、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小额贷款2.4万笔,金额24亿元,平均10万元。

数字在描述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八年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印证了其企业文化的发展。正是因为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以人为本,关注员工成长,尽力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因此,八年来,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共同成长。

(北京参考记者杨钊)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聆听新一代邮储人讲述身边的成长故事心得,邮储银行青年员工的成长故事":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255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