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3月24日讯(记者李立涛)今天上午,青岛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二十六条措施》。
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以来,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从政策兑现、创业扶持、技能培训、优化服务等方面,帮助个体工商户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分阶段实施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单位参保的个体工商户一次性缴纳延期缴纳的基本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费有困难的,可以申请分期缴纳。与社保经办机构签订协议后,2023年底前可分期缴纳全部延期缴费。其中,属于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5个贫困行业或者农副食品加工业等17个扩大行业的,失业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缓缴期限不超过1年。
2022年,实施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以来,全市为27.6万市场主体减免社会保险费14.6亿元,为餐饮、生产经营困难中小企业等22个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减免缓缴社会保险费7.4亿元。
实施帮企稳岗、帮企脱困政策,出台帮助实体经济振兴发展20条措施,推进“人社干部进千家企业、进千家万户”,坚持聚焦一线、直达基层、直接惠及企业的方针,为1552户个体工商户发放社保和岗位补贴,稳定就业岗位2416个,有效降低了个体工商户经营成本。
二是全面落实创业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实施“青岛创造”五大重点行动,打造集政策扶持、引导培训、载体孵化为一体的全链条创业服务新模式。加大创业政策实施力度。个体工商户负责人在青岛市行政区域内创业,办理就业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按规定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可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同时,在青岛市行政区域内符合首次注册创业实体条件的,可申请最高3万元的创业资助;创业担保贷款由财政部门按贷款利率200个基点给予补贴。2022年以来,累计向符合条件的个体创业者发放创业补贴4094.7万元;经营担保贷款1.43亿元,贴息2600多万元,解决了个体工商户融资问题。
三是鼓励个体工商户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将青岛辖区内依法注册的个体工商户纳入政府补贴培训范围。个体工商户可以依托人社部门签约的职业培训承办机构或者同行业企业所属的培训机构,组织新招人员进行岗前技能培训。个体工商户在青岛市辖区内合法注册,并依法与新录用人员签订12个月及以上劳动合同,办理用工登记手续,自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12个月内进行技能培训,取得相应证书。按照规定,每个合格者按200元或600元给予培训补贴。
四是打造有温度的服务品牌。实施人社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出“青岛视界社保”平台等数字化创新举措,试点全省首个“云社保”在线服务平台,推进创业、就业、员工招聘“一件事”一体化。开展“网上直播+送法到企业”活动宣传劳动关系政策,搭建“互联网加预防”平台,向新开社会保险账户的个体工商户推送信息,引导个体工商户依法合规用工。创新建立人民社会政策“周问、月谈”宣传平台,依托新媒体直播平台,以政策解读、访谈交流、答疑解惑等形式,每周二下午2点、每月18日晚上8点定期向社会发布人民社会政策,解答群众关切。截至目前,共有126万人观看了直播。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最高可享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青岛推出“26条”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474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