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件事总要有人,想做就要做好。”这是名山区监委委员杨晓溪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六年来,杨晓彤在岗位上始终坚守初心使命,肩负责任,用对党的忠诚诠释理想信念,用对纪检监察工作的热爱维护公平正义。
处理了300多起案件,没有任何投诉。
杨晓溪,也被大家称为“胖日出”,为人随和,对人友好,脸上总是带着微笑,但在工作中却不那么随和。
"最近有留置案件需要紧急处理."7月27日中午,他刚参加完一个会议,坐在办公室里,眉头紧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现有留置病例均为全封闭管理,因此在查办病例的同时,疫情防控丝毫不能放松。”杨晓彤说。
2014年起在区纪委工作。6年来,参与办案300余起,无一投诉。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2018年初,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始。虽然从事审查工作多年,但“办案时限更短”、“案件质量更高”的要求,让杨晓溪“很有精神”。
有案要扫一案。
2017年底,名山区纪委接到线索,反映名山区有人私自挖盗白鳗泥(一种被称为“膨润土”的矿产资源)问题。同期,雅安市公安局名山区分局打掉一个私自挖盗鳝鱼泥的团伙。
名山区的白鳗泥被盗多年,但相关监管部门形同虚设。经分析研判,区纪委认为这不是一起简单的盗墓案件,极有可能涉及公职人员。区纪委立即成立专案组,深挖案件背后的腐败问题,时任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的杨晓溪担任案件承办人。
“决不能让国家资源成为个人谋取私利的筹码。”办案期间,杨晓溪白天带队实地查看,请专业机构鉴定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的品种价值;晚上继续整理资料,总结分析一天的工作。
经过深入调查,所有证据都指向原市国土资源局名山区分局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以下简称名山区分局)。
交警部门将依法查获的运输白鳝泥的货车移交给名山区原国土资源分局执法监察大队后,执法监察大队工作人员只对无证运输矿产进行了罚款,并未追查被盗矿产的来源。
涉案人员长期盘踞名山非法采矿,却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有着多年办案经验的杨晓溪嗅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这种放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
通过对笔录和书证的对比分析,以及大量的走访,杨晓溪发现失职背后隐藏着充当“保护伞”的问题,于是向领导汇报情况,及时改变办案方向。
经过缜密侦查,原名山区国土资源分局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副大队长倪、戴浮出水面。两个涉案人员到案后,各种借口,案件一度陷入困境。
杨晓溪多次协调公安机关对海盗采取强制措施,并从外围撕开一道口子。两涉案人员在铁证面前对收受海盗财物、对海盗行为“视而不见”的违纪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2018年5月,名山区纪委监委将倪、戴涉嫌充当“保护伞”私挖盗采白鳗泥违法犯罪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同时,对相关失职人员进行了查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人,组织处理4人。该案的及时审结,有效遏制了名山区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的问题。
一个案子一来,杨晓溪就迅速投入到下一个案子中。
办案要小题大做。
纪委监委是政治机关。杨晓溪经常对调查组的同志说:“对我们来说,办案是一份工作,但这是别人的生命,所以一定要小题大做。”
“Xi兄弟,被采访者要求见组织者……”晚上,正在家中照顾两岁女儿的杨晓溪突然接到调查组的电话。
回答者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解释吗?杨晓溪看着熟睡的女儿,催促还在学校加班的妻子赶快回家。等了半个小时,妻子还没到家,他着急了,就把女儿锁在家里,回到了拘留点。
三个小时后,他回到家,却发现房子被妻子从里面反锁了。妻子发来短信,“你又不是第一次把女儿一个人留在家里。用心工作是最重要的。回去工作吧。”
再次回到拘留点,杨晓溪有点尴尬,但仍然微笑着对同事们说:“现在她生气了。以后我承认错误,就过去了。”
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已进入收尾阶段。三年来,名山区纪委监委共收集涉黑涉恶、“保护伞”犯罪线索34条,其中立案18条,都浸透了杨晓溪的汗水。2019年,杨晓彤被提拔为区监察委员会委员。在新的岗位上,他继续扫黑除恶,用自己的责任彰显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本报记者吴越来自雅安市纪委监委。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杨晓曦:名山纪检监察系统的“严值”担当":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992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