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
地图集
Too 空浩瀚,宇宙无边。每当亚太6D卫星在空数百公里外的高度经过珠江口时,它都会为自己的“家乡”——深圳而自豪。40年来,这个被网友戏称为“小渔村”的地方,从贫穷起步,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2019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9万亿元,比1979年的1.96亿元增长了1.3万倍;2019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过1.7万件,仅次于日本东京;40年来,我们培育了华为、中国平安、腾讯等8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众多创新型企业...
据新华社电英国《经济学人》的一篇评价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最显著的实践是经济特区。世界上有4000多个经济特区,排名第一的成功模式是“深圳奇迹”。在惊叹的同时,人们不禁要问:深圳这40年做对了什么?
坚定地升级产业
从“三补充”到技术创新
今年7月,亚太6D卫星成功发射。鉴于其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亚太6D卫星被深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深圳之星”。亚太6D卫星的“拥有者”是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一家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宝安区的航天界新秀。
同样是在宝安区,1978年,深圳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高益电厂诞生,生产电子元器件。自此,宝安区成为数百万外来务工人员到深圳的主要就业地。现在,高益电厂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劳动博物馆,宝安区的经济亮点也从打工经济跃升为“放卫星”。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深圳从未止步。
从“三补”开始,完成原始积累,深圳在90年代进军高科技产业,下决心淘汰一大批“三补”企业。1994年,一位香港商人提出投资数千万元建设进口料加工厂,被深圳拒绝,工程移师外地。当时接受记者采访时,宝安区领导说的都是泪流满面。
开弓没有回头箭。虽然基层干部不理解,但深圳的决心是极其坚定的。1993年,深圳主动放弃加工贸易“红利”,停止注册“三来一补”企业。1995年,深圳明确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战略思路,引导企业建立R&D机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987年9月,43岁的任从朋友那里筹集了2.1万元,在深圳注册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为一家模拟电话交换机的代理商。任郑飞后来回忆说,他们是在一个破旧的棚子里用两个万用表和一个示波器开始创业的。工厂很落后,比珠三角的“三来一补”加工厂还可怜。
1991年9月,华为决定告别单纯的代理商身份,开始自主研发程控交换机。为了激励员工,坚定决心,在动员会上,任站在五楼会议室的窗前,对全体员工说:“如果这次研发成功,我们都要发展。如果研发失败了,我就得跳楼了。”任最初的选择充满了悲剧色彩。
上下同心,其利断。政府和企业的共同追求,推动着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腾飞。2016年,任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对深圳当时的政策推动力念念不忘:“1987年深圳18号文件明确了民营企业的产权。没有这份文件,我们就不会创建华为。后来华为发展到一定规模,我们觉得税负太重,很多同事说要分钱。1998年,深圳率先制定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2条”,提出投资先不征税,有收入后再征税,已实施数年。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扩大规模。”
坚持青山不放松,东南风西北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来袭,对深圳影响很大。外贸出口增速从2007年的23.8%骤降至2008年的6.6%。当时有人怀疑深圳是不是想刺激经济,大规模增加传统产业投资。但深圳的答案是抓住机遇,重点布局生物医药、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近年来,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面对巨大的压力,深圳并没有停止转型升级的步伐。一方面,华为等代表企业继续向产业链上游攀升,“备胎计划”一夜转正,鸿蒙系统操作系统发布;另一方面,《深圳市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办法》出台,政府引导社会资源进入基础研究领域,为科技创新输送更持久的能量。
这些都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没有什么能阻挡深圳对产业升级的向往!
坚持市场导向
“两只手”各就各位,企业成为主体
从Tai 空,深圳与周边的东莞、惠州等珠三角城市群早已融为一体,根本分不清彼此的界限。但如果硬要为这座改革春城找点不一样的,可以说深圳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79年7月,蛇口工业区正式启动。刚开始工人没有积极性,每人每天8小时搬运20到30辆卡车。为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该机构决定实行配额超产奖励制度,每天配额55辆卡车,每辆卡车2分钱,每辆超产卡车4分。工人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一般每个工作日每人搬运80到90辆卡车,甚至有131辆卡车的积极性。
这种做法很快被上级部门制止。蛇口工业区区长袁庚急中生智,邀请新华社记者报道情况。直到高层领导被惊动,蛇口才恢复配额超产奖。1983年7月,在袁庚的推动下,蛇口工业区率先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实行工资改革计划。
随着工资改革、用工制度改革、土地使用权拍卖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的推进,深圳创造了1000多个全国第一,打通了市场各环节、各要素自由流转的“任命和监管两脉”。
在深圳,市场说了算,成为共识。每个企业都是市场的主体,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吃饭能力,都是在市场的拳击比赛中一拳“打”出来的。华为,中兴等。都在国外“玩过”这个游戏,逐渐成长为跨国企业;深圳“不跑市场跑市长”的企业很少,以至于前几年去杠杆的时候,符合标准的“僵尸企业”并不多,因为那些想靠行政资源生存的企业早就被市场淘汰了。
企业永远是创新驱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逛深圳经常能听到一组数据。R&D人员90%在企业,创新型企业90%在本地企业,科研经费90%来自企业,R&D机构90%以上建立在企业,专利90%以上来自企业,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90%以上来自龙头企业。
在创新战略方面,我们也听从市场的召唤。任表示,在产品技术创新方面,华为应该保持技术领先,但也只能领先竞争对手半步。如果领先三步,就成了“殉道者”,明确将技术导向战略转变为客户需求导向战略。
主人公不问出处、敢想敢干的精神在这座城市里得到了彰显。深圳的企业不是不做,而是做到极致。物流行业的顺丰,信息行业的腾讯,健康行业的华大,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比亚迪,锂电池行业的BIC等。都是典型代表。
市场的“看得见的手”始终高效运转,政府的“看不见的手”开放、可靠、稳定。深圳很少干预企业的微观管理层面,政府更关心的是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营造创新生态。据统计,截至2020年5月底,深圳共有商事主体337万户,创业密度居全国首位。1979年,深圳只有501家企业。深圳过去40年的发展成就就体现在这两个数字上。
即使介入市场,深圳也会坚守底线。2009年,为改变国内彩电面板产业“卡脖子”的局面,深圳市政府支持华星光电上马。华星光电项目总投资245亿元,注册资本100亿元,其中深圳市政府和TCL集团各持股50/50。2013年,项目投产盈利后,深圳市政府原价退股,交付企业自主经营。
亚太6D卫星的诞生也是“两只手”和谐共舞的结果。它的“东家”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是由深圳市政府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合资成立的。双方计划投资100亿元,分阶段建设自主可控的全球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卫星+”产业集群。
坚持“辩证法”
金融创新和实体经济“比齐飞好”
从高空,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深圳的秘密: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深圳的工业用地比例最高。据深圳市政协委员李华统计,全国其他一线城市工业用地比例不足30%,而深圳工业用地比例高达45%,明显高于同级别城市。
2016年,深圳出台《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强工业用地统筹管理,确保中长期全市工业用地总规模不低于270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不低于30%。当年8月,宝安区试行全国首个区级工业控制线管理办法,划定工业控制线总规模为70平方公里,保护先进产业。
这些做法在深圳引发争议。反对者说,作为一个1000多万人口的城市,深圳的产业结构世界罕见。工业占用土地资源过多,也影响了深圳的中心城市地位,服务业基础仍达不到应有的水平。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是产业红线的坚定倡导者。他认为,从长远来看,制造业在深圳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土地资源的配置比例需要在30%左右。“创新不能脱离实际,要防止产业空集权化。”
在郭万达看来,深圳40年的发展得益于对经济“辩证法”的把握:一方面,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保留了工业的根,孵化了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另一方面,依托深交所优势,大力发展金融创新,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两者循环往复,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作为深圳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特区的不断壮大,2019年金融业总资产突破15万亿元。40年来,深圳金融业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与实体经济共同成长。据统计,2019年,深圳金融业以不到1%的就业人口,创造了全市1/7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近1/4的税收。
证券行业,2019年末,深圳22家证券公司总资产1.71万亿元。2019年营业收入841.89亿元,全国第一。保险业方面,2019年深圳共有保险法人机构27家,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三;保险法人机构总资产4.85万亿元,居全国第二。
除了资产等指标的大幅增长,深圳金融业40年来实现了多项领先全国的改革创新。在2020年3月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中,深圳排名第11位,在中国仅次于上海、香港和北京。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于2007年首次发布。2014年深圳排名第25,2015年第23,2019年第14。这说明深圳金融改革开放的成果得到了国际金融界的关注和肯定。
“任何创新都是从技术或一个想法开始,但它变成了资本,这意味着技术和资本是创新中心的两翼,缺一不可。”深交所理事长王建军表示,从世界范围的经验来看,没有强大的创新资本支撑,很难形成强大的科创中心。其实纵观深圳这几年的发展,应该说深圳的创新之都为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由于金融的灌溉,深圳的创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最优秀的企业登陆了资本市场。截至6月底,深圳共有310家a股上市公司。武汉科技大学教授董登新说,深圳本地的高科技企业有沃土,深圳的先进制造业无论是体量还是规模都位居全国第一。创业板注册制实施后,将会有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在深圳上市。
40年,星辰变了,沧桑巨变。高空“深圳之星”看到了深圳的未来,见证了鹏城的崛起。未来已经来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两大政策利好下,深圳正在向成为全球标杆城市的目标迈进。(彭梁兴)
责任编辑:黄浩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太空凝视:“小渔村”如何战胜全球4000个经济特区":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265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