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y buy收购后的资金链问题似乎是一个导火索,导致近两年“中国商业服务第一股”、国内机票代理巨头腾邦国际等一系列问题。
利润下滑,腾邦集团股东债务违约,原实控人钟大规模质押“委托投票权”维护管理团队稳定,主营航空公司空客运销售代理业务被国际航协“封杀”,公司及子公司45个银行账户被冻结...与此同时,腾邦国际位于深圳的总部被曝代为追债。对此,新京报记者通过电话和邮件联系腾邦国际,未获回应。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就在危机前后,腾邦国际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开始悄然与腾邦国际“切割”。
8月21日和22日,新京报记者走访了两家控股孙公司和腾邦国际在北京的一家分公司,三家公司均“撇清”了与腾邦国际的关系。北京的另一家分行显示“运行异常”。
上半年11家公司悄然与腾邦“脱钩”规避风险?
“大概是5月份,我们和他们(腾邦国际)脱钩了。”8月22日,在北京鲲鹏旅游航空空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鲲鹏旅游),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
天眼调查显示,鲲鹏旅行的主营业务是保险和代理,代卖机票和火车票。2019年6月24日,鲲鹏旅游原大股东、腾邦国际全资子公司深圳市腾邦贸易服务有限公司退出股东行列,实际控制人变更为自然人张三丰。但张三丰目前是腾邦国际全资子公司、深圳市腾邦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工作人员表示,工商变更是今年6月份完成的,腾邦国际在官网上的信息可能不会及时更新。“他们在深圳,我们在北京,他们的一些介绍不是我们能控制的。”虽然已经与腾邦国际“脱钩”,但鲲鹏之旅外的墙上依然挂着与腾邦国际相关的标语。工作人员解释“流程已经完成,新牌子还没来得及做”。
记者注意到,鲲鹏此行的“脱钩”动作发生在腾邦国际危机发酵前后。早在今年4月,腾邦国际就被曝“欠债不还”;今年6月,腾邦国际1.125亿元债券违约。
“腾邦国际确实对公司有一些影响,比如航空公司空公司和资本担保。”鲲鹏之旅的负责人说:“可是没有票代你讨债。因为票是给我们(鲲鹏的行程)的,不是给腾邦的。虽然我们之前是被腾邦从公司体系收购的,但是对于机票代理商来说,我们就是我们,腾邦就是腾邦。”
仍在腾邦国际“体系”内的北京腾邦旅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腾邦)、北京捷达假期(以下简称捷达假期),均以独立经营、独立核算为由,表示未受腾邦危机影响。"根据工商信息,这两家公司都由腾邦国际间接控制."
腾邦国际在官网也有北京分公司,即腾邦易成。工商资料显示,该公司因通过注册地或经营场所联系不上,于去年10月底被列为“经营异常”。
鲲鹏此行只是腾邦规避风险的“系统”的一个缩影。据工商信息统计,2019年上半年,包括鲲鹏之旅在内,共有11家关联子公司或孙公司完成与腾邦国际的股权关系切割,分离时间集中在5-7月。大多数企业的主营业务是航空公司空票务。截至目前,腾邦国际尚未发布任何公告披露上述事项。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这11家企业大多在2015年、2016年前后被纳入腾邦国际体系,这两年是腾邦国际扩张的高峰期。大部分企业的主营业务是航空公司空票务,包括云南腾邦国际航空公司空旅游有限公司,很多都是当地有名的大机票代理商或平台。
腾邦国际4月24日披露的《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资金占用的专项说明》显示,2018年,上述11家关联子公司或孙公司全部为腾邦国际占用非经营性资金,期末流动资金余额超过4617万元,尚未偿还。
子公司纷纷与其断绝关系是否与腾邦国际目前的债务状况有关?上述11家关联子公司或孙公司的非经营性占用是否已偿还?8月23日,新京报记者致电腾邦国际,对方让记者发采访邮件。截至发稿时,腾邦国际尚未回复记者的采访邮件。
欠下上亿张机票,腾邦9家公司被国际航协“封杀”。它会跟随世界的脚步吗?
今年6月10日,来自大股东(腾邦集团)的债务违约也让腾邦国际的困境(去年净利润下滑)雪上加霜。腾邦集团公告称,由于短期资金周转困难,公司未能按时足额支付2019年“17腾邦01”利息,涉及金额1.125亿元。据了解,该债券规模为15亿元,募集资金拟用于偿还金融机构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
债券违约公之于众后,腾邦国际的一系列麻烦相继爆出。8月8日,腾邦国际发布《关于公司BSP机票支付失败的公告》,称腾邦国际及部分子公司拖欠国际航空公司/kloc-0(以下简称“国际航协”)的BSP(即全球航空公司空旅行服务分销系统),导致5家子公司收到。
8月20日,腾邦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深圳市腾邦航空空服务有限公司、腾邦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腾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收到国际航空空运输协会发出的《关于终止客运销售代理协议的通知》。
这意味着曾经以机票代理发家的腾邦国际被国际航空空运输协会“封杀”了分销机票的主业。根据腾邦国际截至8月20日的公告,经核查,涉及BSP欠款的公司及子公司共有11家,截至目前,已有9家公司收到终止通知;另外两家公司因IATA ADM错误仍在对账过程中,尚未收到终止通知。
公告称,上述BSP车票欠款将对公司客运销售代理业务造成一定影响,公司其他业务经营正常;目前,公司正积极与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及相关金融机构协商,试图采取措施尽快还清欠款,以恢复海运空客运销售代理的正常业务,确保海运空客运销售代理业务的稳定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腾邦国际成立于1998年,以国内机票代理业务起家,现已发展成为涵盖国内外机票代理、酒店预订、保险经纪、金融业务的综合性旅游服务商。2011年,腾邦国际成功登陆深交所,公司官网介绍为“中国首个商业服务”。
腾邦国际目前的遭遇是否在重复其最大竞争对手广州纵横天地电子商旅公司(以下简称“纵横天地”)的故事?据介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航空公司空公司直销的比例与日俱增。从2014年开始,航空公司空公司不断下调机票代理商的佣金,使得机票代理商空的利润减少。当年,纵横天地因为资金链断裂,负债累累,被国际航协禁飞。
据悉,从2014年5月开始,纵横天地频繁出现延迟付款现象,随后董事长陈泽良突然去世。随着陈泽良的去世,包括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机票代理商在内的各路债权人蜂拥而至。
天地一塌糊涂,腾邦国际得利。数据显示,2015年,腾邦国际机票的企业客户数量从2014年年中的1800家快速增长至2015年的3000家,2016年初企业客户数量达到5000家。
稳坐行业龙头后疯狂“买入买入”,原实际控制人高比例质押,被封。
登上行业老大宝座后,腾邦开始疯狂“买中买”。2016年,腾邦国际拥有70多家分公司和子公司;2017年,腾邦国际继续收购7家子公司,新设20家子公司。
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08年至2018年这十年间,腾邦国际在收购扩张上的花费超过6亿元。其中,收购深圳西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游国旅”)最为著名。
通过接手竞争对手的业务和扩大并购(包括收购在线旅游平台和以自有资金跨金融领域),2014年至2017年,腾邦国际业绩持续增长,分别实现净利润1.23亿元、1.46亿元、1.78亿元和2.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7%、17.2%和22.5%。
随着兼并扩张,其债务规模大幅增加。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末,大股东腾邦集团负债总额分别为113.15亿元、163.47亿元、186.77亿元和191.7亿元。上市公司腾邦国际的短期贷款也激增,从2015年底的9.728亿增加到去年底的34.24亿。激进的并购和新公司的成立给腾邦国际带来了财务压力。2017年5月起,腾邦国际原控制人、董事长钟及控股股东腾邦集团开始频繁质押股份。
2018年起,腾邦国际归母净利润开始下滑。公司2018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腾邦国际实现营业收入48.86亿元,同比增长38.43%;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下降40.88%。
与此同时,腾邦相关公司及实际控制人的资金链问题也在去年爆发。去年12月,腾邦国际控股股东腾邦集团的股票质押回购也迟迟未能进行。同月,因股价持续下跌,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募集到足够的追加资金,腾邦国际实际控制人钟通过云南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云信增利18号证券投资单一资金信托持有公司股份,触及信托计划平仓线,导致被动减持。去年12月25日,腾邦国际发布了《通过非公开发行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去年年报显示,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72亿。
到今年,它的表现还没有改善。2019年第一季度,腾邦国际净利润继续下滑。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18亿元,同比下降3.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1万元,同比下降65.59%。7月12日,腾邦国际发布2019年上半年业绩预告。资料显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500万至4000万,去年同期为盈利2.27亿元。
业绩下滑伴随着股东债务问题的暴露及其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股权质押和冻结风险。
腾邦国际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控股股东腾邦集团的通知。截至2019年8月23日,腾邦集团累计被动减持股份807,96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1%。由于股价下跌,腾邦集团在中信证券信用担保账户持有的股份触及平仓线。由于未能在规定时间内筹集到足够资金,债权人采取清算措施,导致腾邦集团股份被动减持。
此前的8月24日,腾邦国际发布公告称,截至2019年8月23日,腾邦集团及中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7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7.80%;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总数为1.52亿股,占所持公司股份的88.80%,占公司总股本的24.69%;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累计被冻结1.52亿股,占其所持股份的87.51%,占公司总股本的24.71%;公司持有的待冻结上市公司股份数量为6.85亿股,占所持公司股份的399.47%,占公司总股本的111.14%。
8月10日,腾邦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45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其中3个账户与富邦华谊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借款合同纠纷有关,其余账户冻结原因不明。
实际控制人变更背后:投票权委托,维护管理团队稳定
在此背景下,中百胜和腾邦集团开始撤退。
6月11日,腾邦国际宣布完成实际控制人变更,史进成为腾邦国际实际控制人。本公司控股股东腾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邦集团”)及实际控制人钟与深圳市大金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金投资”)签订了表决委托协议,腾邦集团、钟将其所持表决权股份1.7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8.30%)委托给大金投资。表决权委托完成后,大金投资有表决权股份数量为1.7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8.30%。大金投资将成为上市公司表决权份额最大的单一股东,石金将持有大金投资100%股权,石金将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公告称,上市公司原实际控制人钟考虑到其所控制的腾邦集团的资产,决定将其精力及所控制的腾邦集团的资源转向物流及相关行业。为减少因自身业务等事项可能对上市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中拟赋予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团队更大的经营决策权空 room。同时,史进拥有超过20年的出境游产业链管理经验。在腾邦旅游任职期间,带领公司团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其管理能力和管理经验得到了公司员工的充分认可。
2018年底,腾邦集团拟以每股9.2元的价格向腾邦国际子公司腾邦旅游总经理史进转让3900万股。
根据6月13日公告,因中和腾邦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被质押、冻结、待冻结,该协议尚未履行。
在上述背景下,为了更好地稳定上市公司的管理团队,钟决定将其持有的腾邦国际股份及其控制的腾邦集团股份所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史进控制的大金投资,以增强史进先生领导的管理团队的信心和积极性。
新京报记者张泽炎编辑岳彩洲校对范锦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腾邦国际何去何从,腾邦国际即将重组":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067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