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潇湘晨报”
日前,江西萍乡农村商业银行发布催款通知,引发争议。
通知是督促逾期助学贷款,内容包括141名高校毕业生的姓名、学校、逾期金额、住址等。逾期金额最少3.47元,最多11890.96元。
对此,有人认为借钱就应该还。还有人认为,别人可能只是工作忙,一时忘了还,可能不是故意的。打蚊子有点高射炮的味道。
8月16日,潇湘晨报记者联系了萍乡农商银行负责助学贷款的工作人员。对方说,收款名单发布后,很多人还钱了。
不久前,萍乡农商银行进行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程序优化和操作流程专题培训,强调不再要求学生提供贫困证明文件,只需要出具申请人的书面承诺即可;续贷不再需要学生和共同借款人到场,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办理。萍乡农村商业银行地图
催收:贷款逾期,后果可能很严重。
14日,萍乡农商银行在其微信官方账号发布了一则《大学生贷款逾期》,称有一批来自安源、湘东的大学生贷款逾期未还。
本通知提醒:当你大学毕业,步入社会,无论多忙,都不要忘记帮你的助学贷款。毕业后,从当年9月1日起不再享受政府优惠政策。请于每年12月21日按时支付贷款利息,到期及时还款。
潇湘晨报记者看到,这家银行给出了一个重要警示:不要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让“学霸”变成“老赖”!
其中,逾期后果有五种:
留下不良信用记录;影响个人信用;保留默认信息至少5年;严重逾期,无法乘坐高铁或飞机;情节严重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还款时间:8月15日至9月15日。有三种方式:网点自助还款、银行卡或手机。
列表:包括姓名,大学,逾期金额和地址。
催款通知附有截至2018年12月21日的逾期学生名单,分为两部分,安源区82人,湘东区59人,共计141人。
名单包括学生姓名,大学名称,逾期金额和地址。
高校以江西为主,其次是湖南、湖北、江苏、河北、山西、山东、北京、广东、广西、甘肃、云南、重庆、福建、海南等。大部分是专科,普通,也有一些重点大学,比如暨南大学,南昌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逾期金额,3.47元不等,江西科技学院毕业,还有两个低于10元的:9.39元和9.8元。逾期金额,最多几万,达11890.96元,景德镇学院毕业。
潇湘晨报记者发现,逾期金额低于1000元。
他们的地址都在湘东区和安源区。有的是具体到几个单元,疑似家庭住址,有的只是具体到村里。
银行:毕业生留的电话有问题,找不到。
通知末尾还注明:本着传递正能量的精神,请告知您认识的逾期同学,在规定时间内偿还逾期金额,尽快终止逾期次数累计。
16日晚,潇湘晨报记者联系到萍乡农商银行一名负责助学贷款的工作人员,她表示知道一份催款单已经出炉,这两天已经有不少毕业生开始还贷。
该工作人员解释说,很多人的电话号码都被改了,地址都是学校的,或者地址不详细或者错误,找不到人通过微信官方账号发通知。
“作为借款人,毕业后还款的金额和期限是他们在学校签协议时就知道的。如果他们没有如期还款,肯定有问题。”
同时,她告诉潇湘晨报记者,“其实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回来了,这141个人找不到了。我们和教育局沟通过,找不到人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不可能随便公开的。我们就这样去找他。他回不回都无所谓。”
助学贷款协议中是否写了公示姓名、学校、地址等催款方式,该工作人员并不确定,包括是否走了司法程序。
律师:银行应通过仲裁或诉讼维护自身权益。
北京市慕公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在接受潇湘晨报记者采访时,针对萍乡农商银行公布助学贷款未按时还款毕业生名单一事表示,“如果每月有短信等方式多次提醒还款利息,而贷款人认为利息金额很少,不还利息就不能自理,就故意不理会。这种想法是有问题的,在法律上存在故意过失。”
他说,如果格式条款里有规定,有明显的提醒,贷款人违约了,哪怕是中间几块钱,你的名字,学校,学校地址都会公开。毕竟不是个人身份证号、手机号、户籍地址等核心身份信息,有一定的合理性。
“必须指出的是,如果合同一方以公布对方个人核心身份信息的方式处理违约行为(本案例不存在),无论是大额违约还是小额违约,都涉嫌侵犯个人信息,甚至构成犯罪,是法律禁止的。”
律师刘说,银行只能通过法律手段要求支付,如通过司法途径。法律没有规定他们不能为了几块钱打官司,诉讼费由败诉方承担。也就是说,维权成本由学生承担。
最后,他表示,即使要公布名单,法院也要按照流程认定对方为“老赖”,然后公布失信人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住址、照片等核心信息。这个没问题。
湖南项峻六合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洪波认为,虽然助学贷款的行为具有违约在先性,但银行在常规催收无效的情况下,可以提起仲裁或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绝不能简单粗暴甚至采取侵害他人权益的措施。
同时,他强调,即使合同中有类似条款,但借款合同都是单方的银行格式合同,以侵犯隐私的形式增加了对方的责任,因此属于无效条款。“我们注意到,大部分催收金额都比较小,银行催收方式不当反映了一些金融机构的霸道习气,需要改进。”
此事在网络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有网友认为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宣传没问题。
善德: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迈克·田甜:如果你自己不还钱,难道你不允许别人催你吗?
天堂96822:不还债就要曝光。
凡妮莎的微笑666:联系不上。该公告就得公告,否则就成了休眠账号。
没事找:学校有困难银行帮你,你还拖欠不感恩。
脸呢?
法人孙正:我都毕业了,还不还钱!欠钱不还,天经地义。如果不还,就应该公之于众。
也有网友认为,该还钱了,但个人信息不应该这么公开。
昨日青空F:我觉得该还的还是还了,但是泄露他人隐私就是侵犯他人隐私。你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还款问题,但是擅自泄露个人信息是不对的。如果有,那它和之前的校园贷有什么区别?不还就公布你的裸照。两者区别大吗?
幸运葫芦:提醒了也不能公开。银行可以去法院起诉。公之于众是不对的,也是违法的!
今天也是虚名:欠钱不应该处罚,但首先钱多不多,可能是疏忽。其次,地区故意欠钱,不能用这种方式。如果你欠了钱,不还债主,弄个全网通通知,把你的名字,电话,学校地址给大家看,对吧?
对象指针:如果银行催收不到钱,可以走司法程序起诉违约的学生。但是我觉得公布学生信息不太合适。
其中一人欠费3.47元,备受关注。
莫生LXXY:那个3.47是无意的吧?
咕咕的小飞机:三块钱怎么看?
闪电-大风:3.47是利息吗?也可能我根本不知道有这么多钱。
我很胖。那:可能利率浮动的原因不止三元。一开始是贷款读书,毕业后想慢慢还。我在还款账户里存了1000多块的首期。后来的分期,因为利率上升,缺了几块钱,但是没人给我打电话。直到贷款买车,我才发现有可能。就是因为缺了几块钱,后来才申请了一次性还款。
(网友评论由本报整理)
这件事你怎么看?
本期编辑邢谭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助学贷款催款怎么说,助学贷款收到逾期短信":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895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