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赣州讯(记者梁健)近日,免费向公众开放的赣州市博物馆新馆游人如织,恐龙奇观博物馆、植物园博物馆等地域景观令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新博物馆有价值和内涵。现在,你还可以在家乡享受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刚从深圳回来的赣州市民曾东参观完新馆喜出望外。这只是赣州不断推进文化常态化惠民,让百姓享受文化之美的一个缩影。如今,随着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立和文艺精品工程的实施,赣州人的生活越来越滋润。
近年来,赣州创新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常态化,加快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群众艺术文化产品,让公共文化惠民、享民。该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加强制度设计,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纳入全市重点民生工程,共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时,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共享精品,让文化福利惠及更多老百姓;推进文化惠民活动常态化,依托专业剧团每周举办一场惠民演出,打造“文明人舞台”;实施精品创建工程,创作了《八子参军》等一批精品力作,全市巡演100余场;注重文化惠基层,扎实开展送戏下乡等农村文化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扶持培育2000多个基层文化宣传队和117个农民业余演出团体,让基层群众用采茶戏、兴国山歌等艺术形式共享文化之美。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图书馆18个,文化馆(群艺馆)19个,全市283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3515个,全市704个行政村纳入贫困地区百县千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
为不断提升大众文化获得感,该市激发文化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创新实施文化扶贫工程,全国首创“农家书屋+电子商务”工作,激活了农家书屋资源,开辟了农民增收新途径;实施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在精心呵护红色资源的同时,扎实推进“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深挖文化传承资源,创作精品文学作品。同时,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建设赣州龙川极地海洋世界、时光赣州(七里古镇)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以大项目带动文化旅游大发展。2016年,全市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36.5亿元,增长16%。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赣州文化主题公园,赣州 文化":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390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