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夏日报
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
平罗县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紧紧抓住“产业兴”这个核心,在“平罗好种子”和“金字招牌”上做文章,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之路。
7月26日,宁夏日报报业集团“美丽新宁夏黄河千里行”采访团走进平罗县头扎镇五彩缤纷的种子博览园,环顾四周。绿色的田野上,不同品种的种菜随风摇摆,壮实的幼苗伸展着枝条,奋力生长。
如今,种子蔬菜陆续进入收获期。
烈日炎炎空,太阳火辣辣的晒在脸上。西永辉村的村民王新红正忙着收割卷心菜籽。虽然汗水早已湿透了他的衣服,但他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赶上好太阳,尽快把种白菜晒干!”
“今年我种了165亩种菜,有辣椒、豆角、冬瓜、杂交西瓜、杂交白菜。”王新红看着一排排即将收获的白菜种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今年的白菜种子长势比往年好。这几年因为种种菜,大家的收入逐年增加。”
小小的种子,寄托着村民们致富的远大期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金种子”会孕育更大的希望。
“我们探索实施联村共建计划,成立宁夏宏源同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现从新品种引进、种植、收获、销售的统一管理服务,采用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等新技术,保障种菜生产和销售。又快又高收入。”西永辉村党支部书记张说。
在种子生产的道路上,西永辉村勇立潮头,成立了可操作的联合党委,带动周边村庄发展,形成“拳头”合力,真正把小种子发展成“大产业”。
“联合党委成立后,我们整合西永辉村、头闸村、正闸村、外洪岗村、双曲村5个村的资源,探索以‘1+4+N’的发展模式实施联村共建,打造联系更紧密、协同更强、高质量发展的业务型联合党委。平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伟说。
从“强村”到“弱村”,平罗县走出了一条“抱团发展”的强村富民之路。
头扎镇产业整合联合党委牵头成立两家公司,宁夏宏源同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农产品种植和销售;乐惠平罗乡村旅游公司负责推广乡村旅游。由此形成了“联合党委+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产业链共同体。
头闸镇通过建立联合党委,串联起各个区域、上下游产业、经营主体。
“二”“三”之后,从一颗难看的蔬菜种子开始,平罗县升级种子生产产业链。
目前,依托多色博览园平台,构建农业、商业、文化旅游发展模式,镇联合党委将各党支部的特色产品在平台上销售。同时,种植业拓展的旅游功能集采摘、观光、休闲、销售于一体,让人们也能通过制种端上一碗“旅游饭”。
“这个展厅很有特色。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种类的种子。孩子们非常喜欢它。他说他终于知道他每天吃的蔬菜是怎么长的了,下次还会再来。”游客陆女士在头扎镇五彩缤纷的博物馆里开心地说。
借着第十届宁夏种业博览会的东风,作为分会场会场的头扎镇五彩博览馆顺利开幕。同时,该镇还举办了第三届乡村旅游文化节,活动现场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实现餐饮、购物、农产品销售等旅游综合收入30多万元。
“今天,我看到了油菜籽、高粱、小米等。,也认识了很多农作物的种子。我终于明白农民伯伯生产粮食有多难了。我会珍惜粮食,珍惜以后的每一粒粮食。“年轻的游客王锦在参加了种子绘画比赛后有了新的认识。
连日来,平罗县五彩缤纷的世博园内人头攒动,气氛火爆。2000多名小朋友参加了彩博会开幕的“五日乐”研学活动,体验了种子旺盛的生命力和头扎镇深厚的制种文化。头扎好农特产品展示、地方菜肴品尝、《印象头扎》文艺专场、书画摄影、非物质文化作品展示等一系列活动,让游客们乐此不疲,心满意足。
“近年来,头扎镇先后与先正达集团、北大荒集团、宁夏种业集团、武汉农科院等知名企业合作,推动该镇种子生产产业由常规制种向杂交制种、高端制种转变。其中,杂交西瓜、杂交黄瓜、冬瓜等葫芦科作物的制种产量占我们镇制种产业的半壁江山,杂交西瓜、杂交黄瓜每亩净利润可达万元以上,大大提升了制种产业的价值。”头闸镇党委书记赵冬梅介绍。今年,头扎镇成功创建国家种业强镇,“旅游+制种”多业态融合发展,让“魅力古镇,制种之乡”的名片越来越亮丽。
“平罗县牢牢把握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加强资源整合,通过发展制种产业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凝聚新合力,打造新引擎。去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6000万元,构建了集体经济发展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的党建富民新模式,推动乡村振兴。”平罗县委相关负责人说。(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苏肖星何乃江王何玉荣)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平罗怎么样,平罗种子公司":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022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