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电信营业厅出现了大量的“购机优惠”政策。买手机时,对着销售人员的手机眨眼进行身份认证,就可以获得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的优惠。有这么好的事吗记者走访北京、杭州等地多家电信营业厅发现,部分营业员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客户办理了分期贷款业务。(新华每日电讯1月13日)
毫无疑问,“分期贷款”的总消费绝对高于一次性付款。如果真的是“优惠”,为什么要分期付款?所谓的“购买利益”,不过是一种隐性的“薅羊毛”,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更有甚者,可能演变成“变相涨价”,继续伤害消费者。必须打击将“购机福利”与“分期贷款”捆绑的恶性销售。
诚然,分期购物、提前消费和小额贷款在中国变得更加流行,但仍有大量消费者未能认识到其中的利益。引入“分期贷款”实现“购房受益”,与前段时间饱受诟病的“美容贷”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让消费者在不知情或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贷款协议,然后欺骗消费者。暴力催款、裸贷等这类恶性贷款引发的社会乱象比比皆是。
据媒体报道,一些“购买福利”商家使用“眨眼”人脸识别过程来代替签名授权,想必是为了防止消费者详细阅读购买条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即使经过授权程序,所谓的“购买利益”也难逃欺诈嫌疑。
同时,最可怕的不仅是营业员在电信营业厅的直接参与,还有知名电信运营商的官方背书。事实上,笔者曾咨询过某大型电信运营商的客服电话,类似业务得到了官方客服的认可。一些营业厅人员之所以敢在大街小巷办理“购机优惠”业务,一定是得到了电信运营商的认可。知名电信运营商的认可,消费者才会“不得不信”。
之所以捆绑“购机福利”和“分期贷款”的业务,一定也来自于金融贷款机制的不完善。一些经营者、营业厅指望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钻空子“发财”,其危害不可低估。如果这种风气得不到纠正,很难想象会不会延伸到电视、冰箱、空 tone等小家电市场,会不会蔓延到学费、电费、煤气费等生活服务领域,消费者会逐渐成为黑心商家盘剥的对象。
对此,必须由上位法进一步规范和取缔,必须通过广泛的宣传提高消费者的警惕意识,必须通过适当的容错机制,给掉坑的消费者挽回信用的机会。
贷款买房不是坏事,但需要得到消费者的确认和理解,贷款额度必须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以“优惠”为名,通过隐蔽手段引诱消费者贷款购买一台机器。我们看到的不是“优待”,而是赤裸裸的“吸血”。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购机是啥,购机享优惠是什么意思":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066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