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金金融发现,业内多家知名借贷平台,如拍拍贷、360金融、佳音金科、同程金融等,都已悄然下架贷超业务。
据了解,最近由于多家贷超平台被查处,一时间市场风声鹤唳。在此背景下,不少互金平台选择脱贷,或自查合规重新上线或规避监管风险。
某头部平台贷款的“借钱优化”一栏是隐藏的。
实际上,监管一直在打击金融链条的各个环节。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超级风暴的背后,直指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公开贩卖数据的“黑市”
贷款中介行业的客户来源有多少?
某中介负责人曾透露,贷款中介获取客户有几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线下直销获取客户,大量客户经理拓展线下渠道获取用户;
第二类是在公开市场获取客户,主要通过信息流广告、品牌广告、电台广告等公共渠道;
第三类是行业开放的数据贩卖市场,俗称“打榜”。即中介会从地产商等不同渠道,或者小贷、中介等同行渠道购买单子,以电销的方式获取客户。
在2019年有关部门对现金贷、大数据等违法犯罪平台进行大规模清理之前,这个行业交易名单的运作是公开的秘密。
风声过后,这种现象开始死灰复燃。
现实中,很多消费者在注册某个贷款平台并办理房贷后,会频繁收到各种贷款机构和贷款中介的短信和电话。
一位房贷用户透露,自从去年贷款买房后,每个月都会接到几十个买房骚扰电话,主要是当地贷款中介打来的,其余都是装修营销电话。
“我要抱怨谁呢?不知道是谁泄露的信息,班克?开发商?财产?还是贷款中介?公积金中心?记得报案不能提供完整的证据链,口述帮助不大。每骚扰一次就换一个号码,隔一段时间再打给你。”
即使电话里对方能准确提及自己已经买房的事实,更何况还能报出用户所在小区的门牌号,消费者也面临着投诉无门的问题。"这些交易信息是野火,从来没有完全消耗他们."
近两年来,个人信息交易黑市异常活跃,给消费者带来了个人信息泄露、大量骚扰电话等一系列问题,深深困扰着金融消费者。
不仅仅是金融领域,在大数据时代,用户在访问网站和app时,大多需要填写个人信息。浏览足迹会暴露用户的个人喜好和需求,从而更加方便准确地获取个人信息。一旦这些个人信息被泄露或恶意交易,消费者就会收到大量“精准”的营销和骚扰电话。
层层分流下倒卖隐藏数据
大部分打着金融机构旗号的贷款中介,能够准确了解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贷款需求,以“提额”“任何平台都可以打款”等字眼引导消费者到线下,推荐其他贷款产品。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其记者体验了好分期、好贷享、爱分期等多家网贷平台,发现大部分平台通过跳转到第三方借贷机构的方式分流贷款,而平台本身并不提供贷款业务。这些第三方机构大多是小额贷款公司。
“根据好分期的导流信息,我下载了一个叫小金牛的网贷平台。”网贷借款人小李告诉记者,“让我填写个人信息,分享通讯录等。,而我会被强制支付1000元,使用期限只有两天,但还款1600元。期间也接到过几个信用营销电话,感觉信息被盗了。”
石,中国证券报“娃娃式”分流,信息裸奔!记者亲身测试网贷乱象,谨防这些借贷营销的坑!》
此外,部分互金平台的贷款超额不仅引导现金贷产品,还引导二级贷款超额和贷款中介,且多为中尾平台的产品。
同程金融APP此前有过页面借款。
层层导流环节也为这些平台披上了倒卖个人信息的外衣,带来了个人信息泄露、大量骚扰电话等一系列问题,深深困扰着金融消费者。
据了解,目前仍有部分借贷平台的导流服务仍在运营。
还截图了APP首页。
监管和打击个人信息倒卖。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频发,相关监管部门也高度重视。尤其是3月以来,打击信息倒卖、制止滥用个人信息的行动愈演愈烈。
3月9日,银监会发布《关于开展非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活动的通知》,要求各银监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成立并部署为期6个月的非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通过遏制非法贷款中介野蛮生长,保护公众和个人信息安全。
《通知》要求: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排查银行业金融机构基层工作人员是否与贷款中介机构私下串通,向客户推荐贷款中介机构,放宽贷款中介机构推荐客户的贷款审核标准和贷后管理标准;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贷款中介机构黑名单制度,将诱导、帮助借款人违规申请贷款的中介机构纳入合作黑名单。
同时,公安部也在持续打击各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
3月15日,公安部公布了8起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两起与贷款业务有关。
其中,四川公安网安部门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王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成立3家助贷催收公司,组建技术团伙,通过技术手段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开展助贷业务;
河北公安网安部门调查发现,某金融公司负责人为了开展贷款业务,从物业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电信运营商等知情人处非法购买大量需要贷款的人的个人信息,组织员工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推销贷款服务,倒卖公民个人信息。
3月17日,远安县公安局透露,破获“3·10”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经初步审查,犯罪嫌疑人石某、林等人自2018年以来,先后成立3家公司,以技术手段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开展“贷款帮扶”业务,将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以30至50元不等的价格出售给贷款公司。
根据激光财经的报道,涉事主体是上述中国证券报调查的“爱分期”,也是业内排名靠前的出借人之一。
近年来,相关监管部门一直在加大对个人信息买卖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多笔贷款的查处可能只是金融领域对个人信息打击的冰山一角。
对于每个互金平台来说,把握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的边界,加强业务的合法合规性,梳理合作平台的合规性同样重要。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助贷平台违法吗,助贷网贷款是正规公司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8986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