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派云(平江县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研究会会长)
平江县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试点县。两年来,在国家、省、市长江办的指导下,平江县围绕建立健全“六大机制”,解决好困难、抵押、交易、变现“四大难题”,聚焦重点,攻坚克难,努力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
协同推进:1+1+1 > 3
平江县委、县政府高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旗,把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作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确定了以创建“整平修补”绿色发展先行区为契机,以促进跨行政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纽带,以推进27个重点项目实施为落脚点的创新思路。今年4月,平江县全面完成湖北省通城县南江镇至黄龙林场18.92公里环线升级改造工程,标志着区域合作、协同推进、共享机制迈出实质性步伐。
2022年7月,平江县在长江中游三省“桐坪秀”绿色发展先行区举办了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专项活动。桐城、平江、修水三县共同签署了《2022-2023年协同推进绿色发展实施要点备忘录》,明确了区域互联互通、产业互助共荣、生态共保共治等领域27项重点任务。三县实行环境保护联防联控、产业落地联审联查等协调机制,加快生态保护修复,共同保护建设共同的生态屏障。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联席会议机制、信息沟通机制、联防联控机制、执法协作机制,共同实施“河长制、林长制”,形成“1+1+1 > 3”联动发展效应,打造跨区域协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示范模式。
GEP会计:一键清算财产
要实现绿水青山的金山银山价值,首先需要了解生态系统中生态产品的价值,“计量难”是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平江县签署了《平江县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探索智力支持框架协议》,建立了GEP核算技术规范,形成了县级地方标准,建成了岳阳市首个GEP核算系统和GEP自动核算平台。从此,平江行政区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可测”了。
GEP系统建立后,每年可以通过GEP自动核算平台录入数据,一键计算出上一年度县镇的生态产品总值。同时可以实现GEP的地图显示,直观的查看GEP在各个区域的分布。它还可以应用于GEP评估、规划、生态产品有偿使用、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补偿等方面。
2022年,平江县生态系统产品总价值(GEP)为1269.62亿元,其中物质产品62.88亿元,调节服务1098.95亿元,文化服务107.79亿元。数据显示,平江的“绿水青山”蕴含着绿色发展的巨大动力。“绿色能源”帮助平江县政府与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达成合作意向,将有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进程。
绿色金融:免抵押贷款
盛夏,平江县上塔石镇龙头村有一股古茶香。“谷雨岩茶”标志性的产品基地就坐落在村里海拔700多米的大风坳里。该企业的老板李曙光几年前就为此担忧。他说设备款和民工工资紧张,年后还要采茶制茶。资金没有着落,所以他很着急。还好政府帮我解决了问题。李曙光所说的政府解决问题,就是平江县委、县政府专门建设的生态产品价值风险补偿基金,用于解决生态企业的抵押和融资问题。
2022年7月,平江县政府与岳阳市财政局、岳阳市融资担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岳阳市财政局、平江县人民政府各出资500万元,建立了全省唯一的规模为1000万元的生态产品价值风险补偿基金。“生态基金”可担保的纯信用贷款最高额度为2亿元。贷款损失由风电补偿基金、合作担保机构和合作银行共同承担。为确保生态基金的有效运行,平江县还出台了贴息、减费、应急贷款等相关优惠政策措施。
这种不需要提供实物抵押来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绿色信贷”受到了绿色企业的欢迎和青睐。截至今年7月,该县22家企业共获得贷款8173万元。米江源茶油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深有感触:去年年底,快过年了。当时我们公司还欠着农民工工资和广告费300多万。在生态基金的支持下,县农行向该公司发放贷款500万元,县财政给予1%的贴息和1%的担保费补贴,企业经营重回正轨。
绿色产品:政府搭建平台
让好生态面向大市场,扩大消费者对生态产品的认知,解决生态产品“交易难”的问题。今年,平江县举办了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油菜花节、中国茶祖节、美食文化节、水果采摘节等活动,并设立了“桐坪秀”绿色产品区。每期活动参与企业不少于60家,120余款纯生态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精细化、多元化需求,最高交易额600万元。湖南古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科多次参加类似活动。他说,县里每年组织十多次活动帮助企业推销产品,县长亲自帮“谷雨岩茶”送货。
制定奖励和补偿的激励机制,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生态产品的声誉,拓宽市场销售。国家知识产权局接受“平江五花”、“桐坪秀”的区域公用商标;“平江岩茶”、“平江白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久石斋”、“金寿药业”获中国驰名商标;“山润山茶油”、“米江源山茶油”获“湖南山茶油”公用品牌授权;“福山情”“原始记忆”等6个品牌进入“湘赣红”品牌推广目录;建立国家绿色食品原料(大米)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获得有机农产品22个,绿色食品认证94个。
建立了农产品批发市场,占地41亩,总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入驻商户158家,九大类生态产品日营业额达500多万元。同时,占地10万平方米的平江商贸物流园也将建成,“生态产品流通统一市场”将在这里诞生。
生态实现:从“表面价值”到“价值”
从县城往东走40公里,就到了平江县,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区。示范区面积51.42平方公里,辖东南、漓江、路透三个村,4300余人,毗邻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95.6%。
路透村是一个典型的林业村。过去,它纯粹靠卖竹子和木材为生。近年来,村里成立了旅游开发管理公司。在不扰乱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依托绿水青山,建成了玻璃云浮、小火车丛林观光、上游深谷的“路透景谷”景区。村委会以森林资源和配套设施入股15%,另外85%由村民通过土地或现金入股,按股分红。今年“五一”期间,景区接待游客9000余人次,门票收入达60余万元。2022年,景区净收入达520多万元,村里获得项目分红70多万元。村民个人年收入超过3万元。路透村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金、林区变景区、村民变股东的“生态+”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漓江村,通过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资金统筹,全面整治,两岸绿草如茵,河水清澈见底。由村委会牵头,村民集资开辟竹筏漂流项目,旅游旺季每天可达300名游客。村民开办民宿、农家乐10余家,相关从业人员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年;东南村依托茂林肥沃的土壤和竹子种植优势,引进企业开发闲置山林种植油茶、黄精等经济作物,年创利润200多万元,带动近百人实现“在家就业”。
践行“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理念,关键在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和财富。平江县充分发挥资源富集的优势,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禀赋进行开发经营,有效解决了生态产品“变现难”的问题。
平江县的自然地理禀赋和后天培育的良好生态环境,造就了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奇妙演变。73.4万亩油茶基地分布在24个乡镇的山坡和丘陵上,年产量7713吨,年产值15亿元。镶嵌在平均海拔800米的山体褶皱中的9.18万亩茶园,年产优质茶叶5600余吨,茶产业综合产值约16亿元。全县7.76万亩中药材基地种植在缓坡荒山上,产量4210吨,总产值2.76亿元。
创新实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高端民宿酒店价格波动机制,以万古金矿为代表的“矿企整合+招商引资”模式;以盘石洲生态园为代表的“生态修复+观赏休息”模式;以石牛寨、幕阜山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休闲娱乐”模式;以上善小银、尚平书院等为代表的“旧居复兴+赋权增值”模式。,走出了一条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蝴蝶之路,充分说明了山地资源的溢价和升值性。
平江实践:生态保护走向生态经济。
平江县委、县政府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作为推进全省县域经济十强的发展战略,充分践行“山清水秀是无价之宝”的生态文明思想,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县域经济发展。
投资23.62亿元对汨罗江流域平江段进行综合治理,大力实施生态修复、矿山治理、裸地绿化等生态修复工程162项,生态林草总面积1866万平方米;划定生态保护红线94115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8.73%,高于湖南省平均比例8个百分点。有林地面积433.17万亩,森林覆盖率67.5%。县城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已经完成。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2%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饮用水源水质达到100%,地表水水质稳定在ⅲ类标准以上。
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区建立了严格的监管制度,有效保障了重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全县886种植物、154种陆生野生动物、148种野生鱼类得到有效保护,国家级和省级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达100%。空气体质量优良率连续保持100%,福寿山负氧离子高达每立方厘米29000个,位居湖南省生态环境质量前10。联合国绿色产业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福寿山-汨罗江国家风景名胜区、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幕阜山国家森林公园、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黄金河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天然氧吧等一大批冠以国家名字的“金桂冠”落到了平江。
借力良好生态,圆梦“绿富美”。平江县精心策划并启动了年度“平整修复”十大示范工程,共同提升生态产品价值,预计投资超过100亿元。通过全面推进生态产业升级,绿水青山“颜值”不断提升,金山银山“价值”逐步显现,生态经济呈现良好态势。
生态旅游继续蓬勃发展。全县共有涉外旅游景区30个,其中4A景区3个,3A景区8个。2023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661.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5%和86.2%。五年来,全县共接待游客7986.9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4.34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旅游综合税收达到7.06亿元,带动21.6万人就业,2.8万人稳定脱贫。
生态产品供应充足。介绍绿茶、红茶、黄茶、岩茶系列茶产品;山茶油、菜籽油和调和油系列食用油产品;黄精口服液、金银花牙膏、香薰精油、艾草香系列中药产品。“九狮斋”高山有机茶已出口欧盟200多吨。李安运捷丰竹制品火把出口美加,年均出口额300多万美元;康品农林中药材直供国企和央企,年产值2200多万。还有大米、矿泉水、干酱、桂花蜜等150多种具有农林特色的生态产品,在市场上颇受欢迎。
2022年,平江县地区生产总值385.42亿元,同比增长6.0%。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9.2%,生态环境投资增长20.8%。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97元,同比增长7.9%。平江县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实现了良性循环,实现了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生态良好的“双赢”效果。
好风靠实力,适时扬帆。平江的实践证明,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高度规划发展,必将书写一份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答卷”。未来,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将继续推进平江“一城四区”建设,为全省十大县域经济注入持久动能。
平江县委书记李勇对此充满信心。他表示,平江县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以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平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绿色转型,为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贡献“平江经验”,成为建设现代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
来源:岳阳市发展和改革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惊险一跳":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239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