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海口9月21日讯(南海网记者李小梅)针对强台风“海鸥”过后损失惨重的海洋渔业,海南省澄迈县计划投入2亿元帮助渔民恢复生活生产,加快海洋渔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这是南海网记者9月21日晚从澄迈县获悉的。
不能用的渔船,可以获得10万元的贴息贷款,两年。
海鸥飞走了,该去钓鱼了。21日,澄迈县桥头镇蔡芳村的王德茂父子正忙着检查渔船、整理渔网。正在这里调研的澄迈县委书记杨思陶带来的好消息,让渔民们更加高兴:澄迈将为在强台风“威马逊”、“海鸥”期间受损、沉没、埋沙的渔船,提供为期两年的10万元贴息贷款,用于购买渔船、排筏等渔具或转产投资;渔船损坏但能维护使用的,政府提供两年最高5万元的贴息贷款。这笔贷款由政府担保,没有抵押。
这次“海鸥”带来的高潮和强风暴给澄迈的海洋与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截至目前,澄迈县已做好灾民安置工作,130吨大米、帐篷等救灾物资已发放到灾民手中。确保受灾村庄的供水和供电。在台风中遭受海水倒灌的桥头镇道寮村,已由政府抽水进村,确保民众生活。澄迈县提出,将台风中受损的房屋全部纳入县城重建项目。
沉船和埋在沙里的船只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
“海鸥”中,澄迈已有1394艘渔船回港避风。由于风暴潮的强烈冲击,渔船缆绳、锚链断裂,造成835艘渔船沉没、被沙掩埋、损坏、失踪,约占渔船总数的60%。其中,410艘渔船沉没并被沙掩埋,237艘在海中被击中受损,105艘被风浪损坏,83艘渔船失踪。在部队、武警、预备役官兵和干部群众的支持下,沿海受灾村庄打捞沉船、埋沙船只的清理工作于21日基本完成,修复工作全面展开,失踪船只不再搜寻。
为保证渔民的正常作业,澄迈县还对桥头镇的老城镇、马村、玉宝、石林、蔡芳等8个大小港口投入清淤费共计155万元。针对渔港在强台风中对高潮位、强潮防御能力不足的问题,澄迈已邀请专家进行科学论证,启动重建,预计需要投入数亿元重建资金。
澄迈今年开始建设5.6公里的海防大堤。
澄迈县在调查中发现,高潮和强台风造成澄迈46.5公里外海岸线大部分被侵蚀破坏,台风中受损严重的迎宾半岛炮台车道防潮堤在防御台风和风暴潮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确保了西海岸、鲁能、天域、剑峰等沿线15个旅游地产项目的安全。
为此,澄迈计划在老城区、桥头等重点海防区域的蔡芳村、沙土村、圣木村修建四段总长5.6公里的海防堤防,提高防风防潮能力,今年内要全部开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澄迈海钓地点,澄迈出海垂钓一日游":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531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