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
党徽,闪耀在福建农村信用社的胸膛上。
在福建省第十次党代会胜利闭幕之际,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再次传递“好声音”—
东南网12月2日讯(福建日报王二)1-10月,全省农信社系统实现两大突破:各项存款突破5000亿元,达到5159亿元,存款规模位居全省银行业第二。储蓄存款增量占全省银行业增量的43.8%,存款增量连续5年居全省银行业首位。各项贷款突破3000亿元,达到303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21亿元;其中,农业贷款占比75.1%,高于全国农村信用社系统12.8个百分点。
今年初,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省农信社党委主动适应新常态,提出了为农、守信、尊行、优队的“四好银行”战略思路。基层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7953名党员冲锋在前、示范引领,21000多名职工锲而不舍、勇往直前,成绩斐然。
11月29日,省农村信用社党委召开党委中心扩大会议,学习传达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届一次全会精神。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于君表示,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要紧紧围绕“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这个中心任务,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支农扶小作为第一责任,把防控风险作为第一任务, 以改革创新为第一动力,以加强党的建设为第一保障,找准坐标,扎实推进工作,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普惠金融、福建的作用。
据悉,省农信社党委已成立规划小组,研究自身在“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中的坐标定位。2020年,全省农信社系统迈上新台阶的主要目标是:总资产突破万亿元,存款余额、支农小贷余额、为民服务网点居全省银行业首位,风险防控、资金利润率、电子交易替代率居全国农信社系统首位。
请看,以下是来自基层农村信用社党员、共产党员的生动实践。他们都是翻山越岭,穿着闪亮的党徽走进村子。
长汀:榜样的力量
推广“党员信用快车”
在全省农信社系统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进程中,当代“愚人”戴的精神再次闪耀。
在长汀人心中,长汀农村信用社原党委书记、理事长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儿子。只要到了农村,他和农民有说不完的话题。如果农民有什么困难,只要找到他,他都会尽全力帮助解决。他去省城开会、出差,不坐大巴,也不去酒店住培训中心。他一年365天几乎不停歇地工作,即使病重行动不便。
戴凭着一股“傻”、“啃”、“闯劲”,在2005年把一个连年亏损的基层农村信用社,变成了全省第一家统一法人联社,跻身全省农村信用社十强。
6年前,由于积劳成疾,58岁的戴将一生献给了他一生最爱的农村金融事业。但是,戴的事迹和精神在农村信贷系统得到了传颂,鼓舞了农村信贷系统的员工。
“戴郭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忠诚、干净、担当的真正内涵,诠释了‘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标准。”6月20日,省农信社党委决定,在全省农信社系统广泛、持续、深入开展向戴同志学习活动,以先进典型对标做合格党员。
地处“红色摇篮”的长汀县农村信用社率先开展“学党章、戴党徽、树形象”活动,引导全体党员弘扬老苏区精神,彰显身份,做先锋,作表率。党建工作凝心聚力,让佩戴在农信社胸前的党徽永远照耀在长征起点的每一个角落,照耀在新长征路上的每一个过程,实现了党建推动、业务发展、人民满意的双赢,成为全省农信社系统党建基地和“四好银行”样本。
长汀农村信用社基层党支部利用其多才多艺、贴近农村的优势,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在柜台设立“戴金融示范岗”52个,主动办理了全县95%以上的涉农贷款,惠及农户33378户,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建档立卡贫困户6306户,完成率100%。
他们还创新推出“党员信贷直通车”项目,以解决农村党员贷款难突破的问题,发挥信贷资金优势,努力构建党员信贷“绿色通道”。共发放党员信用快车贷款2.97亿元,惠及党员1861户,占全县党员总数的8.13%,有效发挥了农村党员在创业带领群众创业中的示范作用。
在榜样的力量带动下,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长汀农村信用社再创佳绩。至10月末,存款较年初增长17.46%,贷款增长10.32%。助学、医疗救助、住房救助、银行救助等民生项目授信总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寿宁:“皮包银行”
为人民服务,向上攀登
寿宁县西溪镇乌溪村的小伙子成卫,经营着一家水泥店,资金不足,运费和手续费高,很是麻烦。不久前,当地农村信用社的“岭上”金融服务队来到该村服务。他办理了“富民卡”,申请了10万元的“宜家贷款”。手续简单,资金很快到了,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伟成经营的水泥生意活了起来,全村的经济也活跃起来。农信社开展“岭上”两个月来,无锡30户村民办理了“富民卡”,39人在手机银行新开账户,72人开通短信银行。
“垄起来”金融服务队成为最受寿宁农民欢迎的新农村景观。
位于闽浙交界处的寿宁县,是闽浙临时省委所在地,也是闽东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这里山峦起伏,沟壑幽深。建制村和自然村大多散落在大山深处。道路崎岖,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是闽东扶贫开发的一块“硬骨头”。
为方便偏远地区农民,近年来,该县农村信用社设立了9个线下自助网点和45台CRS自助机,建立了52个“阳光信贷”业务受理点和227个普惠金融便民点,成为当地唯一实现县域物理网点全覆盖的金融机构。
为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让普惠金融的服务更接地气,今年8月,县农信社党委成立了“脊起来”金融服务队,党员带头到村开展定期定点上门服务、备案上门服务、宣传上门服务的“三门”流动服务。
“脊起来”金融服务队统一发放了一个背包、一本拍纸簿、一本日记本、一本台账和一套宣传册,通过摸清网点、对接服务、行动准备、进村入户、跟进跟进五个步骤,以“拎包银行”的方式开展“支农扶小”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队送金融知识上门,推荐阳光信贷、手机银行、富民卡等优质产品,收集农民金融服务和信贷需求新信息,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受到群众好评。
短短两个月,“脊起来”金融服务队遍布全县40多个村,驻村服务63个工作日。现场办理“富民卡”298张,达成贷款意向123笔,办理存折补登、短信银行、社保卡激活、电费代扣等1229户。
屏南:党群联动
有针对性的扶贫
“有了精准扶贫贷款意向书在手,我可以随时向信用社贷款。明年春天种菜的资金终于有了着落,利息也省了不少。”平南县平城镇上峰溪村贫困户张景兴满脸笑容地说。11月9日,平南农村信用社在上丰溪村召开信贷精准扶贫大会,为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授信46万元。
平南农村信用社网点多在乡镇。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不断充实农信社队伍,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但也存在弱化农信社“背包银行”精神的问题。
2016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第一年。如何引导年轻员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凝聚力?平南农村信用社党委秉承“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精神,充分发挥党建与团建的联动机制。党支部积极带领团支部优秀员工开展学习教育及相关活动,通过学习思维联动、新老联动、内外联动、业务联动等方式提振精神。通过党委和党支部书记的领导,加强理论学习,邀请老党员作报告,讲述老一辈农信社人在艰苦环境中艰苦奋斗、坚守底线的案例,深化党员志愿服务行动,带动青年员工进村入户,与有关部门召开现场会议,帮助青年创业,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张静的行家主要依靠种植蔬菜。因为家里生病,入不敷出,没有资金扩大种植规模。像这样的农村不止一户。农信社组织人员对12个精准扶贫示范村的精准扶贫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以“备案、评级、授信、收料”的形式整村推进,对精准扶贫户的贷款发放授信意向书,实行预授信,贫困户急需资金时立即发放贷款。截至10月底,建档立卡贫困户2203户,覆盖率100%,为710户贫困户提供贷款4500万元。
农村信用社还首创了“福泽卡”,22岁至55岁、信用状况良好、无赌博等不良嗜好的贫困户均可申请。由自然人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或由县小额贷款促进会负责推动并提供担保,额度5000元至20000元,执行扶贫再贷款利率,使用三年,随贷随还。截至10月底,累计发行“福泽卡”419张,授信682.5万元。
一流的服务成就了一流的业绩。截至10月末,平南农村信用社存款18.4亿元,增长22.64%,存款市场份额32.53%,居当地金融机构首位。各项贷款余额12.46亿元,增长13.16%,农业贷款占比93%,居地方金融机构首位,余额贷款16965户,同比增加6320户,增长60%。
宁化:新长征的延续
路上的新故事
“农信社的3万元扶贫贷款,让我今年有了脱贫的希望!”宁化县支坪乡泥坑村村民黄泽民兴奋地说。黄泽明的妻子是残疾人,没有劳动力,家境贫寒。宁化农村信用社主动找上门,给他贷款3万,帮他开水果店。
红军长征的起点宁化,是我省2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贫困村70个,贫困户4832户。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宁化农村信用社党委提出,要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打造一支能吃苦、能吃苦、肯吃苦的农村信用社铁军,全力帮助贫困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有50名员工在党员中工作。他们利用县扶贫办提供的贫困户名单,对全辖区12826户贫困户进行全面建档,实行协会党委、分会分工,责任到人。
“有些贫困户不想因为贷款而增加负债。我会积极引导他们创业,宣传信用社精准扶贫带来的好处。慢慢的,他们会接受的。”曹芳信用社主任、党组成员张立新说。
在办理扶贫贷款期间,党徽信用社党员骑着摩托车翻山越岭,深入每一户农户家中,无论晴雨。在农忙季节,他们还利用下班时间将便携式复印机、信贷等相关材料带到家中,甚至工作到深夜。
今年8月,宁化工会党委委员蔡广汉背着包,留在治平乡督导精准扶贫工作。两天时间,他走访了5个村的乡政府、合作社和13户贫困户。在治平乡莱芜村高枫自然村考察时,他当场为两个贫困户办理了扶贫贷款。
党委、农村信用社基层分社书记和贫困农户采取“点对点”、“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结对帮扶,为30户贫困户落实了具体的扶贫计划和措施。
联盟还对20万元以下的贷款实行“简易贷款”,简化手续,开通审批“绿色通道”,提高贷款管理效率,充分满足农民朋友的“造血”资金需求。
截至10月底,宁化农村信用社已向贫困户发放贷款464笔,余额1398.17万元。今年新增普惠金融卡5508张,累计授信3.54亿元,使用1.76亿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2021福建农信,福建农信社2022":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843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