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延伸“便民服务+”的触角,实现政务服务的“轻松便捷”。近年来,蓬安县行政审批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下半年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大行政审批制度建设力度,推动“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向基层延伸,取得明显成效。
“去年,我局荣获全市‘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先进集体’。”日前,蓬安县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唐小勇说,“此外,我局还获得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先进集体’、‘干部队伍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
要努力整合便民服务资源,创新便民服务模式,拓展便民服务内容,实现政务服务的“轻松便捷”。去年,蓬安县行政审批局设立的便民服务站点办理政务服务18万余项,群众满意率100%。
高起点省级试点乡镇领先便民服务
“坚持试点先行。全县选择7个省级试点镇(街道)、82个村(社区);4个市级试点乡镇、26个村(社区);5个县级试点乡镇,44个村(社区)。”
循着蓬安县行政审批制度建设的轨迹,不难发现,该县去年出台的《蓬安县镇村便民服务“三化”建设省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这项工作设定了高起点。
事实上,在这项高起点试点工作的背后,蓬安县被确定为该项工作的省级试点单位。在蓬安县行政审批局看来,省级试点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去年,蓬安县启动这项工作时,就明确要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善服务”的改革延伸到基层,做好示范和试点工作。同时确定工作目标:2022年,完成7个省级试点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便利化,乡镇便民服务站合并,82个试点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将服务事项审批和权限下放到合并后的乡镇便民服务站,确保合并后的乡镇便民服务站有事可做、能办事、能办成事,充分发挥合并后的乡镇便民服务站的服务功能和作用;到2025年底,建成“15分钟便民服务圈”。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蓬安县推出了六项措施:优化整合服务平台,统一便民服务建设标准,规范政府服务,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加强信息系统支撑,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尤其是在优化和整合服务平台的“硬件”方面。
加强21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完善19个合并后的乡镇便民服务分中心,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312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建立全方位、全覆盖、无死角的便民服务体系。整合合并后的乡镇便民服务站和所在镇的社区便民服务站,合力进一步充实合并后的乡镇便民服务站的人员力量。
将城乡低保、临时救助、残疾人事务、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医疗保障、退伍军人事务、林业、农机购置补贴、土地流转、就业失业登记等公共服务事项的审批纳入便民服务中心和合并后的乡镇便民服务站,实现群众办事“只出一扇门”。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指定一名分管领导,配备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便民服务中心应当加强对合并后的乡镇便民服务站的管理和领导。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站)实行朝九晚五作息制度。每个工作日都有一名乡镇领导在便民服务中心值班,负责便民服务,并负责当天所有审批服务的签字、审批和印章管理。合并后,乡镇(街道)每天上午安排一名领导班子成员和乡镇站业务人员在便民服务站窗口工作半天,充分授权,确保乡镇一级审批服务现场完成。
b、提升“便民服务+”的硬实力
"行政审批制度建设重在硬件建设."蓬安县行政审批局一位高层表示,过去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硬件没有安装,效果并不理想。
纳入省级试点后,蓬安县着力提升“便民服务+”硬实力。
一是科学规划优化布局。按照“三化”建设要求,高标准建设覆盖21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19个合并后的乡镇便民服务分中心、312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的便民服务体系,科学设置办公区、活动室、儿童之家、法律援助室等功能区,释放空室活力,夯实便民服务基础。
二是紧盯标准优秀元素。梳理出“一事一办”25项、“依申请服务”135项、“高频服务”63项、“政务服务”198项,按照“应进则进”的原则集中到便民服务站点进行“一站式”办理。
第三,勤奋培养,严格管理优秀团队。县行政审批局为19个乡镇(街道)确定了一名“业务指导员”,每个乡镇(街道)确定一名分管领导、一名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和村(社区)一名专职干部负责便民服务站点的各项工作。同时,共组织了21次集中培训,培训人数超过2000人。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便民服务+”新模式,是该县此项工作的又一亮点。
推进“便民服务+百姓生活”。针对在家门口的群众,梳理并公布了4大类57项村级服务事项清单,组建了312个村级代理队伍,为群众“跑、购、付”,共代理事项4万余项。对于农民工,建立农民工微信联系群,搭建留守人员与国外亲人之间的亲情桥梁。
推进“便民服务+产业培育”。在农业产业集中的乡镇开展“便民服务+农业产业”;工业园区实施“便民服务+园区”,累计接待企业178家,签约项目43个,在谈项目59个。在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实施“便民服务+乡村旅游”,咨询游客2万余人次。
推广“便民服务+金融快递”。在便民服务站设立了综合金融服务站,为群众提供水电气信息缴费、信息查询、小额现金存取转账、小额贷款等金融服务。,办理小额取现、交易查询等金融业务15000余笔。
为加快推进镇村便民服务体系“三化”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蓬安县行政审批局重点做好“三个一”:
一套服务机制和强有力的管理。安装“好差评”评价装置120套,通过张贴评价二维码、设立意见箱、公布投诉电话等方式,引导群众实时评价政府服务。
一项特殊的服务提高了效率。梳理下放“一事一办”25项、“高频服务”63项,实现异地受理、无差别办理,极大提高了群众办事便利性。
一队代表温暖人心。在全县范围内选派2058名党员、村干部、志愿者、网格员组成312个代理团队,承担辖区内相关政务服务事项的解答咨询、协助办理、协助办理等工作。
C bu 空关于制度建设的实施
今年3月下旬,蓬安县行政审批制度建设现场会如期召开,该县木坝镇省级星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让与会人员耳目一新。
木坝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该中心有六个服务窗口和八名工作人员。每个服务窗口和工作人员都有明确的标志,方便群众监督。
为不断优化群众服务体验,提升服务质量,中心购置了便民沙发、咨询台、饮水机、电视机、便民座椅等。,并有纸杯、纸巾、剪刀、胶水、笔、老花镜和服务指南;有指南引导群众在相应窗口办理相关事项;同时设立群众留言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以便及时纠正问题。
去年,蓬安县将王兴、鹤树、周口、李希、巨龙等5个乡镇和街道确立为省级试点。经过半年的努力,蓬安县于去年11月迎来省级验收。由此,上述试点镇、街道办事处全部通过验收。
在这次验收中,王兴镇的讲话让验收组感觉很真实。
镇创建的关键是强化要素保障,有力有序推进创建工作:
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创建工作由专班负责,明确了各成员部门的职责。根据每个时间节点和创作要求,分步实施创作工作;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该镇将创建工作列为全镇工作重点,每月召开一次创建工作专题会议,整合各方资源推进创建工作,为创建成功提供了保障;
扭住“三化”核心,深入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整理出98件物品,形成物品清单后,组织各部门精兵进驻;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梳理动态调整清单,取消、增加或变更现有行政权力;完善便民服务网络。坚持眼睛向下,进一步完善29个村(社区)的便民服务室。
在“硬件建设”方面,完成了场地建设,中心设立了6个综合服务窗口,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同时,瞄准群众需求,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今年,蓬安县确立了徐佳、罗家、木坝、龙参、石空等5个乡镇作为全县第二批省级试点申报乡镇。在宣言的鼓舞下,他们每个人都参与到乡镇的持续创新工作中,跳得高,摸得着杆子。
唐小勇说,蓬安县这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得益于省级试点和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相关资金到位。他说,蓬安县有21个乡镇,省级试点和行政审批制度建设任重道远,他们会不断前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蓬安县市民热线,蓬安12345便民服务中心":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724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