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市场一直是纠纷的高发地。长租公寓“爆棚”,“黑中介”携款跑路,多收押金拖延,莫名其妙背上“租房贷”...各种“坑”防不胜防。又是一年3月15日,租房纠纷再次引发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2日,北京市住建委、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委新闻办、北京银保监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本市住房租赁企业经营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限制租赁企业“资金池”,严禁“长付短付”,政策将于3月1日起实施。《通知》的实施给了租房路上的人们哪些保障?租客应该如何避坑?
答案:
在业内看来,上述租赁新政明确了租赁企业在开展业务过程中的“红黄线”,有效规范了其经营行为,对租客和房东都是一大利好。特别是对以往最容易掉坑的租金支付、押金退还、合同签订、租金贷款等风险点进行了细化和明确,可以说是租赁市场的“避雷针”。
保证金应存入代管账户,金额不得超过一个月的租金。
对于租客最关心的租金问题,《通知》规定,租赁公司向租客预收的租金金额原则上不得超过三个月的租金,收、付租金期限相匹配;租赁企业向承租人收取的保证金应通过北京市房地产中介协会(以下简称“北京中介协会”)设立的专用账户进行管理,收取的保证金金额不得超过一个月的租金。此外,合同终止后,租赁企业应在2个工作日内通知北京市中介协会,并向承租人返还押金本金及同期押金利息(1个工作日内)。
RealData高级分析师黄辉指出,此前,租赁市场存在租赁公司长期预收资金、违规收取押金、诱导使用“租金贷”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租客的租房权益。然而,走法律程序既费时又费力,而且纠纷往往难以及时解决。这次在通知中,明确了相关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
对于租客来说,首先要注意的是租金、押金和合同。具体来说,租客应避免一次交租超过三个月,押金不能超过一个月。同时注意租金和押金分开交,防止企业形成资金池,非法挪用。目前,北京市首批8家租赁企业建立了保证金监管账户,可重点选择;同时,承租人在与房东、租赁公司签订合同时,应采用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以降低租房过程中因合同签订不当而引发租赁纠纷的风险。
注意租赁贷款的安全性,谨慎选择租赁企业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还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不得将承租人申请的“租房贷”资金划拨给租赁企业。也就是说,租房贷款将直接拨付给租户个人而非企业,避免企业直接获得租房贷款资金。
对此,黄辉指出,之前通过租房贷款获得的租金是直接划拨给企业的,企业资金链断裂后会有租金流失的风险。按照现行规定,租房贷款资金将直接划拨到个人,加强了租客资金的安全性。
此外,黄辉建议,租客在租房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建委等主管部门发布的风险预警名单,避免选择风险较大的租赁公司。目前北京已经发布了28家违法行为较多的公司名单,一定要及时关注,慎重选择。
还需要注意的是,租客和房东都需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旦发生纠纷,可以向北京市中介协会寻求帮助。此前,房屋租赁纠纷一般通过法律诉讼解决,导致租客和房东解决纠纷的成本很高。后来如果租客、房东、租赁企业之间发生纠纷,可以通过北京中介协会进行调解,解决纠纷的渠道更加多元化,成本也降低了。
《新京报》编辑杨校对刘军
图片来源/IC照片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北京租房新政策出台,2021年北京租赁房最新消息":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694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