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要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全面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金融需求。
为此,西宁市通过举办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等举措,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位一体的金融工作主题,进一步促进政府、金融、企业的交流合作,推动绿色发展示范城市建设。
注入金融“活水”助力实体经济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动就是经济活动。如何引入金融“活水”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核心要素,西宁市委市政府积极搭建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无缝对接。同时,他们鼓励金融机构进一步创新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综合运用各种融资工具,切实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促进企业稳定生产、加快发展,为“幸福西宁”和“绿色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截至6月末,西宁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5014.12亿元,比年初增加380.69亿元,同比增长13.28%,占全省贷款总余额的83.16%。资本市场上市公司221家,其中主板上市公司9家,新三板上市公司5家,青海股权交易中心上市公司207家。企业通过发行私募债、短期融资、产业基金等方式直接融资203.1亿元。各保险机构实现原保费收入33.71亿元,支付累计费用9.46亿元。小额贷款公司新增贷款总额12.05亿元,贷款余额39.15亿元。融资性担保机构新增担保总额46.18亿元,保险项下负债余额达到203.43亿元。互联网金融P2P平台“北通。com”和“稳如珍宝”累计发放贷款金额4.76亿元,成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生力军。
青海汉耀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粮油收购、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在我省粮油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就在去年8月,汉耀集团从中储粮收购油料时遇到了资金短缺。在相关单位的帮助下,汉药集团获得了“北通”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com”以油质押的方式,解决了公司的燃眉之急,使公司的发展更加稳健。
“当时多亏银行及时贷款,我真不知道公司会变成什么样子。”主讲人是青海博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法人陈震..在项目开始时,公司在购买原材料时遇到了资金短缺。大同农商银行了解情况后,按规定在最短时间内发放了300万元产业扶贫信用贷款。有了钱,博丰的困难解决了,开始通过技术指导、发放菌棒等方式给出具体的扶贫对象,以“蘑菇产业带动贫困户”的形式实施精准扶贫政策,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
金融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风险也相伴而生,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呈上升趋势。西宁市委市政府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切实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全力维护正常稳定的金融市场秩序。
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与一行三局金融监管部门的风险防控工作协调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及时通报。制定西宁市所辖交易场所应急处置预案,有效防范、及时发现、妥善处置经营风险,确保交易场所健康、稳定、有序发展。加强金融信用创建,依托全省金融业统一信用平台,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评定信用等级,强化失信惩戒机制。积极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共创建信用用户53326户,信用村198个,信用镇11个。加强综合考核,将处置非法集资纳入各地区综合考核项目,切实提高非工作力度。
加强金融风险专项治理。以交易场所清理整顿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和排查化解企业集资风险为重点,检查交易场所34家、典当行40家、拍卖行10家、小贷公司58家、融资性担保机构47家、互联网金融P2P公司2家,其中发现问题需要整改的5家,建议停业整顿的2家,建议空 shell的1家,建议部分公司清退;西宁市公安局各级经侦部门还破获了涉众型经济犯罪,严厉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有力维护了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加大金融风险防控宣传力度。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通过开展金融风险集中宣传日活动、开展非宣传教育“四进”活动、加强公众法制教育等具体措施,全面深入开展金融风险防控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民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深化金融改革,推进金融创新
近年来,通过深入改革创新,西宁金融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截至6月底,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71.92亿元,同比增长7.6%,占GDP的比重达到11.8%,成为西宁新的支柱产业。
在具体工作中,西宁坚持扩大开放融合,丰富金融市场业态。积极引进省外优势金融机构落户西宁,汇聚金融资源。中国光大银行、民生银行、中信建投、迪达财险、华融昆仑青海资产管理公司等一批金融机构相继落户西宁。
西宁还积极支持培育本地金融机构,成功组建西宁信用担保集团、西宁金融控股集团,建设运营青海股权交易中心、西宁民间投融资服务中心,成功将大同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大同农村商业银行,首家由本地金融机构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开业运营。全市担保、小贷公司稳步发展,互联网金融P2P平台“百通网”、“稳如宝”错位竞争,全市金融市场呈现繁荣发展态势。
大同农商银行作为一家地方性银行,始终以服务地方、三农、小微企业和社区为首要任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实现了289个行政村惠农金融服务点设立的全覆盖。虽然只是一家地方性银行,但一直坚持产品创新,推出了名为“为你贷款”的九大系列信贷产品。它把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作为帮助城乡居民、大学生、失业人员和城乡妇女创业的民心工程,还针对特定贫困户推出了“幸福贷款”、“联合企业贷款”、“快速信用贷款”、“产业扶贫贷款”、“村集体经济贷款”。
西宁还创新融资方式,扩大有效金融供给。创新信用抵押方式,“两权”抵押贷款分别在大同、湟源两县试点,共发放贷款770万元;创新财政投入方式,设立1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和5000万元中小企业风险池基金,全力支持西宁重点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创新贷款帮扶方式,推动成立了总规模2亿元的西宁信投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应急互助基金),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应急借贷服务;创新信贷服务方式,科学使用信贷数据,对持续保持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适当降低贷款门槛,实行差别化贷款利率和授信额度。
“我们还创新推出‘云监管’app,实现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让监管、审批、资金使用等各方更加透明,更好地掌握项目进度和资金流向。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模式创新,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服务经济发展。”浦发银行西宁分行行长助理李逸东说。(来源:青海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青海绿色金融发展,西宁市绿色发展样板":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410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