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记者吴通讯员艾松玲周平江报道。
俗话说,人动则生,树动则亡。当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时,易地扶贫搬迁是贫困户的出路之一。
“如果靠自己,这辈子都住不上镇上这么好的房子。”岳阳市平江县梅仙镇板口村村民彭以前住在农村破旧的土坯房里,现在住在镇上结实舒适的楼梯房里。扶贫搬迁,让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平江县梅仙镇易地扶贫搬迁集镇安置区。
住上新房,结婚生子,贫困户梦想成真。
彭今年45岁。由于先天残疾,他不能干重体力活。他只能靠村里理发,挣点生活费。他是一个典型的穷人和困难户。
几年前,彭做了一次大手术,花了十几万元,负债累累,这让原本就不好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还清债务,有口饭吃,是他余生的目标。
事实上,这个目标对彭来说很难实现。他虽然早出晚归理发,但是没有交通工具,走路不方便,而且便宜,导致收入非常少。
努力了很久,还是没有希望。彭认为这辈子不会有什么前途,他曾经消极地对待生活。
2017年,镇上的扶贫干部来给彭做思想工作,鼓励他振作起来。镇上正在部署易地扶贫搬迁,他以后可能会住在镇上。
扶贫干部的话,在彭心里荡起了涟漪:如果能在镇上生活,他想在镇上开个理发店,不出去找工作也可能挣钱。他认为这些都是只能想到,不能实现的梦想。
2018年3月,春节过后不久,彭的梦想实现了。符合条件的他,从土坯房搬进了梅仙镇扶贫安置区崭新的楼梯公寓。他说就像做梦一样,感觉不真实。但事实上,他在镇上确实有一套房。
说是安置房,但不比镇上的商品房差。小区环境优美,房子没有泳池,三室两厅使用面积70平米。厨房卫生间阳台一应俱全。此外,橱柜、衣柜、墙绘等装修都做得不错,几乎是背着包入住。
住上这套房子后,彭只交了9000元的自筹资金,不到90元/平方米。同地段的房子,镇上的毛坯房3500元/平米。
如今,彭结婚了,生了孩子,在镇上开了一家理发店。生活越来越精彩。
彭45岁的贫困户(右)在镇上开了一家理发店,生活越来越红火。
搬迁群众全面迁入,顺利找到就业机会。
彭李科钟健平江县有10743户贫困户34589人搬进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县有263个集中安置点。他们改变了祖祖辈辈生活在偏远山村的命运,从村民变成了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县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已全面完成,搬迁对象已全部入住。
搬迁的贫困户无论住在村里还是镇里,他们的房子一般都位于村庄和集镇的中心。小区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到位,进行绿化、亮化、美化,文化休闲、医疗、上学、交通便利,提供生产用地,为搬迁对象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
为使贫困户“搬得出、留得稳、能致富”,县委、政府出台了整合资金扶持、完善配套、落实政策扶持的“十支”政策,依托城区、园区、景区开辟“九条”就业创业通道,解决搬迁群众就业困难。优先安排易地扶贫搬迁点已脱贫的非贫困户、低保户中身体健康的劳动力到公益性岗位就业或推荐就业,确保未脱贫的如期脱贫,已脱贫的稳步脱贫不返贫。
目前,全县有14个扶贫车间,为206户左右从扶贫走向脱贫的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年人均收入约3万元;3674户搬迁贫困户投资了农村合作社;2441户搬迁贫困户被安置在生态护林员、生态环保员、城市集镇清洁工等公益性岗位;2424户搬迁贫困户享受小额贴息贷款政策;10096户搬迁贫困户外出务工创业。
该县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叶建志说,截至目前,全县易地扶贫搬迁中有正常劳动力和就业意愿的人员已顺利找到就业机会。
平江县义县镇安置区扶贫车间。
史诗般的移民,贫困户收获五大红利
留在农村,还是去乡镇,还是去更远的县城?平江县3万多贫困人口从扶贫搬迁到搬迁时做了一道选择题。改变一生的选择,可谓史诗般的迁徙。
搬迁后,领取“五倍”奖金的贫困户过上了有尊严、有自信的生活。
首先是收获政策红利。政府出了建房资金的“大头”,搬迁对象按照人均3000元、每户不超过10000元筹集一小部分,充分享受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
二是收获住房红利。帮助“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的贫困群众实现“安居梦”,住房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三是收获人生红利。通过集中共建共享,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生活条件和生产空得到了根本改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是收获财产红利。村组统一流转搬迁区域的耕地、林地,增加了群众的财产性收入。
五是收获精神红利。搬迁对象从“农民”变成了“市民”,观念也逐渐转变,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如彭所在的梅县镇安志区,安置160户606人,不仅享受公益性岗位、劳务输入推荐、政策保障等优惠,还能获得安置区扶贫车间的就业机会。目前,梅县镇已引进平江德胜机电有限公司、大卫服装厂、电线加工厂等3家扶贫车间,还有一家玩具厂正在洽谈中。
梅县镇党委书记曾说,要“富口袋”、“富脑子”,稳定、巩固、提高扶贫成效,激发群众努力奋斗的内生动力。下一步,梅仙镇将在集镇安置区实施家风等级评定,弘扬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政持家的良好风气。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平江扶贫,平江县贫困情况":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239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