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欺诈信息
网络贷款
欺骗
最近发病率高
江都市民林女士被骗11万余元。
江都市民何女士被骗5万余元。
江都市民王先生被骗3万余元。
案例1
江都一林女士家里紧急需要用钱,于是在一个陌生的网站上搜索并下载了一款名为“借贷宝”的APP,希望通过网络借贷解决燃眉之急。林女士在APP里上传了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然后申请了2万元贷款。
第二天一早,林女士打开借贷宝查看贷款申请。页面显示2万元借款被冻结。客服说是因为林女士在填写银行卡号时出错,需要交6000元认证费才能解冻贷款。
林女士转入6000元后,看到自己的借贷宝账户里还有26000元余额。取款后可以点击页面显示取款失败。客服以冲掉征信、解冻账户为由,要求林女士陆续转账26000元、19800元、29898元、29898元,共计10万余元,但仍无法提现。原因是从林女士的银行账户转账太多都是有风险的账户,她需要支付额外的钱。
这时,林女士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案例2
江都的怡和女士在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一个叫“快速优化”APP的广告。下载后,她注册了个人信息并绑定了银行卡,在里面申请了2万元的贷款,但点击提现后却收不到钱。APP显示,从2022年4月26日到2024年3月26日,她每月需要还款973.33元。
何女士当时就慌了,去咨询客服。对方说操作不当导致资金冻结,需要6000元才能解冻。何女士赶紧转了6000元,但银行卡还是没有收到之前申请的贷款。
这位客服给出的理由是林女士“操作太快”,让她再转26000元,但转账后贷款资金仍未到账。
何女士起了疑心,对方发来一张伪造的手持身份证和营业执照的照片,说何女士可以拿着她的身份信息去报警。这个操作打消了何女士的疑虑,她按照对方的要求转了26000元。转账后,对方找借口让何女士再转账5.8万元。此时,何女士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立即报警。
案例3
江都的王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问他是否需要贷款。当时王先生确实需要钱,就回复说需要贷款。
对方让王先生在支付宝里加一个姓肖的好友。肖某向王先生推荐了一款贷款产品。王先生扫码下载后,发现手机上有一个“京东金融”APP。他之前在正规应用商店下载过京东金融APP,刚下载的图标和之前下载的一模一样,但是点进去之后自动进入了一个网页。
在这个页面上,王先生绑定了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并上传了一张手持身份证的照片,然后申请贷款1万元,但页面显示会员只能提现。肖某说需要先存点钱证明自己的还款能力,解锁会员权益。
王先生给对方提供的账号转了1000元。点击取款后,页面显示因账户与信息不符,贷款失败。他打开账户信息,看到银行卡号确实有一位数字错了,但他在填写的时候记得一个一个核对。他虽然觉得不解,但也没多想。
这时,肖某发来一张伪造的“中国银行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图片,上面写着需要提交对接认证资金1万元。对接认证后,认证基金,之前存的1000元,贷款10000元一起收。
对接认证时,肖某要求王先生不要离开聊天页面,不要提现,保持通讯畅通。两分钟后,肖某发来消息“怎么回事?我不是告诉过你不要点取现吗?!太好了,认证失败,需要二次认证!”王先生没有点击提现,但也没有听对方的话,离开了聊天界面,所以他认为可能是自己的失误。
王先生转了2万元的双认证费,对方却说要4万。王先生觉得不对劲,立即报警。
网贷诈骗套路分析
第一步
“低息、无抵押、二次放贷”的贷款广告引人关注。
第二步
诱导下载非法贷款平台,通过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二维码填写个人信息,骗子在后台操控所有虚假贷款事宜。
第三步
以“会员费、流水、解冻费、还款能力证明、账号需要激活”为借口,要求受害人不断转账。
第四步
诱导受害人不断转账,直到发现自己被骗。
警方提醒
申请贷款,一定要去正规的金融机构。不要相信陌生电话、短信和网络广告。
任何要求借款人在放款前支付手续费、保险费、解冻费等费用的,都是诈骗。
如果被骗或遇到可疑情况,请注意保护证据,立即拨打110报警。
来源:江都警方
编辑:wcq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扬州借贷公司,扬州正规贷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232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