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美团和小米贷款上征信吗,美团借钱和小米贷款

美团和小米贷款上征信吗,美团借钱和小米贷款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继BATJ、小米、美团、今日头条、滴滴等之后也纷纷寻求“流量+金融”模式业务的突破。

近日,即将在香港上市的美团点评更新了招股书。截至4月30日,美团-大众点评共向商户发放小额贷款(与应收贷款相关)14亿。个人小额贷款(应收账款)累计7亿元。21亿元的“生活费”都是在美团APP上贷的。

具体来说,各产品APP的“钱包”成为了消费信贷的主要入口。除了美团、滴滴、今日头条甚至新浪微博APP的“钱包”,消费信贷、理财、财险等各种金融服务都在其中。在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新贵通过自营或导流、联合放贷等模式参与消费信贷业务,已经成为最常见的“流量+金融”模式。

据中国记者统计,小米、美团点评、滴滴、今日头条等都在民营银行、保险、基金、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消费金融、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方面积极布局。这四家公司都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牌照),小米还拥有征信公司。

美团贷21亿元生活费。

预计9月20日在香港上市的美团点评近日更新了招股书。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美团点评已向商户发放14亿小额贷款(与应收贷款相关)。个人小额贷款(应收账款)累计7亿元。

相比蚂蚁金服、腾讯、JD.COM甚至消费金融公司,美团点评的消费信贷业务规模并不大,但发展非常迅速。招股书数据显示,美团点评新业务及其他收入(来自云ERP系统和小额信贷业务的收入)从2015年的7050万元大幅增长至2016年的6.67亿元;次年上涨206.1%,至2017年20亿元。

在美团点评的APP页面,从钱包功能可以看到其消费信贷产品“美团生活消费”,包括主要面向商家的ToB信用“借钱”和主要面向个人的ToC产品“分期”。

美团在2016年开始做to B和to C的信贷业务,但当时还是以导流和联合放贷为主。比如额度在5万元以下、商户最高额度50万元的商贷,主要与新网银行等机构合作;对个人来说,最早是和招联消费金融合作,引导其流向。随后在2017年,美团除了依然做无抵押小额贷款导流业务,还推出了自己的产品——“美团生活费”。如上图,有贷款和分期项目,申请入口在美团的钱包里。

根据美团点评最新招股书的介绍:

商户端,平台主要为商户提供最高100万元的贷款,授信期限为6个月、12个月或18个月,月息1.5%。截至4月30日,该类贷款平均贷款金额为7.24万元,平均贷款期限为12个月。

在客户端,平台主要提供3个月、6个月、12个月信用期的贷款产品,贷款上限5万元,日利率0.05%。截至今年4月30日,该类贷款平均贷款金额约5000元,平均贷款期限约9个月。

对比柏华和借贷宝略高的利率,不难发现,这些贷款产品规模都不大,借款人都是散户。“钱包”信贷成为最常见的“流量+金融”模式。

新型互联网流量巨头通过自营或导流、联合放贷等模式参与消费信贷业务。在业内看来,消费信贷仍然是最常见的“流量+金融”模式。

产品APP上的“钱包”已经成为消费信贷的主要入口。除了美团上面的评论,滴滴、今日头条甚至新浪微博APP的钱包里都包含了消费信贷、理财、财险等各种金融服务。

中国某券商在滴滴“钱包”中看到,有一款理财产品“金桔宝”,于2017年3月上线,为在滴滴平台绑卡的用户提供余额理财服务,与货币基金产品对接,由华夏基金提供和管理。上半年,滴滴推出“滴滴贷”,一种提供给乘客的消费信贷;与美团之前的模式类似,滴滴的前端被客户“分流”,王新银行等金融机构是资金发行人,也是风控审核的主体。

以微博钱包为入口,钱包已在理财、保险、众筹、股票等平台上线。信贷产品方面,最高贷款20万,日利率4.4%,年化利率近16%。此外,记者还发现,微博钱包中还有一种快捷卡贷款,用于还信用卡,最高额度为5万元。除了微博钱包,2017年初,新浪成立海南新浪爱文普惠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有三款产品:新浪有借、新浪有还(信用卡)、有钱拿;比如信用卡还款最高额度为2万元,年化利率根据分期时间不同而不同,从33.23%到36%不等。

今年7月左右,今日头条推出了一款名为“放心贷”的信贷产品。打开今日头条“我的钱包”,即有明显的广告,上面写着“最高贷款额度20万待收”,日利率0.03%起,按日计息,即时可用,数量有限,先到先得。根据官方介绍,合作方包括南京银行、中银消费金融和王新银行。

除了APP,PC端流量入口巨头360的金融选择与Suning.cn电商平台合作,推出消费分期、360借条等产品。记者从360金融负责人处了解到,在具体合作模式上,360金融提供获客、风控、账户安全保护;Suning.cn、360智能硬件等电商平台在消费金融、物流售后等方面支持消费端的存储和库存。

许可竞争

“目前体量不大,但不妨碍他们积极布局,在产品研发、风控技术、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投入。”北京某大型消费金融公司运营负责人告诉记者,手握流量和场景优势的美团、滴滴、小米做金融业务,金融业务盈利是一方面,主要是基于自身的消费场景、供应链等生态基础。用户服务的金融需求得到满足,体验得到升级和延伸。

具体来说,美团点评定位为综合平台,为商家提供广泛的解决方案。除了精准的线上营销工具和分销基础设施,还有云ERP系统、聚合支付系统、供应链和金融服务;在其目前的平台上,截至2017年底,交易用户3.1亿,活跃商户440万,全年交易58亿笔,交易金额3570亿元。同样,滴滴也是一种交通工具。截至2017年底,滴滴总订单数和用户数分别为74.3亿和4.5亿,围绕这部分人群的汽车金融、理财、保险业务潜力巨大。

据中国记者统计,小米、美团点评、滴滴、今日头条都在民营银行、保险、基金、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消费金融、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方面积极布局。比如小米有征信公司。其中,四家公司均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许可证)。在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看来,“支付是金融业务的基础,可以沉淀金融数据,为借贷、理财、金融科技等各种衍生金融业务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次是小贷业务,小米、美团、滴滴都在重庆等地设立了持牌小贷公司。

事实上,类似于阿里、腾讯、JD.COM等。,新崛起的流量新贵的规划路径一般是:围绕流量场景,以支付为切入口,嵌入面向B端和C端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比如小米围绕小米商城的支付服务和NFC手机的闪付功能,打造了小米钱包,进而涉足消费信贷,兼营理财、保险、基金代理、供应链金融服务,链接生态链上下游。

实现挑战的钱从哪里来?

在上述涉足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公司中,小米持有的金融牌照最为全面。

虽然从数据上看,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金融的营收和税前净利润占比分别为0.9%和0.22%,规模并不是很大。但其中利润更高的消费信贷业务增长迅速。数据显示,小米的贷款余额从2015年的1.01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6亿元,再到2017年底的81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贷款余额为84.79亿元。

中泰证券分析师戴志峰列举了小米金融业务面临的三大挑战:

(1)起步晚。目前其业务量较小,在金融业务经验积累和人才储备上不足,核心征信数据相对缺乏。

(2)金融牌照少。随着国内金融监管趋严,牌照发放收紧,金融业务后续布局门槛提高,难度加大。

(3)相比支付宝和微信的大流量入口,客户群小,APP活跃度低。客户互动频率低,不利于数据收集和分析。

类似美团、滴滴等高频流量入口也会遇到起步晚、规模小、牌照限制、金融专业门槛等问题。而且,随着金融业务的扩大,钱从哪里来?

小米的招股书已经披露了其互联网金融业务资金的主要渠道:

1)2017年借款112亿元。

2)2016年小米向宁波银行借款3.5亿,2017年向宁波银行借款3.9亿,为互联网金融业务提供资金。

3)2016年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亿元,其中优先级3.9亿,次级1.1亿;2017年发行ABS 48亿元,其中优先级39亿元,次级8.56亿元。

4)通过第三方信托融资12亿元。

可见,除了借贷,成本相对较低的资产证券化是近年来包括小米金融在内的各类从事消费信贷业务的机构的重要融资渠道。截至目前,wind数据显示,小米小贷以小贷为基础资产,已发行8个ABS项目,总额43亿元。但融资成本逐渐上升,最新一期的优先级利率在去年12月达到6.12%。而且受监管、利率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消费金融ABS的发行速度从2017年底到今年5月明显放缓。

另一个风险逾期了。上述北京地区消费金融运营负责人表示,虽然目前消费信贷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尚小,逾期可控,但贷款余额增加后,平台如何平衡资金的收益和成本,控制潜在逾期坏账的风险不容忽视。

本文来自券商中国。

更多精彩资讯请登陆财经网站(www.jrj.com.cn)。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美团和小米贷款上征信吗,美团借钱和小米贷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066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