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彻底贯彻全省& # 34;部署“三年”行动,继续着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近日,安碑林法院速裁庭法官孟娇运用“互联网+”服务和小额诉讼程序,集中调解了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起诉的张等190余人的租赁合同纠纷,同时还办理了某银行起诉的李等90余名借款人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大大提高了被告的当庭应诉率,集中调解案件近百起。公正与效率齐头并进,效率与温情兼顾,赢得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张某等人与某新能源科技公司签订租赁合同,租赁该公司新能源电池或新能源电动车后,未按合同约定继续支付租金,也未归还车辆。该公司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解除原被告之间的租赁合同,要求被告返还车辆并支付车辆占用期间的租金,同时支付相应的违约金和律师费。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发现被告在签订合同时给原告留了手机号码或电子邮箱,于是首先充分利用内网系统,采用“网上送达”和邮件送达相结合的方式通知被告出庭,大大提高了被告的出庭应诉率。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发现,大部分被告在2021年至2022年间租用电动车送货外卖。由于当时的疫情,大部分人并没有充分利用租来的车辆。如果判决是基于双方的合同,被告的生活会更糟糕,也不利于他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针对双方争议的焦点,承办法官及时释法,在充分考虑应诉成本的基础上,主动在网上进行审理,做到数据多跑路,当事人少跑腿。之后,原告对所有应诉的被告做了调解方案,只要求支付十个月的逾期租金并返还车辆,上述款项可以分期支付,并同意免除违约金和律师费。出庭应诉的被告全部与原告当庭达成和解,有的当场履行后撤诉。在征得被告同意后,本批次案件全部采用电子送达方式,使被告按照调解协议按时足额向原告履行支付义务。在原告起诉某银行90余名被告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的审理中,也采用了上述送达方式,被告全部出庭调解,撤诉率为45%。上述案件在提高审判质量和效果的同时,获得了双方当事人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互联网+”和小额诉讼程序提高了案件的有效送达率,缩短了送达时间,有利于纠纷的及时解决。在提高被告当庭应诉率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案件撤诉率。庭审结束后,当事人可以通过短信获得调解书,开庭日期为结案日期,有效提高了审判效率。
2022年以来,碑林法院不断更新快审理念,延伸快审触角,探索纠纷解决新途径,以快审快审为突破口,不断建立丰富便捷的纠纷解决渠道,有效提升司法效率,彰显司法新活力。(陈欣,快速审判法庭)
编辑:范静
编辑:马宁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西安碑林法院 | 适用“互联网+”送达与小额诉讼程序 百余起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集中调解":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241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