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为什么重庆不属于四川了,为什么重庆是渝成都是川

为什么重庆不属于四川了,为什么重庆是渝成都是川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重庆。图片来源:Unsplash

重庆,别名“山城”,不仅是全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和国家中心城市,也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

说起重庆,人们总喜欢拿它和成都比较。作为西南地区的“双子座”,他们有太多相似之处。美景和美食是两张重要的名片。

最近重庆领先成都,和“北上广”、天津一起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风头正劲。

论“魅力”,重庆还不如纽约、伦敦、巴黎等老牌国际大都市。论“财力”,重庆还不如常年在GDP排名前列的北上广深。

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如何取胜?

重庆成为“网络名人”城市。

近年来,近视频段在一些城市火了起来,这些城市成了游客眼中的“网络名人”城市。

短视频中的“网络名人”景区,带给城市的不仅仅是流量和热度,还有不可估量的城市消费额度。

洪崖洞、穿楼而过的李子坝轻轨、被称为“空中国巴士”的长江索道,点燃了这座网络名人城。

独特的地貌特征,赋予了重庆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网络名人基因”。

重庆四面环山,山区占近76%,丘陵占近16%,平原不到4%。

高楼大厦依山而建,轻轨在楼里飞驰。在重庆,楼顶不仅是停车场,也是道路,还承担着商业街的功能。

特殊的山地地貌造就了网络名人中的众多景点。在这个网络互联的时代,世界各地的游客来这里拍照留念,无疑成为这个城市最好的营销方式。

如果说山形塑造了重庆的性格,那么水塑造了重庆的灵魂。

在两江交汇的地方,“山城”被长江和嘉陵江紧紧包围。这两条河一直陪伴着山城的人们,也造就了重庆独特的地理条件。

2013年,社交媒体上一个4分钟的视频悄然走红,名为《嘉陵江旧事》。整首歌用的是重庆版说唱,唱的是嘉陵江两岸。

视频制作简单,技术并不亮眼,却勾起了重庆人的集体记忆和深深的认同。因为嘉陵江对重庆人来说太重要了。

如果说长江是横跨东西的一片重庆,那么嘉陵江就是连接南北的一片重庆。

除了新建的网络名人景点、长江索道和洪亚东,重庆还有许多著名的消费场景。

除了解放碑、观音桥、三峡广场、杨家坪,还有较场口、磁器口、九街、南滨路等特色商业街和夜市。

重庆磁器口。图片来源:Unsplash

2016年,一部影视剧《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重庆又火了。

古巷,一座独具魅力的古城,与一排排高楼相映成趣。从建在山脚附近的火锅店,可以看到浑浊的长江水奔流而去。

消费城市的信心

当然,“网络名人”城市带来的流量和热度还不足以支撑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重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与其强大的消费能力和完善的生活服务业集群是分不开的。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十大消费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成都、苏州、南京、武汉、杭州。

其中,2020年上海、北京、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1万亿元。重庆以11787.2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越广州的9218.66亿元,进入2020年消费城市排行榜第三位。

从消费总量来看,重庆是全国第三个消费总量超万亿的城市。从增速来看,2020年重庆消费增速将同比增长1.3%,位居“十强”之首。

重庆人向来敢消费。在社交平台上,“重庆人的消费观”往往有自己的热搜属性。比如,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还有二餐、三餐、五餐...

从消费数据来看,重庆位居全国第三。但数据背后是重庆强大的生活服务业。

在国际上,像纽约、伦敦、巴黎这样的知名大都市,都是依靠繁华的文化街区、丰富的消费业态、良好的购物环境,成为世人眼中的“购物天堂”。

与其他城市相比,重庆的生活服务业有着更加鲜明的特色。

“重庆味道”迭代成就城市美食名片

有人说,留住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留住ta的胃,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城市。

“舌尖上的味道”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起点。在城市间的消费经济竞争中,食物是重点。如果留不住游客的胃,消费城市很难强大。

重庆人对面条充满热情,无论是学生、上班族还是老人。一碗重庆面,开启重庆人的“热”生活。

在纪录片《嘿!《面条》、《舌尖上的中国》相继播出后,以面条、火锅为代表的重庆美食迅速火遍全国。”火锅”、“重庆美食”、“重庆面”让重庆成为游客眼中当之无愧的美食之都。

早在2012年,重庆就提出了“2017年建成长江上游美食之都”、“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美食之都”的“两步走”目标规划。

产业链支撑消费服务

纽约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时尚之都,是因为繁华的商业区,名牌,顶尖的人才,也是因为纽约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

即使在繁华的曼哈顿,仍有近1600家服装制造企业在这里从事稳定的轻工制造工作。

同样,重庆作为引领消费的城市,不仅消费业态齐全,消费反应能力也很强。

以火锅为例。据重庆火锅协会统计,重庆约有26991家火锅店,火锅行业直接从业人员接近56万人。

重庆街。图片来源:Unsplash

围绕火锅店,有一系列的火锅生产要素,包括原料生产基地、火锅调料和底料产品、火锅店和新兴的方便火锅。

从“老字号”到“数字化”的飞跃

最能代表城市性格和特色的店,一定是“老字号”。重庆人不仅对面条热情,还喜欢它的衍生品:抄手、刀削面、酸辣粉等。

重庆街头有上万家面馆。

随着互联网带来的新消费形式的出现,在重庆,这些小面馆的数万商户通过网络外卖平台实现了数字化经营。

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的数字名片“余伟”正在加速重庆本地生活市场的数字化进程。

重庆,未来如何努力?

一个GDP总量位居全国前五、人口超过3000万的经济重镇,一个靠火锅和小面“发家致富”的美食城市,接下来将如何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现代国际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消费资源的聚集地。发挥消费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最终目标。

2019年初起,重庆正式拉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序幕。重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均提出,重庆将“着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成功入选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名单,意味着金融支持、对外推介、重点板块建设、交通枢纽建设有望向重庆倾斜。

近日发布的重庆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92.99亿元,同比增长29.9%。其中,商品零售额5885.35亿元,同比增长26.8%;餐饮收入1007.64亿元,同比增长51.7%。这些数据都说明重庆的消费能力很强。

但也要看到,与其他四个国际消费中心建设试点城市相比,以人均GDP这个城市“富裕”的指标来看,重庆还不到10万元。从可支配收入来看,上海和北京都超过了7万元,重庆刚过4万元。

只谈消费不谈收入显然是不合理的。扩大中间群体的收入无疑是培育消费群体的关键。

不仅如此,重庆还需要在国际化和城市建设上继续努力。

对外开放:国际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对外开放程度来看,与“北上广”三个城市相比,重庆的国际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真正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一定是对外开放水平高。

对于地处西部内陆的重庆来说,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就要抓住向西开放和中欧班列枢纽优势。把重庆不靠海、不沿边的劣势变成辐射四面八方的优势。

城市建设:基础设施能力有待提高。

网络名人中的城市名称有许多积极的作用,例如,它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但也可能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容量不足、游客超载、旅游体验不佳等问题。

“三千年江州府,八百年重庆城”,重庆无论是文化魅力还是历史底蕴都非常出众。

重庆是消费之都,是魅力之都,是格调之都,无论是在斯里兰卡土生土长的重庆人,还是不远千里来到千山的外地游客。

但要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非一日之功,消费质量的提高和消费环境的改善仍需要较长时间。

新景智库研究员|查志远

编辑|张小元

校对|卓伟

贡献,合作和联系我们: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为什么重庆不属于四川了,为什么重庆是渝成都是川":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258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