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网贷平台借了钱,没有及时还款。结果亲戚朋友收到“讨债”短信,说要骚扰他们,直到他们还钱为止。记者跟踪采访,揭开了非法网贷和职业讨债人的灰色利益链。
实习生张天成尹昌鹏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黄建国
债务人
亲朋好友纷纷收到催款短信。
“作为第三者,请你一定要告诉毛还钱!还钱!还某某钱包!我们会联系你,直到你还钱。请让他还钱。(XXX钱包)”
近日,南京的王先生收到一个陌生手机号码发来的一系列短信,要求“还钱”。一开始他吓了一跳,以为是骗子或者勒索短信。仔细一看,欠钱的人是毛某某,不是自己。毛欠钱,怎么给我发短信?王先生想了好几天。两天后,在一次晚宴上,王先生认识了另一位朋友康女士。康女士问王先生是否收到了要求他们共同的朋友毛某某还钱的短信。王先生这才知道,毛某某的很多亲戚朋友都收到了同样的短信。
王先生随后给毛某某打电话了解情况。毛某某说,他确实在网上一个叫“XXX钱包”的网站注册了,借了2万元,之前还了好几次。前段时间,由于特殊情况,他未能及时还款,所以他的亲朋好友都收到了上述提醒短信。毛某某称被他们压得喘不过气,名誉受损,正在和对方交涉。至于对方为什么知道他那么多亲戚朋友的手机,他也是一头雾水。
根据王先生提供的线索,记者在网上找到了这个名为“某某钱包”的官网。这个被称为“互联网钱包”的网站提供贷款和其他服务。它需要先注册,输入手机号,获取验证码。由于网上有很多关于这个网站的“吐槽”,记者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没有按照提示注册。
记者的暗访
推销电话充满了宣传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很多市民手机上经常收到提供贷款的短信,有的直接接到电话询问有没有贷款需求。还有很多“牛皮癣”在电线杆上、小区楼道里甚至地上提供贷款。与普通银行贷款相比,对借款人的资质审查要求更加严格。这些“上门”贷款对贷款人的要求很低,比如没有抵押,有的声称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贷款。
记者按照一个提供贷款的短信手机号打来电话,称需要借一笔钱创业。对方说大学生贷款最高3万,可以贷款1到3年,利息一分左右。当记者想进一步了解时,对方表示,个人需要亲自到他们在无锡的单位办理贷款业务,地址是无锡新区龙山路4号容止大厦。感觉记者在犹豫,对方告诉记者,他们是某银行的推广部,来这里洽谈,进行资格审查,真正的经办会去银行大厅。聊了一会儿,他说他们可以在各个银行帮忙贷款。
扬子晚报记者觉得有点不靠谱,就说没时间从南京去无锡。对方还表示,如果是企业贷款,可以在“票融通”借贷软件上注册,需要营业执照、企业身份证、年账单不低于200万元。但在使用这款软件时,记者并不了解因文件损坏使用软件贷款的情况。
放债者
注册时手机通讯录可能会泄露。
扬子晚报记者辗转找到了在宁做民间借贷的阿杜老板。他告诉记者,现在社会闲钱多,买房“受限”,银行存款利息太低。有些人会把钱投到民间借贷机构。因为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利息超过银行基准利率的4倍是不受保护的,所以民间借贷的利息不会超过4倍,但有的加上手续费会高于4倍,也就是俗称的高利贷。办理贷款手续时,贷款人会要求对方提供身份证、家庭住址等信息,有的还会请亲戚朋友担保。如今,许多贷款机构设立了“互联网+”,要求借款人在网上注册。一般他们需要一个手机号。用手机注册的时候,在填写验证码和密码的时候,有些网站或者软件可以获取手机上通讯录里的所有号码,都是借款人的亲戚朋友和社会关系。有了这些信息,我就不怕对方不还钱了。
杜老板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放贷关键是要有讨债手段,不怕你不还钱。所以贷款人一般都会有一两个自己经常做的“提醒”,有的贷款人自己就是“提醒者”。
收债人
“催促网站”公开招揽生意。
经杜先生介绍,记者联系上了南京的专业“催款师”刘先生。刘先生介绍,他们讨债的手段有电话、短信、找借款人等。,而且有时候还会给借款人的亲戚朋友打电话发短信,在家里和单位打电话。这条线走在法律边缘的灰色地带。他们一般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触碰法律红线的,但有时候遇到一些故意逃废债务的情况,有的同行会采取一些“极端措施”,比如殴打借款人。有些人还会用手机来定位逃债者。
刘先生感慨道:以前做这个生意的人都是熟人介绍的,现在“客户”都在网上招揽生意,这个生意不好做。记者在网上看到一个提醒网站,首页上写着:“优质债权每天更新,有催收攻略。”点击“债权”页面,有债权金额、佣金、债务人所在地等信息。,用于“催促客户”接单。点击“催客”内页,有催收成功率、催客地点等信息,债权人可以选择“催客”。刘先生认为,网上“催客”由于身份隐蔽,在催债过程中有时会不择手段,影响了这一行的“声誉”。
律师
选择有资质的网贷平台。
江苏苏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锦律师建议,如果符合银行贷款的要求,建议尽量向银行贷款,因为相比网贷平台,银行贷款的利息明显更低,不存在服务费的问题;如果不能满足银行贷款要求,只能从网贷平台借款,建议尽量选择合法、有资质的网贷平台,并仔细阅读相应条款,避免上当受骗。
王律师认为,电话、短信催款的手段不存在暴力行为。只要不影响债务人的正常生活,就不可能违反法律。但如果电话或短信催款已经影响到债务人的正常生活,或者对债务人名誉造成损害的,债务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网友吐槽
很多网友都被骗了。
扬子晚报记者在百度知道上找到一个标题:“某钱包是骗人的吗?”我访问了32000多人,回答了14个问题。
网友gxhuangtao:建议不用。某某钱包会收集你的信息卖给第三方,而且不是一个人一个人的事。我已经被骚扰够了。如果逾期,恶意催收公司会接手你的信息,然后把你的通讯录打几遍。谨慎。
网友好担心我是:一个去过的人告诉你,不要碰某某钱包,高额高利贷,借5000,收你2000利息和手续。很多人觉得自己急需用钱,管不了那么多,就先借,但是等你借成功了,钱就不转给你了。一直显示转账没有客服,只安装了电脑里的一个自动回复软件,不咨询不能取消贷款。很多人借高利贷,无非是救急。没办法,手续费再高,他们也只能借。
网友油我:千万别借。3月份借了3000,还了两期。后来逾期了,至今还不了。我说等我有钱了再还。打电话给我的朋友和亲戚发信息,威胁我,说我是骗子真的让你很烦,太可怕了!
网友猫99:别信。那天我很无聊,就打开填了信息。从那以后,我就坐立不安。上海的人每天都给我爸妈亲戚打电话,每次都说不一样,说我借钱了,一会儿借300,一会儿借1000。还好我家没那么好骗。最后我打电话给我表哥,说我以他的名义借了钱。怎么才能以别人的名义贷款?没有任何形式。反正各种故事,各种威逼利诱,还说要拧我一家人,我连钱都没看到。现在他们还在骚扰我的家人。我只想说,我们已经报警了,正等着进去吃“国饭”。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催款信息发到家人手机,催款短信为什么会发给通讯录没有的人":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971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