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吉林频道
2016年4月18日,对于吉林省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十三五开局之春,吉林省从项目建设入手,抢抓早开工,推出了“早开工、早落地、早见效”的春季工程。四年过去了,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各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
2月25日,吉林省在新冠肺炎召开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三抓”“三早行动”动员大会。这是吉林省连续第四年开展“三抓”活动,第五年开展“三早”活动。一年一会,“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早起步、早落地、早见效”,吉林省按下了“起跑键”,稳步开启新征程。
抓住机遇,夯实发展基础。
这几年,发展的春天给吉林留下了累累硕果。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快速向吉林聚集。仅2016年4月,吉林省亿元以上建设项目增长45%;2017年,吉林省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395个,占全部项目的32.4%;2018年,吉林省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571个,占全部项目的35.2%;2019年,吉林省规划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099个,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1828个。
过去一年,恒大、万达、宝能、付嘉、联创、阿里巴巴、华为、浪潮、科大讯飞、中兴、神州数码等知名企业纷至沓来,投资布局,签约或开工一批几百亿、上千亿的项目。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7.4%,在东北四大机场中排名第二。延吉空香港国际旅客占比43%,居全国支线机场首位。
今年,吉林省将“三早”行动提前纳入“三抓”会议,就是要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以抓早、抓细、抓实的势头推进项目建设工作,稳定经济发展基本面。
疫情期间,吉林省发改委组织全省各级发改部门与投资方进行电话洽谈,对所有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多轮协调整合,对项目复工实行“日报”制度,逐项明确项目是否继续实施、复工时间是否顺延、年度计划投资是否发生变化、疫情造成的难点问题等。为做好落实工作,电话谈判实行“周调度”机制。目前,各地已完成项目投资的重新压实。
“抢”字突出今年吉林省项目建设的重点,抢时间抢进度,努力打通堵点、突破难点,精准细致服务,有效推动相关工作不间断、平稳有序开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优化环境,提高服务效率
在“软”环境上下功夫,坚持把营商环境建设放在改革的首位。“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和“一次办结”改革继续深化,“数字政府”建设得到推进。“吉林祥云”平台和综合政务服务平台一期建成并投入运行,90%以上的省级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办理。深入实施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扩大开放100项等一系列政策出台。企业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如今,全省市县各级100个高频项目实现了“最多跑一次”,工程建设项目整体审批时间从200多个工作日压缩到81个工作日以内。市场主体登记将于当日完成。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监管平台获得全国综合测评第二名。率先实现东北三省小微企业应收账款“零”在线融资突破,融资成本平均降低30%,融资时间缩短40%-50%。
目前,为确保疫情期间项目前期工作不停滞,促进投资项目申报、受理、审批工作有序开展,吉林省依托吉林省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监管平台,组织全省各地全面开展网上“无会”审批。同时,在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监管平台上新设网上咨询服务区,在微信官方账号设立“留言板”,强化咨询服务值班,远程为项目单位提供政策解答、流程指导、解疑释惑,确保项目单位积极稳妥开展前期工作,坚决防止出现项目申报无门、审批服务断档等问题。2月3日至2月20日,14个工作日内,通过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监管平台审批项目39个,完成网上远程咨询服务65项,有效提高了项目审批效率,为加快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时值初春,“三抓”“三早”行动成为吉林省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动能转换、改善营商环境、锤炼干部意志的重要抓手和有力保障。
加快转型升级项目建设
“三讲”、“三早”行动已成为吉林省的常态。全省各地狠抓重点产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等重大项目的规划。各地各部门层层落实保障和服务责任,及时解决难点问题,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从一汽-大众Q厂一期、康乃尔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一期、聚源化工40万吨混合聚醚一期、长春航天信息产业园一期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到常可公司“复兴号”新一代高铁,再到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吉林碳谷碳纤维一期、 吉林化纤生物丝等新兴产业项目,再到“夜间经济”“这里有山”“欧亚交汇”等新业态消费旺盛,寒冷地区冰雪经济和夏季休闲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 ...在“三抓”“三早”行动的带动下,吉林省项目引领转型,加快全省支柱产业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
2月24日,敦化至白河高铁关键控制性工程新兴隧道正式复工,标志着敦化至白河客运专线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敦化至白河客运专线工程投资139亿元,由吉林省和国家铁路集团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是东北第二条高铁大动脉沈阳至佳木斯高铁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东北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黄金线”。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项目建设,吉林省在省、市、县三级设立并运行了71个项目中心,抽调精干人员进行集中办公,全面负责每天调度项目建设进度,跟踪协调项目建设问题,全流程、全链条推进项目建设。疫情期间,全省各级项目中心通过网络、电话等多种手段开展全天候工作。截至目前,已收集项目问题203个,解决45个。
疫情之下,吉林按下“三抓”“三早”的启动键,以“只争朝夕,不负青春”的精神苦练内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夯实基础,以“一刻也不能等,半步也不能慢”的信念奋力前行。人勤春来早,硕果累累。吉林“火力全开”,为吉林振兴发展积蓄力量。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吉林省三早行动集中开工,吉林省三早是什么意思":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354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