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贷款的中台战略,敲开了传统金融业的大门,展现了科技金融的强大生命力。
了解原来蔡朱琼花
2015年,中国网贷风起云涌,拍拍贷率先推出“杀手锏”——“魔镜”大数据风控系统,率先杀出重围,成为头部网贷公司。
大浪淘沙,网贷和消费金融格局初具雏形。
如今,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已经枯竭,2B成为新的增长引擎。科技金融左手拿消费金融,右手进入金融业腹地——公司信贷。
中国平均寿命三年的小微企业,失败率高,不良贷款率高,门槛远高于消费金融。传统银行仍然采用“抵押贷款”的人工面试方式。科技金融想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任重而道远。
蚂蚁金服旗下的网商银行,通过电商数据和线下支付“码商”数据,为小微企业打通了“信用贷款”的通道。腾讯金融科技旗下的微众银行也通过海量数据找到了小微企业的贷款路径。
经过4年的运营和12年的海量数据积累,其“魔镜”不仅找到了C端消费金融的风控密码,也打开了B端小微企业贷款的大门。
对金融机构和微型起亚开放的中国科技金融战略,见证了试点“商贷”在过去两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2B企业的典型样本。
1.
中国版的“格莱珉银行”,这是十年前创业的初心。
拍拍贷CEO张军曾经讲过创业的故事。
2007年,公司创始团队成员顾、张军、李、胡红辉等也曾在国企、外企、私企等大型公司任职。他们很迷茫,对正在发生巨变的互联网充满了向往。
纽约证券交易所,拍卖贷款的四个创始人。古在前排,李、张军和胡宏辉在后排从左起。
2006年,张军偶然看到一则新闻。尤努斯因“努力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开创了穷人银行模式,引起全球关注。
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创始人尤努斯被称为“穷人的银行家”。他发起并开发了“小额贷款”服务,专门为因贫困而无法获得传统银行贷款的创业者提供。
四个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热血青年,想把“格莱珉银行”的模式搬到中国的互联网上,于是在2007年创办了“拍拍贷”——专注于“小额贷款互联网化”。
当初拍拍贷的目的是连接C端的出借人和借款人。创业之初一直坚持“免费”服务,两年烧了200多万,2009年一度面临倒闭。
银行不愿意做“小贷”,因为线下面试成本太高。所以拍拍贷一开始就是科技驱动,大数据作为风控信用贷款。
借款人只需在线填写手机号、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几分钟内即可完成审核,给出贷款金额和费率,标满后借款人即可拿到资金。
2015年3月,结合8年海量贷款交易数据运营,接入公安部、教育部等外部数据,推出了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魔镜”大数据风控系统。
魔镜风控系统包括搜索引擎、各类认证、交叉匹配、第三方数据、网络行为、社交关系、信用行为、网络黑名单等数据。魔镜从几千个维度对借款人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这个数据库模型包含了50亿个数据和1000多个变量的积累。
然后对用户进行不同级别的评级,即A、B、C、D、E、F,最后根据评级进行风险定价,保证收益和风险的匹配。
魔镜系统经过对海量数据的筛选和分析,跑出了一个可以对借款人进行精准评级和定价的数据模型。
拍拍贷业务将大数据分析和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应用于信用审查、风险控制、精准营销和智能客户服务,大大提高了业务效率,并保持了较低的坏账率。
同时,还有专门的反诈骗团队。其反诈骗群案模式取代了原来的常规推送,已经过渡到实时反诈骗模式。
截至2019年6月30日,拍拍贷累计注册用户数达9902万,第二季度总营收达15.62亿元,净利润达6.6亿元。
2019年第二季度,逾期率稳步下降。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拍拍贷15-29天、30-59天、60-89天、90-119天、120-149天、150-179天的逾期率分别为0.86%、1.42%、1.37%、1.179天。
消费金融时代脱颖而出,这是赢得互联网上半场的核心秘诀。
2.
科技和金融的下半场是企业信贷。
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十年来一直难以改变。
回顾中国过去30年波澜壮阔的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民营经济的成长史。
1980年,温州张华梅领到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成为中国第一个个体户,中国民营经济由此起步。
在接下来的40年里,小微民营企业成长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力量。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截至2018年10月,全国共有个体工商户7137.2万户。
小微企业的特点是“5、6、7、8、9”: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80%的城镇就业和90%的企业。
小微企业融资难,风险控制难。
小微企业生命周期短,抗风险能力弱。中国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是3年。跨过这个坎后,有望推广到大中型企业;如果你做不到,你就会死。
面对一个只能活三年的群体,银行很难管理风险。这三年企业年年都在变,申请贷款时很可能还在正常经营,贷款发放时已经倒闭了。
做小额贷款,贷前调查很重要,贷后管理更关键。如何跟踪企业管理的动态情况,发现潜在的风险,是一个难点。
有机濒危。
2018年5月,拍拍贷作为“商户贷”上线,尝试通过互联网做小微企业信用贷款。
商户贷款,犹如清风拂面,小微企业无需抵押、无需面谈,即可轻松贷款。
商贷上线以来,用户数量平均每月增长10%,交易量平均每月增长15%。
截至2019年7月31日,商户贷款累计成交额已超过6亿元,覆盖超过3.5万家小微企业,有效服务中国经济“毛细血管”群体,助力小微企业融资发展。
3.
拍拍贷通过科技手段为小微企业解决贷款,开辟了科技金融进入B端的新路径。
拍拍贷的把握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通过对外合作,与收钱吧、中超、国内知名外卖平台达成稳定合作,获取小微商家真实的多维度经营数据。
另一方面,拍拍贷的大数据风控系统“魔镜”,积累了C端的优势,进军B端。
魔镜风控系统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借款企业和法人的风险进行评分,实现用户的信用评级,精准评估借款人的逾期风险。这不仅从源头上控制了贷款风险,也大大缩短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时间。
同时,小微企业主上传个人身份证、与身份信息匹配的业务流程、信用数据等信息,系统可在一分钟内自动审核并给出结果,提高融资效率,弥补小微企业短期资金缺口,帮助其灵活周转资金。
贷款额度方面,通过评估的商贷用户最高可贷20万元,用户可选择1-12期还款。据悉,截至2019年7月31日,拍拍贷商户平均贷款金额2.5万,平均贷款时长10个月。
挖掘金融服务的“下沉市场”,是服务小微企业的重要一环。
拍拍贷商户贷款用户覆盖全国31个省份1000多个城市,其中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高达80%。
从学历来看,商贷用户学历以大专及以下为主,占比88%。同时,用户年轻化,23-40岁用户占比80%,90后占比超过35%,与小微企业主画像一致。
从贷款用途来看,资金周转和店铺装修是主要原因,分别占48%和28%。
拍拍贷负责人表示,拍拍贷秉承“金融触手可及,信用改变中国”的初心,通过科技的力量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贷款匹配服务。商贷业务正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4.
经过12年的创业,公司从4人企业发展成为网贷巨头,一路狂奔。
如今,它正成为一个强大的金融科技平台,台湾“魔镜”等核心产品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技术和数据驱动未来。张军表示,公司将在三年内向智慧金融研究院注资10亿元,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四大研究中心在云和大数据方面的发展。
这种科技构筑的护城河的优势正在显现。目前有20多家金融机构与拍拍贷合作,为拍拍贷提供借贷资金来源。
在Q2,2019年,金融机构借入的贷款比例从Q1的30.9%增加到44.8%。今年7月,拍拍贷通过机构资金合伙人匹配的贷款金额比例已超过50%,增至53.2%。
一方面连接B端企业和9900万C端消费金融用户,一方面连接B端传统金融机构和庞大的资金。
“魔镜”等科技成为强大的金融科技平台,打开了金融行业的大门,展示了科技金融的强大生命力。
一年半,6亿贷款,3.5亿商户,这是“小微企业贷款”的成绩单。
现在这扇门打开了,拍拍找到了为2B融资的方法,未来将为更多的小微企业主打开金融服务的大门。
未来12年,拍拍贷将率先卷入新的增长风暴。
-结束-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三年就倒闭的小微企业,阿里、腾讯、拍拍贷等网络公司如何放贷?":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386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