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乌石水库游船项目吸引众多游客观光体验。
图为古赛村的水上主题公园好玩多了。
□本报记者朱建庭通讯员张力文/图
乌石水库风景秀丽,古龙大峡谷漂流惊险刺激,依山傍水的房屋星罗棋布。近日,记者走进仙游县西部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大集镇,探访该镇培育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的新面貌、新成效。
今年以来,大集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规划为纲、以清洁为基、以产业为核、以文化为魂,结合打赢三大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农村改厕、危房改造、农网改造、公路提质,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 把发展产业特色与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强化农业,建设美丽乡村,造福人民,不断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典型引领描绘农村新图景。
走进大集镇乌石村,整洁干净的村道两旁房屋错落有致,绿树红花。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幸福生活,从村民朴实的话语中就能感受到。
“过去,这是一个废弃的坑和池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村里大力清理周边垃圾,修建休闲广场,种植各种花草。”村民张金兵说,村文化广场现在不仅有了体育器材等健身娱乐设施,还绿化美化了景观,生活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环境治理一直是乌石村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头戏。2013年11月,乌石村被定为莆田市第二批“幸福家园”建设试点村之一,开始以城镇化的思路建设农村。按照“环境整治”的工作模式,大力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公路沿线、沿江、沿线连片特困地区环境整治。
在这个村子里,到处都有统一的垃圾箱和村民参与清扫。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郑说,农村一直存在环境垃圾清理不及时的问题。对此,村里建立了长效机制,成立了专门的保洁队伍,购置了垃圾箱和垃圾收集车,完善了垃圾收集网络;同时,推进村院花园化,拆除旧土墙进行复垦,将复垦后的土地变为耕地,改造拆除一批危旧房,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别墅98栋。
环境改善了,生活舒适了,村民创业的动力更大了。郑说,依托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乌石水库,结合山塘、双桂岩景区,乌石一湖修起了木栈道,建起了钓鱼台、游船、“铁索桥”等旅游设施,一个集旅游、休闲、采摘水果为一体的乡村休闲度假区正在崛起。
如今,乌石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周边许多村庄都将其作为观摩的典范,如画的乡村风光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环境改善、规划先行、产业发展的乌石村,正带领大集镇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为全镇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矿业资源漂流项目吸引游客。
7月26日,大集镇气温在31℃以上。然而,古莱村的古龙大峡谷漂流点却非常热闹。数百名穿着救生衣的游客乘坐橡皮艇随湍急的水流而下,欢声笑语响彻峡谷。
乌石村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建设美丽乡村的经验,激励了很多村庄。古来村位于仙游县、南安、永春三县交界处。这个村庄有丰富的森林、水和自然资源。村党支部书记张金森告诉记者,古莱村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这里有一座有数百年历史的古寺,也是南宋名臣叶青的故居。还有松板溪,贯穿全村。两边的山都是绿色的,很漂亮。
自被列为省贫困村以来,古莱村积极动员村民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在乡村振兴的新浪潮下,该村根据松板溪流域水流急、滩深的特点,由15名村民建成了仙游首个漂流项目——古龙大峡谷漂流项目。
新鲜刺激的漂流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体验。榜头镇游客王晶晶告诉记者,第一次来漂流,整个峡谷被分成了几段,每段都有很大的落差,特别好玩。
据介绍,新建成的古龙大峡谷长约3.2公里,历时约2小时,每天吸引2000多名游客前来游览和漂流。漂流终点设有大型水上主题公园,包括2000平方米的冲浪池、2500平方米的游泳池和800平方米的儿童水上乐园,可开展越障、冲浪、水滑梯等水上游乐项目,让游客在夏季体验清爽刺激的亲水乐趣。
从农村环境的改善,到旅游文化景点的推广,古莱村完成了从贫困村到热门漂流景区的华丽转身。张金森表示,顺应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追求,通过景区建设让群众感受到实惠,从而更加自觉、积极地投入到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助推乡村振兴。
下一步,景区还将建设玻璃栈道、索道、休闲木屋、餐饮服务中心等。,从而不断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大力发展农家乐,积极带动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古色古香、绿色自然的古濑户旅游村将初具规模。
■产业繁荣走上致富“快车道”。
七月是葡萄收获的旺季。在大集镇坑背村的绿源生态葡萄园里,一串串多汁香甜的葡萄挂满枝头。带孩子的游客三五成群,或嬉闹采摘,或拍照留念。
葡萄园负责人郑文灿说,采摘期间,每天都会有游客前来采摘,周末和节假日有时会有四五百人。园区内有两万多棵葡萄树,采摘价格定为每斤12元。为了方便游客,采摘园内建起了2800平方米的生态餐厅,这里不仅有供孩子们玩耍的娱乐设施,还有供游客进行烧烤聚会的烧烤烤架和餐桌。
据坑背村负责人介绍,作为精准扶贫基地,葡萄园每年可为村里增收5万元,同时还吸收精准扶贫户无息贷款,每年按12%分红,带动贫困户奔小康。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大集镇党委书记张志东告诉记者,乡村振兴把产业繁荣放在首位,说明只有不断“鼓”村民的钱袋子,才能真正振兴农村。近年来,大集充分利用产业扶贫、异地搬迁、惠民工程、爱心企业家互助等方式,探索出一条具有大集特色的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之路。
根据农村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成立了农业合作社。该镇发展了坑北村绿源蔬菜种植合作社、乌石村好利来水产养殖合作社、古莱果蔬种植合作社等8个产业扶贫基地,实现了贫困户参与、红利共享,打造了扶贫“孵化器”,不断增强造血功能,使扶贫工作精准化。
此外,大集镇依托龙山三会寺、文殊光华堂、叶青公馆、坑北碧云洞、圩坂东山景区等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产业繁荣促进乡村整洁、优雅、美丽。
张志东介绍,美丽乡村布局、美丽建筑、美丽环境、美丽生活的前景,必须走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下一步,大集将继续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全面振兴,大力发展文旦柚、柑橘等特色产业,培育旅游新业态,描绘出一幅“点”鲜明、“线”优美的乡村新画卷,从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发展。
责任编辑:林责任编辑:郑志忠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中国经济大讲堂乡村振兴你准备好了吗,乡村振兴战略大家谈第二集":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270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