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深圳君鼎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君鼎达)冲刺创业板IPO首发申请将正式上会。本次IPO,君鼎达拟募集资金5.58亿元,用于投资华东总部项目、R&D中心、信息化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金融投资网记者刘敏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虽然君鼎达今年上半年进入比亚迪供应链,但业绩与去年持平,毛利率持续下降。同时,公司的R&D费用率明显低于可比公司,许多子公司今年上半年处于亏损状态。
毛利持续下降。
君鼎达成立于2004年。其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改性防护材料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包括功能性保护套和功能性单丝。总的来说,君鼎达的产品以管装保护套为主,细分为纺织套和编织套。其中纺织套管主要由功能性单丝、尼龙和聚酯复丝组成,机织套管主要由功能性单丝、金属丝、玻璃纤维纱、芳纶纤维和碳纤维组成。
君鼎达于2016年6月在新三板挂牌,被命名为工信部首批专列“小巨人”企业。2022年上半年,君鼎达进入比亚迪低压线束功能保护套供应商体系。招股书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第一大客户为比亚迪,销售额为1200.53万元,占总收入的5.03%。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等关键词的加持下,君鼎达选择了顺势而为,冲刺IPO。
事实上,从业绩来看,君鼎达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似乎已经停止增长。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82亿元、3.26亿元和4.6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668.73万元、7062.51万元和9848.18万元。至2022年上半年,君鼎达实现营业收入2.39亿元,净利润5352.87万元,与2021年全年相比占比约50%。换句话说,虽然君鼎达在2022年上半年成为比亚迪的供应商之一,但公司业绩并没有实现大幅增长。
同时,2019年至2022年1-6月,公司功能性防护套管平均单价分别为1.71元/米、1.74元/米、1.84元/米、1.87元/米,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2021年单价较2019年上涨约7.29%。毛利率方面,在上述相同区间内,君鼎达报告期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9.36%、52.04%、49.57%、46.94%,下滑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同期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毛利率为41.87%、42.98%、38.55%和36.83%,均比君鼎达的毛利率低7%左右。
对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质疑
招股书显示,君鼎达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8965.64万元、1.01亿元、1.27亿元和1.36亿元,分别占流动资产的37.83%、36.45%、41%和40.12%。其中,公司应收账款以一年以内为主,各报告期末账龄小于一年的应收账款占比分别为94.36%、98.06%、99.22%和99.16%。如果应收账款的支付周期延长,会影响日常营运资金的周转,导致公司整体资金成本的增加。
此外,君鼎达在报告期内还进行了两次现金分红。2019年和2020年的现金分红分别为1080万元和1039.75万元。分红超过2000万元后,君鼎达2021年向银行借款300万元,2022年上半年向银行借款1500万元,向银行借款金额达到1800万元。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君鼎达目前在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通信电子等行业的供应链体系中。公司表示,经过多年的R&D投资和生产经验积累,在材料配方、产品结构设计、成型等方面形成了自主开发的核心技术。然而,君鼎达不仅远远落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值,而且R&D人员的学历和薪酬也较低,这也使得公司的R&D创新能力受到质疑。
报告期内,君鼎达R&D费用分别为1316.59万元、1387.99万元、1965.13万元和968.82万元,R&D费用率分别为4.68%、4.26%、4.21%和4.06%。近三年R&D费用总额为4669.71万元。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至2022年1-6月,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R&D费用率为5.32%、5.67%、6.22%、7.08%,均明显高于公司同期R&D费用率。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6月30日,君鼎达629名员工中,R&D人员有69人,占比10.97%。从学历来看,该公司不足70人的R&D团队中,80%以上的人拥有本科及以下学历。但从薪酬来看,2019年至2022年1-6月,公司支付R&D人员薪酬分别为687.46万元、733.24万元、1021.96万元、504.97万元。也就是说,该公司R&D人员2019年至2020年的工资约为10万元。
子公司实力不强。
招股书显示,君鼎达拟募集资金5.58亿元,用于投资华东总部项目、R&D中心、信息化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用于生产功能防护材料。其中,公司拟投资1.36亿元于R&D中心及信息化建设项目,项目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江门君鼎达。江门君鼎达成立于2020年1月,成立近三年,公司2021年和2022年1-6月处于亏损状态,净利润分别为-48.64万元和-96.26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江门君鼎达并不是君鼎达唯一亏损的子公司。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拥有6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为昆山君鼎达、东莞君鼎达、深圳捷佳、君鼎达国际、江门君鼎达、苏州君鼎达,以及2家分公司,武汉分公司和重庆分公司。其中,君鼎达成立于2015年。截至2021年末,其资产为242万元,净资产为-313万元,净利润为27.6万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君鼎达总资产291万元,净资产-317万元,净利润-29.6万元。
从招股书可以看出,君鼎达从事海外出口销售,出口业务非常大。报告期内,君鼎达海外业务收入分别为8080.51万元、7824.95万元、13214.42万元和6895.93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8.74%、24.03%、28.36%和28.92%。在大规模海外业务的背景下,君鼎达相关子公司净利润和资产仍为负值,使得公司子公司空的经营能力和未来发展存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靠“保护套”挤进新能源产业链,研发创新能力存疑,骏鼎达能否叩开A股大门?":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243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