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更多人享受到金融带来的好处和便利?如何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创业群体和“三农”面临的融资难问题?近年来,惠州建设银行推出普惠金融战略,逐一解决这一问题。
据了解,惠州建行顺应国家战略导向和经济发展大势,落实国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部署,加大信贷等各类资源投入,以普惠金融服务解决社会困难和民生痛点。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同时,打造建行又一战略高地和业务增长极。
自2018年战略启动以来,惠州建设银行已为3.6万家小微企业和创业群体提供330亿元贷款支持,为当地实体经济和民生事业注入了新鲜的金融动力。
扩大受益群体:
服务超过36000家小微企业和创业者。
普惠金融,面对小微企业、个体户等规模较小的市场主体,急需金融活水的灌溉。
“真没想到,我们这些做小生意的个体户,能这么快申请到信用贷款。如果不是建行的帮助,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近日,惠州市惠阳区淡水汇贤阁商业银行老板李延辉看着货物一件件搬进仓库,连连称赞建行的服务。
李延辉的商行主要经营茶、烟、酒的批发和零售,但由于疫情,商行的现金流出现困难。就在一筹莫展之际,惠州建行考虑到他的事务所在当地的良好信誉和良好的商业信用,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为该事务所提供了35万元的个体工商户快速贷款。而且这笔资金是直接发放到经营者的个人账户,不用再开另一个企业账户,非常方便。
不仅仅是李延辉觉得方便。疫情期间,广东樊深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法人姚秀兴也面临资金周转的压力。今年3月,她的100万元贷款到期。我担心如何偿还贷款。这时,建行对接的专属经理余若坤主动联系她,告诉她只要公司征信良好,可以不还款续贷。随后,余若坤推荐了一款利率低、放款快、还款灵活的小额信贷快贷,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建行人性化服务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解企业之所急”。姚秀星高兴地说,现在公司几乎所有的金融业务都由建行办理,因为用起来特别省心。
惠州建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优先考虑小微企业贷款申请,充分满足小微企业合理贷款需求,为普惠性小微企业配置专项信贷规模,支持企业渡过难关。而且对小微企业发放的新增贷款实行利率优惠,抵押贷款的抵押物评估费、保险费、抵押登记费由建行承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在过去的两年里,许多企业受到了疫情的巨大影响。对生产经营正常、还款暂时困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惠州建行通过调整付息频率,将贷款还款期限延长半年,免除罚息,并提供信用保护措施。对于符合续贷条件的客户,为到期贷款提供续贷服务。
据统计,自2018年该行推出普惠金融战略以来,已为超过36,000家小微企业和创业群体提供了330亿元的贷款支持。
推动乡村振兴:
支农贷款最高额度达到300万元。
事实上,惠州建行的普惠金融战略不仅是针对小微企业,更是针对“三农”群体。
“不用抵押就可以贷款。归根结底还是要感谢建行的农贷。有了资金,运营才能转。”最近,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矮皮村梅菜加工专业户潘德贤感触颇深。
梅菜又称“徽州贡菜”,是具有徽州特色的传统名菜。潘德贤从事梅菜种植、加工、销售近20年,生产经营经验丰富。但由于自有资金有限,无法增加生产线和设备,生产规模一直上不去。为此,他曾多次联系多家银行咨询贷款事宜,但均以无抵押物等原因告终。
惠州建行东江支行客户经理在走访中了解到潘德贤的资金需求后,进行了实地考察。然后根据他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建信农贷”贷款产品的服务方案,开通了绿色审批通道,很快就发放了300万元的贷款。据了解,这是“建行农贷”的最高额度。在这笔贷款的支持下,他终于突破了融资瓶颈,迅速购置了一批设备并投入生产,产业规模也上了一个台阶。
“农贷”是由中国建设银行和省级农业信用担保公司联合推出的担保贷款。省级农业贷款担保公司提供贷款担保,主要面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最高额度300万元,期限1年。
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末,惠州建行涉农贷款余额达56亿元,今年以来增加近10亿元。其中,农贷已全面推广并投入使用。目前已有4笔贷款投入使用,储备贷款意向客户13家。“农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贵、慢”的问题。
据惠州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始终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工作部署,积极响应产业兴农要求,不断加大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力度。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惠州建行先后推出农贷、高标准农田贷款、垦区贷款等农业信贷产品,极大提升了建行服务“三农”的能力。
优化客户服务:
动动手指就能申请,贷款余额破百亿。
无论是针对小微企业还是“三农”群体,无论是“小微信贷快贷”还是“农贷”,惠州建行的普惠融资都离不开优质的金融产品和客户服务。
“放款快,操作简单。手指就可以通过手机app完成申请、提现、还款,或者直接到个人账户。”在李延辉看来,惠州建行与时俱进,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市场需求,解决客户问题,是百万个体工商户的福音。
据统计,像李延辉这样享受到惠州建行普惠金融服务的客户已经超过1.3万人,贷款余额超过100亿元。普惠金融的余额和客户规模继续保持行业领先。
惠州建行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以来,该行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新金融理念,推动小额信贷服务“增量扩面、提质降本”。并持续扩大服务覆盖面,探索“一万家小企业帮一万农户”普惠金融精准扶贫模式,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树立建行普惠金融良好品牌形象。
今年以来,惠州建行积极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挥国有银行“头雁”作用,围绕经营困难,配置小微企业专项信贷规模,充分满足小微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并建立信贷服务绿色通道,优先受理小微企业防控疫情贷款申请、展期和续贷,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值得一提的是,小微企业还可以通过建行“懂你”APP在线服务渠道实现非接触式贷款服务,实时匹配授信额度,实现二次申请、二次审批放款。
截至2021年8月底,惠州建行已为3729家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贷款,涉及金额超过19亿元。1100多位客户办理了不还款续贷,续贷金额近4亿元。
■相关性
建行为什么大力发展普惠金融?
中国建设银行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支持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2018年以来,中国建设银行顺应国家战略导向和经济发展大势,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提出普惠金融战略,进而实施市场调整,拓展战略腹地;提出住房租赁战略,与普惠金融战略一起,形成战略纵深;提出金融科技战略,形成战略支撑。三大战略整合原有优势,连接外部市场,服务民生,体现了大国金融重量级人物的使命与担当。2018年,中国建设银行正式发布“劳动者港湾”公共服务品牌,开放越来越多的网络服务资源,为公众提供多元化的便民设施,持续向公众传递温暖。
其中,普惠金融战略是中国建设银行为落实国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部署,解决社会困难和民生痛点,积极应对市场新形势新变化而确立的发展战略。目前,中国建设银行已将微商、双创、涉农等各项业务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以普惠金融战略谋求高质量发展,全面谱写新时代服务实体经济的新篇章。
它针对小微企业、双创、涉农群体,聚合全行资源,以金融科技为支撑,搭建全方位、综合化、生态化的服务平台,加大信贷等多种资源投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贵的问题。
普惠金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建行通过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加强风险防控。比如,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普惠金融风险防控中的应用;基于日常交易和基础数据分析客户行为,进行量化风险分析,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风险监测体系,从而构建更加全面、科学、适应性强的风险管控模型;采用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析评估模式,提高客户分析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融资风险。
【作者】秋月陈怡华蔡佳麟刘光明包
【作者简介】报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创造更多价值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建行普惠金融政策,建行普惠金融业务":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918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