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溪网
6月底的一天,临近中午,她来到通海县九龙街道水塘村蒲凤仙家时,正在给她的山羊打针。看到记者一行,蒲凤仙笑着说:“你在外面等我一会儿。不要进来。羊圈有点臭。我会没事的。”憨厚的话语,善意的微笑,瞬间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50岁的蒲凤仙,肤色暗红,身材单薄,与年龄不符。她说:“如果不是政府和好心人的帮助和支持,我很难活到现在。”说到这里,蒲凤仙的语气中充满了感激。
20多年前,蒲凤仙的丈夫意外去世。当时蹒跚学步的大儿子,还未出生的小儿子,年迈的公婆,都压在蒲凤仙身上。没有积蓄,没有收入,没有技能,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对她来说,那些日子真的是看不见的。
如果看不到光,就自己开一扇窗。蒲凤仙跟着村民,在自己的地里种上了烤烟。蒲凤仙有着令人钦佩的努力。她日出前工作,日落永不停息。吃完饭已经是晚上十一二点了。即便如此,由于山区不肥沃,经常干旱,蒲凤仙一家的收入还是很低。直到2015年,蒲凤仙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家人均年收入才1800元。
水塘村植被茂盛,适合养山羊。村里有七八户养羊的。“山羊卖得好。母羊要是多生几个后代,一年能挣几万块钱。”蒲凤仙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却苦于没有资本。这时,政府的好政策找上门来了。因为她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九龙街道工作人员到水塘村进行调研时,特别了解了蒲凤仙一家的情况。得知她家面临的困难后,他们帮她联系了街道扶贫办和银行的工作人员,并指导她申请了小额扶贫贷款。不久后,蒲凤仙拿到了5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
5万元不算多,但对于没有积蓄还欠着外债的蒲凤仙来说,却是一笔巨款。蒲凤仙贷款买了一只母羊。为了省钱,蒲凤仙自学了山羊养殖的知识。比如腹泻等常见病,蒲凤仙自己就能解决。“那一两年,母羊过得还不错,一年挣几万块钱,还了贷款。”蒲凤仙说。
有了低保,有了农村养老,有了医疗保险,有了住房条件的改善,他们一家的生活在国家各项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在蒲凤仙的努力和付出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谈起这些年接受的帮助,蒲凤仙眼里含着泪。她告诉记者:“我大儿子考上大学的时候,拿到了普洱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但是家里凑不出学费。我急着到处借钱。通海骨科医院负责人回家送来了学费,孩子顺利上了大学。“现在,蒲凤仙的两个儿子都有稳定的工作,都很孝顺。只要有假期,他们就会回家陪蒲凤仙,帮她干活,这让蒲凤仙很欣慰。
今年,蒲丰县还种了5亩烤烟。她说她两个儿子以后要结婚了,身体还可以。现在政府的政策特别好。如果她能挣得更多,“我没有理由不勤奋。我会努力让自己过得更好。”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何超)
编辑:陶晓兰审核:马如文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通海县水塘村村民普凤仙:勤劳双手编织小康梦想":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481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