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
我国江浙沪“邮区”有大量外贸企业,全球疫情“黑天鹅”阻碍了其业务发展,金融活水及时伸出援手极为重要。连日来,记者在长三角地区多家银行机构采访了解到,针对外贸企业面临的困难,多家银行采取融资绿色通道、贷款展期、供应链融资、外汇对冲、金融科技产品创新等多种方式,帮助外贸企业复工稳产。
很难推迟订单的周转
灵活融资,将资本注入流水
“去年年底是外贸企业出货的高峰,都是在中国农历新年前发出国外订单。但每年2月初至3月中旬,通常是外贸企业生产出货的相对淡季,却是他们接单的高峰期。”浙商银行国际业务部贸易融资中心总经理王斌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从行业生产实践来看,目前外贸企业经营状况总体平稳,但我国外贸出口以欧美为主。随着疫情在这些地区的蔓延,订单取消或延期、收汇延迟等问题逐渐增多。
对于更多的外贸出口企业来说,如何在疫情冲击下稳定订单,降低经营成本是当务之急,现金流紧张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浙江江铜野夫丁童铜业有限公司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铜冶炼企业。原计划进口大宗商品进行生产。但由于疫情原因,考虑到疫情带来的现金流不确定性,节后对几个进口信用证项下的付汇犹豫不决。浦发银行杭州分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结合企业经营实际,制定了本外币两套融资方案,按政策给予最低报价,办理了1400万美元的进口押汇。和鼎铜业缓解了资金压力,成功从海外采购原材料。
明诚天华国际贸易(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钢材进出口的贸易公司,年出口额近千万美元。随着今年海外疫情的快速蔓延,出口业务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3月17日,明城天华紧急联系浙商银行北京分行,告知其由于出货日期提前,需要尽快支付货款以保订单。浙商银行北京分行闻讯后,通过平台公司金融服务产品“出口池”的“极简入”功能和外汇局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完成了出口应收账款的贸易背景核查、入池审批和放款。整个过程在网上完成,只用了半个小时。据业务人士介绍,疫情期间,浙商银行通过其平台型金融服务,迅速获得了28万美元的融资,保证了及时发货,稳定了来之不易的新订单,融资成本降低了近40%。
产能扩张融资困难
组合拳降低成本,稳定生产。
宁波华伦瑞泰服饰有限公司,以前主要做销往海外的童装。疫情发生以来,需要采购大量原材料制作口罩,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导致资金缺口。浙商银行宁波分行在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后,考虑到企业与海外客户往往采用信用结算模式,出口应收账款大量积压,推荐了“金庸出口池”进行全流程在线处理。这种“蓄水为池”的融资方式,通过合理的错配,激活企业账上的各类出口应收账款,以获取银行融资。
“企业入池时,可以提供向境外买家开具的发票、报关记录等真实的贸易背景证明材料,然后就可以在线办理入池资产,包括出口应收账款、出口退税、外币存款证明等。;然后银行根据不同资产的风险等级,按照一定的贴现系数进行折算,得出企业的融资额;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办理各类融资,如贷款、保函、信用证等。”王斌向记者解释道。
各类跨境金融创新服务为国内主体企业扩大生产融资提供了更多选择。记者了解到,4月10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率先启动首个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上海伊凯生物主要从事快速检测试剂盒和疫苗研究。目前已获得下游药企的大量订单,急需信贷资金扩大生产研发规模。据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介绍,凯蒂生物的外债额度已经注册,可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其跨境融资提供多种渠道。
从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角度来看,通过资产转让将国内外市场价格挂钩,为企业复工复产引入低成本资金,是上海多家银行机构的尝试。记者从浦发银行上海分行了解到,该行通过建议买方企业客户由货到付款改为180天国内信用证结算,并与浦发银行新加坡分行联动,以低于国内福费廷市场的价格转让资产,延迟了付款时间节点,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此外,银行机构配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保”)出口信用保险服务提供的政策性融资,在支持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为出口规模500万美元以下、持有中信保险小微保单的企业,200万美元至3000万美元、持有中信保险综合保单的外贸企业提供纯线上、纯信用无抵押贷款。”
外汇风险波动很大。
金融科技有助于锁定外汇和对冲。
部分银行开发的自助网上外汇交易客户端,帮助企业打破传统交易渠道的时间空限制,自主网上办理业务。在银行专业人士的协助下,他们越来越多地被企业选择,通过使用专业的市场分析和产品组合来帮助抵御外汇风险。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福建某大型高科技跨国企业通过浦发银行的“浦银对冲”产品获得2亿元人民币的衍生额度,以500万美元的合适价格进行汇率结算。
“疫情期间,企业使用汇率对冲工具的频率和规模都比过去大大增加。今年2月,单月交易额创下了浙商交易宝近两年来的新纪录。”王斌认为,按惯例,银行业务尤其是国际银行业务受农历新年影响处于相对淡季,但就在今年,浙商“交易宝”交易额创下纪录,尤其是线上渠道。
王斌透露,自疫情爆发以来,“浙商交易宝”已为外贸企业办理外汇交易21.35亿美元,有效帮助外贸企业减负增效;截至今年4月初,浙商交易宝已累计合作客户4100家,交易额240亿美元。
在他看来,面对当前的国际市场动荡,目前企业的汇率管理思路更多的是回归到做外汇交易的原点和初心,即服务于企业主业,防止企业因为汇率太影响利润而无法经营。“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将即期交割的产品和衍生品进行组合,做到进退有度,锁定基础风险,匹配灵活的衍生品组合,提高结售汇水平。无论市场是否出现黑天鹅事件,都可以避免汇率持续大幅贬值或大幅升值,保证企业现金流顺畅,财务表现更加稳定。”
释放结构和节奏
不可避免地受到疫情的影响
中国银行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认为,此次疫情对中国出口产生了结构性影响。从企业类型来看,本次疫情对劳动密集型外贸企业的影响较大,如纺织服装、塑料、橡胶行业的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恶化,不仅会拖累银行当前的资产质量,还会直接降低其未来的信贷需求。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分析师刘少芳认为,疫情持续时间越长,中小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压力越大。一是中小银行客户整体规模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二是中小银行贷款由于业务范围的限制,往往与当地产业结构关联度高,贷款集中度高,容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
王斌表示,目前该行出口池资产质量较为稳定,但不排除部分企业会因国外疫情影响出现收汇延迟、融资规模减少等问题,后期会密切跟踪。同时,王斌接触到一些国外采购商以商业合同中的不可抗力为理由拖欠或拒付账款的外贸企业,提醒其密切关注,尽快联系当地政府商务部门寻求支持,并考虑积极投保出口信用保险。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金融为企业纾困,金融支持稳外贸":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389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