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西丰县,位于辽宁省东北部,是一个35万人口的山区农业小县。地理位置特殊,风景优美,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2亩。其经济发展相对迟缓。2020年前是省重点贫困县之一,也是全国知名的贫困县。近年来,在西丰县农村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10月,西丰县彻底脱贫。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西丰县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联社的决策部署,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为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措并举走产业发展之路,紧紧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依托西丰县农村生态资源优势,加大信贷资金投入, 以金融杠杆“撬动”产业发展,多渠道多方式创新产业模式,推动开卡户落户。
根据息烽县区域特点,息烽县农信社在全县18个乡镇规划的三大功能区产业链上挂牌建档立卡户,引导南部特色产业示范区乡镇大力发展梅花鹿、柞蚕、中药材、榛子烟叶等特色产业和乡村生态旅游,以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组织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乡镇建档立卡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城市高端人群果蔬供应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以产业基地带动致富;鼓励中部产业核心区生命健康产业和重点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进入企业就业,通过创业就业带动致富。截至目前,该县已为建档立卡户规划了畜牧养殖、水果、蔬菜、食用菌、苗木花卉种植、田园观光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等20个致富产业,产业链吸纳建档立卡户3500人,可增加人均收入5500元以上。
信贷有助于刺激工业发展。
在西丰县高家店镇元昌药用真菌专业合作社灵芝种植基地,你会看到30多位农民正在大棚里忙着种植灵芝。高家店镇胜利村有53户贫困户,142人。2016年春天,村党支部书记韩发起成立了发展药用真菌的元昌专业合作社。在西丰县农村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40个灵芝种植大棚,并吸纳了20名村民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带领成员销售灵芝孢子粉,制作灵芝盆景。一个大棚一年的纯收入达到两万多元,赶上灵芝盆景的行情,每个大棚的纯收入能达到三四万元。
为了巩固扶贫成果。去年,西丰县农村信用社发放信贷资金60万元,引导村里30户建档立卡户以资金互助的形式,加入原常专业合作社发展药用真菌。合作社优先招收有能力的建档立卡人员到生产基地工作挣钱,学习技术,扩大生产,抱团发展。没有劳动能力的,合作社年底分红,利率不低于5%。2019年,元昌药用真菌发展专业合作社收获灵芝3万斤,销售破壁灵芝孢子粉2000斤,向登记在册的持卡人分红3万元,发放工资27万元。今年年初,在县乡村振兴发展局和高家店镇政府的协调下,西丰县农村信用联社又发放了100万元信贷资金,用于支持合作社扩大经营。该镇富春村、平原村、宣化村100户农户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新建100个木耳大棚,共同发展食用菌产业。
如今,在西丰县,越来越多的注册卡持有者转型为合作社的股东和工人。通过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参与合作社,解决了生产无项目、管理无技术、销售无门的问题,形成了“乡镇建基地、村村有合作社、户户搞产业、人人入股”的产业发展模式。
“信贷资金只是一个酵母,引导农民把土地、山地、房产等‘沉睡’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产业发展中,用产业带动农民致富。而农民的富裕也会促进产业的不断壮大,这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意义。”西丰县农村信用社信贷营销中心主任郭郑重地说。
这个项目影响了工业的发展。
以重点培育产业繁荣项目和龙头企业为抓手,通过大项目、大产业的辐射,实现“一业繁荣,千人致富”的效果。
鹿业、柞蚕业、烟草业是西丰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西丰县农村信用社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产业集群发展理念,大力支持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县饲养鹿3.5万头,各类经销加工户和养殖户360户,年加工经销鹿茸500多吨。50%的国外鹿茸和80%的国内鹿茸都是在西丰加工配送的。产品主要出口韩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内地“港澳台”。生命健康园现有加工企业80余家,鹿产品加工企业30余家,年产值35.5亿元。西峰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梅花鹿养殖基地、鹿茸及鹿副产品加工集散地和世界鹿产品加工集散地。从事鹿养殖、加工、销售的有1万多人。随着养鹿业的发展,产业项目陆续建成,吸引了更多的养殖户在相关产业链上实现就业,不少养殖户成为了“蓝领”。
截至目前,西丰县农信社已支持西丰吉源鹿制品有限公司、西丰金丹药业有限公司、渔城镇永盛鹿养殖有限公司、西丰宏伟牧业有限公司等58家以鹿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发放贷款340笔,金额3.2亿元;扶持合隆乡、营场乡以烟草产业为代表的烟叶生产基地,扶持全县236户烟农,发放贷款1500万元;支持以辽宁梅林集团深加工产业为代表的柞蚕产业,发放贷款1000万元。全县有4000家柞蚕场,发放柞蚕贷款2000万元,扶持500多户。5000名农民再就业,户均收入8000元,人均5000多元。西丰县农村信用社为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推动西丰县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没有产业支撑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持续。只有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才能实现乡村振兴。”西丰县农村信用合作社主任于海志高兴地说。
党建引领行业蓬勃发展。
走进西丰县天德镇天籁村的富博果业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挂满枝头的大苹果,注册卡持有者董国庆正在给果树间苗、喷药。去年春天,董国庆把自己退耕还林的20亩地全部种在了合作社提供的“单棵苹果树苗”上。看着树苗一天天长高长大,董国庆的致富奔小康梦想越来越清晰。
天籁村人口多,土地少,山地多,平原少。近年来,村党支部结合当地土地条件和产业实际,大力发展果树种植。果树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年产水果1000多万公斤,产值1200多万元。2016年,在西丰县农村信用联社的支持下,在村党支部书记付宝库的带领下成立了富博果树种植合作社,成立了农民生产、技术、管理、销售党员小组,引导广大党员为果农提供从果树品种选择、种植、生产、经营到水果销售的全流程服务。村社一体化党支部成为带领当地农民致富的一面旗帜。
2017年春,在西丰县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支持下,向合作社贷款50万元,从黑龙江省水果研究所引进2万株抗寒高产果苗免费发放给贫困户,并在工商局申请注册了“湖东沟”金红苹果绿色标识,通过宣传推广,吸引了来自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天津、上海、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的100余家水果经销商。眼看树上的果子刚熟,各地的客商就会蜂拥而至,坐在家门口就能卖出一个空。董国庆夫妇信心满满。
近年来,西丰县农村信用联社党委与天德镇天籁村党支部结对子,开展党员手拉手到村党支部发展活动,全村47户建档立卡户与党员骨干结成互助对子,实行种苗、技术、管理、销售“四包”管理模式,为农民建起了一条致富路。
在西丰县农村信用社党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天德镇天籁村的果业基地不断发展壮大,规划了10个面积达100亩的观光采摘园,修建了3.5公里的生态农业观光公路,建成了3个果香浓郁的农家乐...“我们计划两年内建成万亩水果产业带和产值百万元的天然果汁加工厂,带领天德镇1000户农民致富奔小康。”说到天籁村果业“三个一”项目,付宝库信心满满。
截至2023年3月底,西丰县农村信用社已发放涉农惠农助农贷款3901笔,金额6.2亿元,覆盖率超过93.2%,覆盖全县18个乡镇、174个行政村。第一季度共发放农户贷款1612笔,金额1.7亿元,41583户农户获得信贷。该县85%的农民获得了信贷支持。西丰县农村信用社向8281户农户发放信贷2.65亿元,发放贷款1.18亿元,向128家龙头企业和68个种养大户发放贷款1.6亿元。建立了20个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网点遍布全县18个乡镇、174个行政村,有效提升了西丰县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为乡村振兴发展增添了新动力。(闫宏生)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辽宁西丰县农信社多方式支持产业发展纪实":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915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