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杭州锦江集团钭正刚,浙江正商集团

杭州锦江集团钭正刚,浙江正商集团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深谙此道的浙商郑正刚刚刚快马加鞭——杭州锦江集团的氧化铝龙头三门峡铝业,在有色板块行情还火热的时候,正在酝酿借壳上市。

68岁的浙江草根商人童正刚,有着浙商中少有的资本眼光和操作技巧。他渗透资本市场很久了,也经历过大起大落。这个富豪榜的常客,习惯了躲在聚光灯后运筹帷幄,但是近年来,迅雷出击,成为鲁北化工、焦作万方、得力的重要股东,逐步打造了“锦江系”。

与其他资本部门不同的是,掌舵人童正刚不追求甚至刻意规避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愿意扮演二股东的角色实施资本运作。

长袖善舞20多年。

9月27日晚间,达夫合金发布公告称,拟收购杭锦江集团旗下三门峡铝业公司75.7233%的股权。本次交易预计将构成重组上市(即借壳),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易主的对象指向了低调的浙江富豪郑正刚。公开资料显示,本次交易的交易对方为杭锦江集团、蔡政控股、恒嘉控股、锦江投资、延德实业。“显然,郑正刚不想错过有色板块的大涨,急于将其资产证券化。”有市场人士表示。

官网显示,杭州锦江集团创建于1983年,是一家以环保能源、有色金属、化工新材料为主业,集贸易、金融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由支正刚夫妇和魏雪峰控股。2020年,集团总资产超过700亿元,收入超过780亿元。

在习惯埋头办公室的浙商大军中,支正刚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他接触资本市场已经很长时间了。1998年,尤正刚担任a股公司凯蒂丝绸(现称英特尔集团)的总经理。2004年底,杭州锦江集团也在筹划入驻安源(安源煤业前身)。2005年前后,杭州锦江集团持有华联集团20.89%的股份,成为上市公司华联控股的间接第一大股东。

据统计,1998年至2005年期间,罗正刚家族“染指”的上市公司还包括中国凤凰(后更名为长航凤凰)、江西纸业(后更名为九鼎投资),但都成了“路人”。

十年后,尤正刚再次出击。2016年以来,杭州锦江集团再现资本江湖,竞购涉及焦作万方、鲁北化工、哈尔滨空 Tune、得力等。

2016年5月,焦作万方第一大股东Giogo Investment将其持有的2.11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7.56%)全部转让给智正刚的子公司金投金钟,总对价18.7亿元。转让后,金投金中成为第一大股东。

2016年7月,鲁北集团混改落地,杭州锦江集团向鲁北集团增资6.04亿元,占股44.5%,成为其二股东,持股比例稀释至35.60%。同年11月,杭州锦江集团向鲁北集团旗下的金海钛业增资3.51亿元。

2018年5月,得力股份实际控制人石卫东同意向杭州锦江集团转让41,386,45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56%,总价3.875亿元。

此外,2016年9月,杭州锦江集团旗下的金航投资作为战略投资者,对深纺织旗下的盛博光电进行了13.5亿元的投资,获得其40%的股权。

仅这四项投资的总支出就超过45亿元。

独特之处在于,与中植系、宝能系等众多资本系控制的上市公司不同,锦江系似乎并不想成为实际控制人。在上述案例中,杭州锦江集团只是一个“二股东角色”。德力股份曾公告称,杭州锦江集团拟通过受让股权和投票权的方式委托所有权,但后来并未实施所有权变更,目前仍仅为二股东。

另有资料显示,杭州锦江集团已间接持有海鑫等上市公司股份,并委派董事。“杭州锦江集团也参与了很多二级市场投资,但市场并不知道。”一位知情人士说。

资本扩张有输有赢。

杭州锦江集团官网提到的企业文化意味深长:有限是脚,无限是路;有限是金钱,无限是事业。如何用有限的钱做无限的生意,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用有限的资金进行扩张,杠杆是必不可少的。收购焦作万方股权时,主要出资人金中实缴金额为20.41亿元,而支正刚实际出资仅为3.41亿元,杠杆率接近1:5。

戏剧性的是,杭州锦江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后,多路资本围绕焦作万方控制权上演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暗战。直到2020年8月,杭州锦江集团开始减持。目前,宁波仲满仍持有焦作万方11.87%的股权。从股价来看,杭州锦江集团仍处于五年浮亏状态。

另一项投资也导致了复杂情况。由于盛博光电未能完成业绩对赌,杭州锦江集团2018年赔偿近2亿元,2019年需赔偿2.45亿元。后因争议向深圳国际仲裁院提起仲裁。今年7月,深纺收到杭州锦江集团的函件,优势福特拟收购金航投资100%的合伙股权。这意味着,在投资5年后,杭州锦江集团正式退出盛博光电。

在涉足德利之前,杭州锦江集团曾一度觊觎哈尔滨空 tone的控股权,并成功成为最终中标者,但在最后一刻放弃。

"郑正刚有一种强烈的扩张工业的冲动."浙江商圈人士评价,其带杠杆大举收购的初衷是做主业板块的产业整合。“比如入股盛博光电,就是为了整合偏光片业务,但最终效果并不好。”

最受关注的是围绕华联控股大股东华联集团的资本漩涡。2005年,杭州锦江集团成为华联集团第一大股东,但后者一直被认为没有实际控制人。2019年7月,杭州金燕蓝海、金燕海盛联合杭州锦江集团、河南福鑫、浙江康瑞签署一揽子整体交易文件,拟以55亿元收购三方合计持有的华联集团53.6866%的股份。这笔交易后来引发了一场诉讼。直到去年年底,各方达成和解,最终深圳地产商于恒集团成为华联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杭锦江集团退出。

相对来说,鲁北集团的混改项目是罗正刚比较成功的投资。2018年12月,鲁北化工出资2.66亿元收购杭州锦江集团旗下金一科技51%的股权。2020年,上市公司以13.8亿元的价格收购金海钛业,杭州锦江集团持有标的资产的34%,鲁北集团另外持有66%。杭州锦江集团因为股权升值,资产飞跃,赚了不少钱。

杭州锦江集团为什么爱扮演“二股东”的角色,将自己与实际控制人“隔离”?一个重要因素是,罗正刚在过去的资本运作中经历了风风雨雨——1998年3月至1998年10月,罗正刚在担任凯蒂丝绸总经理期间,未经董事会同意,将巨额资金交给华诚财务进行“委托投资”,导致1900万元本金无法收回,此外还存在虚增利润800万元等诸多问题。2004年,他染指安源股份时,甚至卷入了“行贿门”。

低调行事的童正刚如果能把三门峡铝业送上资本市场,有望获得第一个真正的资本平台掌舵人。

来源:上海证券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杭州锦江集团钭正刚,浙江正商集团":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271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