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吉娜通讯员李鹏程平党参
8月6日是丝瓜收获的旺季。在汝州市夏店镇陈庄村的百亩丝瓜种植基地,丝瓜架上挂满了一簇簇、层层叠叠的黄色丝瓜花,架下的丝瓜长势良好。村民们正在货架下采摘新鲜的丝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把弯曲的和超大的挑出来,分开包装。把好的、标准的丝瓜装上车,中午直接运到平顶山。客户还在等我们的优质丝瓜。”“丝瓜一姐”杨一边招呼来基地调研的夏店镇党委委员滕志强,一边指挥村民按品质将丝瓜装箱。
2007年春天,杨和丈夫在平顶山市从事蔬菜批发零售时,发现时令蔬菜丝瓜特别受欢迎,但在市场上经常缺货。夫妻俩萌生了回家种丝瓜的想法。
2017年3月,他们到郑州学习无公害丝瓜种植技术,引进优质丝瓜品种,流转陈庄村50亩(1亩≈666.67平方米)土地开始试种。经过精心经营,丝瓜大丰收,平均每亩收入1.5万元。夫妻俩找到了种植丝瓜的第一桶金。此后,他们逐年扩大种植规模,成为平顶山市场上丝瓜的重要供应商。
杨负责营销。她严把质量关,将直径3厘米、长约30厘米的直而嫩的丝瓜定义为一级丝瓜,定期供应平顶山30多家大型超市,占据了平顶山丝瓜市场的巨大份额。由于她良好的管理和优良的丝瓜品质,杨被亲切地称为“丝瓜姐姐”。
“虽然今年强制移栽了两次冷丝瓜苗,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平均亩产15000斤(1斤=500克)。按照现在的市场价,100多亩丝瓜的纯收入至少有890万元。”杨说话很快。
“在李霞的帮助下,我连续三年种植这2亩丝瓜,年收入近3万元。”陈庄村7组59岁的村民卢边感激地说。
当你富有的时候不要忘记你的邻居。据滕志强介绍,杨带动了十几个村民种了20多亩丝瓜,平均年收入一万多元。同时,村里12个弱劳动力被招到丝瓜基地工作,年收入8000多元。2022年2月,获河南省“凤桂中原”返乡创业大赛优秀项目。
夏甸镇一直很重视返乡创业,帮助“丝瓜姐”协调小额贷款,为基地打了一口灌溉井。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刘振欧转包丝瓜基地,多次协调土地流转,支持基地扩建。
“筑巢引凤,情谊深厚。丝瓜种植成为陈庄村群众增收的主要产业。下一步,夏甸镇将加大服务力度,支持丝瓜产业做大做强。同时,欢迎更多有识之士回乡创业,发展特色产业,带富人群,为夏店镇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夏店镇党委书记王乐妍说。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汝州:小丝瓜绘就乡村振兴好“钱”景":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482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