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校园贷催款程序十步曲,校园贷的暴力催款手段有哪些

校园贷催款程序十步曲,校园贷的暴力催款手段有哪些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新都共青团

青年时尚,新都新闻,时事热点

随着暑假的到来,很多同学都开启了休闲快乐的假期模式。然而,一些大学生因为欠下巨额债务而被讨债人追上。

联系校园贷成为“校园灾难”。学生欠债百万。

这是“校园贷”的出借人录制的在家讨债的视频。在这次暴力事件后,在深圳一所高职院校学习的陈骁不得不找个地方躲起来。

“校园贷”借款人陈骁:贷款人说我欠他们钱,要清账。我一个人在一个没有监控的小房间里。他们有三四个黑社会一样的人,根本无法反抗。

从最初只借了6000元,到现在滚雪球,小陈野也说不清欠了多少债,因为所有的借款借条都在出借人手里,他根本没有借条。

另一名受骗学生的家长在事发后统计了孩子的欠债记录,已经累计超过100万元。

“校园贷”借款人家长王女士:孩子5000元起。半年时间,累积的债务可能有几百万,但实际上可能不止这些,应该还有空 white借条。这是一个未知数。

由于事先不知道孩子在外面借了钱,王女士一家直到借贷公司的贷款人上门逼债才知道孩子闯了大祸。

“校园贷”借款人家长王女士:贷款人说他有合同,但是我们无力偿还。然后他们威胁我们。作为父母,感觉天要塌下来了。爷爷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个消息,就病倒了,死了。

王女士报警后,警方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借贷团伙以民间借贷为幌子进行诈骗。在王女士儿子被骗一案中,有300多名大学生被骗,涉案金额1000多万元。在全国范围内,最近也发生了多起大学生被骗的案例。

“零利息”诱骗学生借新还旧,债台高筑。

为了买一部新手机,陈骁的同学赶紧联系了一个专门做小额贷款的“所谓的朋友”。

“校园贷”借款人陈骁:这个“朋友”给了我一张借条。他说6000块钱随时可以还,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朋友在帮忙,但是我们又不是特别熟。

既没有兴趣,也没有固定的时间。按照出借人的说法,是“一切都好商量”。小陈都没有说明合同的细节,所以他糊里糊涂地签了字。然后很快就贷款了6000元。

该“校园贷”借款人家长王女士:孩子可能因为头脑简单,没想那么多,以为真的借了。谁知道他借的第一笔钱,却是噩梦的开始。

借贷公司先是利用同学、学长的关系相互接近,消除学生的防范心理,诱骗学生入陷阱;签订借款合同时,合同只注明借款金额和时间,不注明贷款利息等细节,给借款人“零利息”贷款的错觉。借款人签字按手印后,才能口头告知借款人多收的利息等费用。

陈骁,“校园贷”的借款人:他们总说要看你借多少天,算多少利息。比如6000元,第二天还利息500元,不扣罚300元。

深圳市南山分局桃园派出所袁市民:本案侦查过程中,发现嫌疑人以5天为计费周期收取30%的利息。如未按时还款,逾期费为一小时500元。

诱骗借款人签订合同后,不法分子会想尽办法抬高借款人的债务。

“校园贷”嫌疑:如果当事人没有钱偿还这笔资金,就要求其向其他借贷公司借款,结清这笔债务。

但此时借款人的现金会大打折扣。比如合同借款10万,只还家里2万,其他8万就成了第二借贷公司的利息、押金、手续费。不仅如此,一些不法分子还通过强迫借款人签署借条来获得高额债务。

软硬兼施,逼债受害者家庭苦不堪言

在贷款人来讨债之前,深圳的王女士就已经遭遇了各种软暴力。

“校园贷”借款人家长王女士:家里的电话被他们一个个打过去,最后被“呼死你”的电话给炸了。我们还不起,他们就采取了过激手段,比如用胶水堵门锁,油漆等。,然后威胁要把孩子砍死,把他打残。

袁深圳市南山分局桃园派出所公众号:嫌疑人在借了第一笔钱后,让受害人通过同步助手打包一份手机通讯录和微信好友发送给他们,以此向受害人父母催款。

前“校园贷”放贷人李某,每一笔钱都是他出去赚的。如果拿不回来,他就把债务外包出去,承包给当地有关部门催收,找家里要钱。如果他没钱,他就拿东西。我不怕报警,因为这是经济纠纷。

就这样,不法分子以民间借贷和经济纠纷为幌子,软硬兼施,疯狂敛财。警方还发现,这些犯罪分子行骗时,首先要试探和选择借款人。

袁深圳市南山分局桃园派出所市民:这些受害人都有一些不良的消费习惯,比如比别人花钱多,花钱大手大脚,甚至还有赌博等不良嗜好。

记者调查还发现,由于很多学生爱美,购买新手机,现在很多“校园贷”公司都和美容院、手机专卖店合作,捆绑贷款和产品欺骗学生。这种环环相扣的校园贷“新骗局”,在全国都是类似的“套路”。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于学生来说,一定要学会量入为出,合理借贷,不要盲目攀比高消费。同时你也要知道,这个信用情况对你个人未来的发展影响很大。

旧案回顾

校园贷的危害历历在目。

据《南华早报》7月的报道,借钱买了一部高端手机后,买不起了...今年上半年,南宁市西乡塘区法院高新法庭受理了广西某金融投资公司诉大学生借款合同纠纷案,400多名大学生成为被告。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园贷”系列案件陆续开审后,没有一个大学生做出回应。这些被指控的大学生普遍认为,“校园贷”等于非法借贷,国家打击“高利贷”,他们借的钱不用还。

400多名大学生贷款买了高端手机。

据主审此案的黄志戈法官介绍,每起案件的借款金额在7000元左右。从双方的借款合同来看,大学生通过广西某金融投资公司的“704校园花”业务借款,大部分用于购买高档手机。手机到手后,这些大学生以各种理由不还钱,从而成为被告。借钱的大学生覆盖广西、江西、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的高校。

由于被告大学生不在南宁,系列案件立案后,法院通过双方合同中大学生留下的地址快递寄送应诉材料,多次应诉材料被拒。

前三名被告是江西三所高校的大学生,法院也向三名大学生所在的高校发函,希望学校能督促被告应诉。然而,开庭时,三名大学生没有回应。在这一系列案件中,还没有一个大学生做出反应。

法官“上门”调解,只有三个人主动还钱。

为了保护被告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了解他们的真实心态,6月初,审判长和原告赶到贵州省贵阳市的两所高校,找到20名被告大学生,希望对方参加一个论坛,协商还钱事宜。然而很可惜,没有一个大学生愿意参加。

审判长只好与学院老师沟通,通过老师将原告出具的调解方案告知被告大学生。根据这一方案,如果被告一次性支付本金和诉讼费用,原告放弃利息、手续费、违约金(合同约定)等诉讼要求,同意结案。法官把手机留给了学校,希望有愿意和解的学生可以联系。

就在法官即将离开贵阳时,三名被告大学生找到法官和原告并选择和解,一次性归还借款。三名大学生表示,已经找到好工作,大学一毕业就去单位报到。父母担心他们因为这个“丢了”工作,就给他们钱,让他们赶紧处理,要还钱。

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官提醒慎用“校园贷”。

更让法官吃惊的是,这三名大学生称,收到法院传票后,很多被告大学生专门成立了QQ群。同学们一致认为,国家在打击高利贷和非法借贷,而这个“校园贷”就是非法借贷,根本不用还借的钱。

“我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听到这些错误观点的。如果这些大学生一直被动应诉,缺席审理对他们是非常不利的。”黄志戈法官告诉记者,如果这些大学生不还钱,不仅要还钱,而且被老赖列入黑名单,还会在个人信用上留下污点。

黄志戈法官还表示,除了三名大学生“不得不”还钱外,还没有大学生主动联系法官。对此,他再次呼吁,大学生要树立良好的金钱观和物质观,面对高端、超前消费保持理性,慎用“校园贷”。同时,要培养法律意识,正视法律风险,加强诚信管控,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存在法律风险的行为,不让一时的冲动消费成为步入社会后个人成功和发展的绊脚石。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校园贷催款程序十步曲,校园贷的暴力催款手段有哪些":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378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