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晨
江苏海门农村商业银行,围绕当地党政部门制定的战略发展规划,积极对接当地相关部门,以强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持海门区域经济发展,将新增贷款重点投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客户群体,全力支持和服务乡村振兴。
主动对接挖掘需求。海门农商银行继续加大与海门市各部委办、乡镇、社区等单位的合作力度,通过“春节走访”活动积极挖掘企业信贷需求。根据走访了解的情况,制定了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与农业、农村、住建、交通等相关部门合作发放了“四好农路贷”、“交通易贷”等专项信贷产品,有效扩大了支持农村建设的贷款规模。加强与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和省农资公司等政府融资担保机构的对接合作,加大“三农小微组合贷款”、“惠农快贷”等农业信贷产品推广力度,用好“微企易贷”、“小微贷”等拳头信贷产品,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门槛,提高其融资便利性。加强不还贷款支持,用好“周贷”等信贷产品,解决制造企业临时性资金需求或现金流错配问题,保障企业平稳运行,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对接专项行动,以强信贷支持其发展。
降费惠企惠民。切实落实各项纾困政策,严格落实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降息政策。强化责任,推动“以工代赈、增产增效专项资金贷款”的落实,切实快速准确行动起来,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积极落实“减费让利”政策,继续加强对中小企业支持,减免单位结算账户年管理费、10万元以内跨行转账汇款手续费等12项收费项目。今年以来,实现降费让利342.8万元,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海门部分金融机构制造业贷款负增长的情况下,该行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10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99.67亿元,增加8.72亿元,增长9.58%(比各项贷款7.64%的增幅高1.94个百分点),占增量的30.90%。
帮助外贸企业复苏。海门,被称为上海的后花园,有许多外向型企业。海门农商行深入了解外贸企业需求,持续推进区块链贸易融资业务,尝试构建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场景,优化外汇服务营商环境。共发放了146万美元的贸易融资。简化国际结算贸易外汇收支手续,实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外汇收支电子单证。推进外汇业务无纸化改革,提高业务办理效率。累计为外贸企业提供国际结算服务5685万美元,同比增长1.4%。积极配合企业利用境外市场进行投融资,宣传资本项目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扩大直接投资、外债等资本项目,为企业招商引资开户结汇提供便利。共新增企业办理直接投资280万美元。鼓励企业在对外贸易中优先使用跨境人民币进行结算,累计完成跨境人民币结算量6729万元,同比增长285%。
延伸普惠服务链。秉承“为民、惠民、便民、利民”的服务理念,海门农商银行与海门区医保局合作,打造“医保+金融”服务站模式,依托全行42个营业网点和160个普惠金融服务站,发放医保电子证书激活70000余张,助推医保服务“一口搞定”,全力支持“15分钟医保公共服务圈”和当地。与教育部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将智慧校园模块嵌入手机银行,提高学校、家长、银行在该项目中的契合度,促进客户群结构逐步优化。面向全区教育系统教职工推出信用贷款产品“园丁贷”,有效满足了教职工的消费信贷需求。
海门农商银行与区农业农村局、海门市人民银行、海门区地方金融监管局签订协议,聘任30名支行行长、客户经理担任当地挂靠村(社区)副书记。在深入了解新时期农村、农民、农业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以“阳光信贷”为抓手,以产业强村为目标,帮助结对村规划发展路径,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帮助结对村、挂靠村至少新增一个。海门农商银行鱼洞支行党支部与当地政府合作,发放“绿色能源贷款”120余笔,帮助困难户找到户用光伏发电增收致富的项目。截至今年10月底,“农户小额普惠信用贷款”累计授信9.65万笔,授信金额99.91亿元,授信客户4734户,授信余额46576万元。
海门农商行有效落实政策,释放政策效力,扩大金融服务朋友圈,实现了普惠金融的真谛,提升了金融服务质量,让金融为民、惠民、便民、利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农商银行如何拓展城区业务,农商银行如何拓展城区市场":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862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