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报案称,莫先生在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办理业务时,贷款15万元需缴纳保费9万余元,无独有偶,王先生在青岛市李沧区书院路门店办理贷款业务时,也被要求购买一份保险。结果,他在贷款5万元的同时,还要支付3万多元的保费。银行贷款和商业保险,这两个业务好像没什么关联。现实情况是,那些不能直接从银行申请贷款的人,现在可以用一张保单从银行贷到几万到几百万元。有保险公司垫底真的那么容易借到钱吗?王新(0532-80889431)展开了调查。
保险可以增加信用,然后贷款“银保贷”就这样出现了。
业内有一种通过保险公司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业务,叫做“银保贷”。这种业务大多是贷款客户在信用不达标的情况下,通过购买保险来增加信用。商业银行放款后,保险公司承保客户的信用违约。
据介绍,“银保贷”的出现与普惠金融密切相关,涉及多个行业。“银保贷”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为部分企业和个人解决了贷款问题。
据银行业内人士介绍,“银保贷”最初是针对企业集团,尤其是缺乏抵押物的中小企业。后来这种业务逐渐开始对普通消费者开放,各种信用贷款层出不穷。申请这类贷款的客户往往有迫切的资金需求,保险公司的这种个人贷款保证保险在低费率、快贷款的广告下,以极快的速度进入了贷款客户的视线。你有需求,我有办法,“银保贷”在互惠的供求关系中生存。
现在各种第三方机构和网贷平台为小额贷款的快速申请提供了各种选择。然而,随着各种“网贷黑幕”的爆出,这种涉及正规银行和保险公司的“银保贷”业务,已经成为贷款客户眼中的“白月光”。尤其是当各大银行、保险公司的官网出现这类产品的介绍时,贷款客户自然会相信“银保贷”的可靠性。
通过保险公司贷款有多容易?一个电话能借出20万
据新文报道。a银行是提供“银保贷”业务的商业银行之一,你可以在银行官网找到不同的银保渠道产品。同时,银行认可的保险公司有几家,包括阳光保险、迪达财险、PICC财险和太平洋保险。
其中,阳光保险的工作人员表示,这项贷款业务其实是大数据的综合授信。信用贷款额度根据申请人名下的房屋、车辆或商业保险、工作等信息确定,还款时计算综合费率。根据申请人的信用等级,分为0.38、0.58、0.99三个等级。
王新还试图咨询几家保险公司来办理银行的“银保贷款”业务。在王新提供了姓名、年龄、工作、月收入、有无社保公积金等基本信息后,PICC·P&C对王新要求贷款20万元的问题给出了非常痛快肯定的回答:“只要政策给银行,银行肯定会放款的。银行不放款,我们就不收保费。”
在这种贷款业务中,保险公司作为担保人,为那些无法提供抵押物的客户增加信用,然后帮助他们获得银行贷款。当然,保险公司也不是白出力,保费是保险公司向客户收取的“利息”。“保险公司除了正常向银行偿还利息外,每月还要收取贷款金额的0.8%作为保费。如果提前还清银行贷款,保费也可以随时停交。”
根据王新向PICC P&C保险公司借款20万元的需求,每月保费为1600元。如果用一年时间还清贷款,仅保费就要19200元。银行方面,客户也需要按月还款——以银行一年期4.35%的利率计算,总利息约为4743元;但据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现阶段银行贷款的年化利率大多在5%左右,合计利息约为5457元。根据PICC P&C工作人员的计算结果,一笔20万元的贷款,一年需要支付2.7万多元的利息和保费,其中保费就占了近2万元——从计算结果来看,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远高于银行利息。
中国迪达保险也是我行“银保贷”业务的合作机构。虽然工作人员没有在电话里保证一定能从银行贷到款,但是办理贷款的流程和手续同样不复杂。这种个人贷款保证保险的门槛并不高。只要满足月收入不低于3000元、连续缴纳当地社保或公积金6个月等条件中的一项,就有可能通过最高5万元的网贷。但同样的,迪达保险也要求客户按月支付保费和利息。工作人员将两项费用相加,称之为综合费用。“按照贷款1万元计算,每月综合费用从67到132元不等。”
迪达时间贷保险截图(图片来源:王新)用保险担保贷款是可以的,但是“想借钱必须买保险”是不允许的。
“银保贷”业务的特点是受众广、手续简单、放款快。正是因为这些特点,这几年申请这项业务的客户也明显增多,但投诉量也在增加。比如贷款客户抱怨买保险不知道。业内人士告诉王新记者,造成这种乱象的原因之一是销售人员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急于追求业绩和佣金收入,为了达成保险合同,没有如实告知客户保单信息。
上面提到的莫先生和王先生都发现,他们在办理了阳光保险的贷款业务后,仍然要承担高额保费,保费金额甚至占到了贷款金额的一半以上。王新从银保监会青岛监管局了解到,贷款和保险是两个不允许捆绑在一起的业务,但“银保贷”这类业务并没有捆绑,而是保险公司为贷款客户提供的保证保险。监管部门对此类业务涉及的基准费率和基准利率也有明确的限制和规定。
具体如何区分保证保险或者捆绑贷款和保险,简单来说就是看这个保险本身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保险是为了保障这笔贷款,并且贷款客户事先明确了解保险的作用,自愿购买,这是符合规定的。但如果保险公司或银行隐瞒保险的作用,或者要求贷款客户购买与担保贷款无关的其他保险,贷款客户可以向银保监分局投诉。”
银保监局工作人员所说的第二类贷款“捆绑”保险的违规行为,确实在部分银行或保险公司出现过。根据银监会报告,平安银行北京分行和农业发展银行贵州省湄潭县支行等。都有强迫贷款客户购买保险产品。
银行贷款产品日益多样化,“银保贷”并非唯一选择。
“如果可以,我们不想通过保险公司贷款。交的保费数额不小,是额外支出。但是,我这种情况,是没有银行直接贷款的。就算能贷到,时间太长,我也还不起。”对于这种“银保贷”产品,一位办理过此项业务的小企业负责人是“又爱又恨”。虽然要承担保费,但相比其他混合网贷产品,他还是更愿意相信“银保贷”这种形式。
然而,“银保贷”业务的现状似乎并不完全乐观。据了解,2020年第三季度,国家银监会对银保机构不合理收费进行了全面清查,规范了银行与保险公司、第三方机构的合作,重点领域涵盖小微企业信贷和制造业贷款。银保小额贷款业务也受到了更加严格的监管,一些银行已经逐渐停止或收紧了这项业务。
据《中国经营报》等媒体报道,2020年9月,在银监会清理银保机构不合理收费行动中,“银保小额贷款”进入监管视野。在当时发布的《关于规范股份制银行与第三方机构信贷领域业务合作的监管提示》中,监管提到部分银行不承担信贷风险却收取高额费用,风险审批形同虚设,成为提供资金的通道。
相对便捷的贷款渠道被收紧,对于部分贷款客户来说并不是好消息。特别是一些小微企业,难免担心以后再次遇到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好在银监会联合工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委,已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收费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的通知》,明确要求合理推出增信安排,强制转费。
对于银行来说,在这种风险相对较大的信用贷款中,需要严格审查贷款客户的资质,避免坏账。但从目前银行的业务来看,办理贷款保证保险并不是获得贷款的唯一途径。银保监会青岛监管局工作人员也提到,目前各家银行都推出了不同类型的贷款产品,贷款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一定非要选择这种需要保证保险的产品。
萧玉,王新首席记者。
【来源:王新编辑:阿迈】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方便贷款还是增加成本?“银保贷”产品待规范":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279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