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宣布降低首套房贷利率。明确自2023年9月25日起,拥有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人可向贷款金融机构提出申请,由金融机构发放新贷款置换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9月21日,邮储银行杨浦区支行举办“邮储就是青春”9月主题沙龙,邀请上海21世纪不动产运营管理嘉宾讲解相关内容。讲座现场,嘉宾对新政背景下的房贷新政进行了现场解读。同时,他们详细解释了股票利率的执行标准和调整范围,并根据是否转让所有权提出了建议和方案。在场的顾客都表示收获很大。
此前,借助教师节和大一新生开学的时间,邮储银行上海杨浦区鞍山支行走进华东理工大学,为毕业新生量身定制了一场金融服务介绍校园行,共有百余名师生参与。现场详细介绍了金融服务产品,结合新政背景现场解读房贷新政。
今后,邮储银行杨浦区支行将继续常态化开展金融服务和房贷政策的学习宣传,继续履行社会责任,形成“宣传一次,受益一群”的良好氛围,让金融服务润物细无声,让金融知识飘进千家万户。
让我们看看新的抵押贷款政策
金融小知识
↓↓↓
什么是“认房不认贷”?
首套住房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是指2023年8月31日前金融机构已发放并已签约但未发放的首套住房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或借款人实际住房情况符合所在城市首套住房标准的其他住房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9月1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市房管局、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优化我市个人住房贷款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通知》明确,居民家庭(含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时,其家庭成员在本地名下无成套住房的,无论是否已使用贷款购买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将
在“认房又认贷”政策下,受影响的主要是两部分需求:第一是改善型住房需求人群,第二是在其他城市有房的刚性住房需求人群。
一方面,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只要在当地购买过房产并申请过贷款,当他们想卖掉旧房换新房时,即使名下没有房产或者贷款已经结清,也算作二套房,需要支付比首套房更高的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
另一方面,对于需要买房落户的外来人口和新市民来说,虽然在本地没有房子,但只要有贷款在其他城市(如原籍)买房,即使贷款还清,也无法享受购买首套房的优惠。
“认房不认贷”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即使在外地有房贷,在本地买房也是首套房,享受首套房标准。另一方面,这一政策将“以家庭为单位”认定首套房产,调整为“以家庭成员为单位”,意味着可以释放更多需求。
「认房不认贷」政策有什么影响?
实行“认房不认贷”,可以明显降低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首付和利率成本。
该负责人表示,这一政策将使更多购房者享受首套房贷首付比例和利率优惠,有利于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更好地满足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
在这一政策下,这些人群的住房需求可以得到释放:
●父母为子女(包括未成年子女)买房。孩子没有房子,但父母可能有房产,房贷正在还。
●孩子给父母买房。父母无房,但子女可能有房产,房贷正在还。
●在本地有房,想卖旧房换新房,但是有贷款记录。
●在外地有房,在外地有贷款记录或月供,但在本地无房。
●前期购买非成套住房,如非成套福利房、单位产权宿舍等。
来源:上海杨浦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房贷新规2021正式实施,房贷的新政":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530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