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罗
去年10月中旬,一个陌生人主动加了微信。
对方自称是正规的“C5金融”贷款公司。
贷款手续快,金额高。
你还不需要银行信用信息
罗填写相关信息后,
通过微信贷款1050元。
但仅仅六天后。
罗接到了贷款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
通知他们已经到了还款日。
因为怕被恶意收藏
罗只好从其他借贷平台“拆东墙补西墙”。
然后他从C5金融借了7次。
贷款总额23000。
利息共计6900元。
加上其他借款共计10多万元。
罗经常被暴力收编。
“他们经常在电话里侮辱我,甚至我的家人和朋友也经常被他们的电话骚扰。那段时间我很害怕,不敢回家,也不敢找亲戚朋友。我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一切。”罗回忆道。
最后
罗的家人不得不偿还20多万元的债务。
日前,清远公安机关调集400余名警力对“10·17”专案展开收网行动,成功摧毁一个在清远从事诈骗、寻衅滋事等犯罪行为的犯罪集团。经查,该犯罪集团非法成立不具备经营互联网小额贷款资质的网络信息有限公司,从事新型网络“套路贷”犯罪活动。
2017年11月以来,该犯罪集团头目周、谢某杰发现互联网小额信贷行业不规范,短期内实现犯罪投资后,收益可成倍增长,于是非法聚集一批犯罪嫌疑人,设立非法获取、出售特定身份受害人信息等部门,以及审计组、会计组、“软暴力”催收组,采取组织明确、层级分明的公司化管理。
清远市公安机关近日对“10.17”专案开展收网行动。土元南+
经查,该犯罪集团涉案金额达1.7亿元,受害人达8万余人,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在收网行动中,清远警方抓获犯罪集团主要成员46名,缴获手机、电脑、银行卡等一批涉案物品。省公安厅专门发来贺电,祝贺案件圆满结案。
目前,案件审理、人员追逃、审判深挖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警察展示查获的套路贷犯罪工具。土元南+
“套路贷”借了4000元,最后被逼还了8万多。2018年7月的一天,河南省平顶山市市民石某被陌生人加了好友。加了他的微信后,对方自称是“花呗贷”的客服,这是一个有正规资质的点对点借贷平台。因为石某当时急需用钱,就答应了对方的要求。
随后,对方要求石某提供身份证、手机号码、户籍地址、手机通讯录、点对点借贷平台还款记录等信息,并与石某签订了4000元的电子借款合同,还款期7天,年利率24%,但只借给石某2800元。
当石某质疑为什么贷款是4000元却只有2800元时,对方向石某解释,第一笔贷款需要扣除手续费、审计费、利息等费用,共计30%,即1200元。再次合作后,金额减少,免审计。
借款到期,石某无力偿还4000元借款,要求其办理延期手续,并收取高额延期费以求方便。后来又冒充另一个贷款平台继续借给石某钱,让他“借新账补旧账”。就这样,石某步入了对方设定的套路,先后借款10余笔,借款总额约6万元,被强制还款8万余元,导致石某无力清偿平台债务。
当石某实在无力偿还时,对方催收石某,并采用短信辱骂、“电话轰炸”、“p图辱骂”等方式不断骚扰石某,使石某及其家人朋友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警方提示:
骗术一:对方冒充某借贷平台的工作人员,以客服人员的身份联系事主,让事主误以为他们是正规有资质的点对点借贷平台。
骗术点二:对方在核实受害人身份时,冒充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受害人的朋友核实受害人的身份信息。
骗术点三:利用阴阳合同与受害人私下协商,不按合同约定,隐瞒是收周息还是年息。
骗术点四:套路受害者反复借旧账还新账,不断恶意举债。
骗术点五:利用第二笔借款提高利率,逃避审计,欺骗受害人再次借款。
骗术点六:在实施“冒充虚假身份、偷换利率概念、虚假承诺”等诈骗行为时,与“软暴力”催收行为紧密结合,榨取受害人钱财。
骗术七:使用方法隐蔽新颖,躲避侦查和打击。通过互联网、互联网金融打通环境,将犯罪手段升级为“线上”犯罪;通过规避传统“套路贷”的一些犯罪环节,掩盖在民间借贷的行为下,手段极其隐蔽。
来自南方+平安清远
编辑唐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8万多人受害 涉案1.7亿元!清远警方打掉一新型“套路贷”犯罪集团":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021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