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C导读
◆6月13日,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指导,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和慧科集团主办的“金融科技发展论坛暨中国金融科技教育与应用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
◆本次金融科技发展论坛汇集了诸多权威专家、业界精英,为金融科技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学术前沿研究提供相互交流平台,为金融科技实践与应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供共商共讨平台,为长三角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智慧分享平台,携手助力中国乃至全球金融科技领域快速发展。
活动现场
6月13日,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指导,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和慧科集团主办的“金融科技发展论坛暨中国金融科技教育与应用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王建华、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李吉平、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秘书长丁玉贤、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毛丽娟等来自政、产、学、研的300余名中外嘉宾齐聚本次论坛,共同探讨金融科技发展、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等话题。
“中国金融科技教育与应用创新联盟”成立现场
作为本次论坛的重要成果之一,由中央财经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慧科集团、新泽西理工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财贸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旷视科技、云知声等近百家开设金融科技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校及金融科技领军企业联合发起的“中国金融科技教育与应用创新联盟”也宣布成立。该联盟以“开放、共享、合作、创新”为宗旨,由开设金融科技专业的多家高校和金融科技领军企业共同发起、自愿加入的开放型、新型政产学研金协作组织。联盟旨在集聚政府、高校、行业和社会的办学资源,推动“政、产、学、研”跨界合作、协同创新,为培养适应金融科技行业发展需要的金融科技人才、提供服务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的各类智力资源搭建开放式平台。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新泽西理工学院中美合作办学项目”启动仪式
大会还举办了“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新泽西理工学院中美合作办学项目”启动仪式。双方表示将携手共进,取长补短,共同培养金融科技领域高端人才,丰富服务金融科技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智库”。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校长唐海燕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王建华颁发聘书
此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王建华被聘任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客座教授。
本次金融科技发展论坛汇集了诸多权威专家、业界精英,为金融科技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学术前沿研究提供相互交流平台,为金融科技实践与应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供共商共讨平台,为长三角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智慧分享平台,携手助力中国乃至全球金融科技领域快速发展。
以下为论坛实录:
主论坛主持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校长顾晓敏
致辞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王建华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王建华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正经历着科技与产业高度融合、深度叠加的新变革,不管是金融企业还是非金融企业,都在与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深度跨界融合。金融科技涉及的技术具有更新迭代快、跨界、混业等特点,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前沿颠覆性科技与传统金融业务与场景的叠加融合,会导致金融学科的边界、研究范式不断被打破和被重构。同时近年来神经网络等技术的突破,使得机器深度学习成为可能,处理复杂任务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人工智能终端的交互方式,会使人机交互更加自然和便利,大大提高了技术的应用性能。
当前,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方兴未艾,市场广阔,支付市场和网络融资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已成为全球金融科技投资人最关注的地区,令人欢欣鼓舞。然而,欣喜之余,站在历史的新起点,金融科技如何在新思想的指导下更好地承担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展现新作为,需要新的认识、思考和相关工作安排。产学研合作已经不是一个新概念,作为推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它在诞生之初就天然地将政府、企业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产学研促进会的任务即为充分发挥产学研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共享服务平台,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新方法、新途径,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政产学研金与用的紧密结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贡献。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人机交互的新型工作模式对金融人才提出更高阶的要求。做好金融科技的人力资源培养工作意义重大。人才是创新的主体。积极培育高素质的智力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是金融科技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在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金融人才培养走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产学研结合有利于学校完成对科研成果的转化,有利于公司实现创新转型。金融科技是未来金融发展的大趋势和推动力,产业界和学界需要凝心聚力,共同搭建金融科技发展的软性基础设施和硬件基础设施,为金融稳定和发展做出新贡献,获得新发展。
本次论坛成立的“中国金融科技教育与应用创新联盟”,为金融机构之间、金融科技公司之间、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之间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这也是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宗旨和任务。在产业与机构的壁垒逐渐被打破的背景下,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既是时代的召唤,也是金融科技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他希望,“中国金融科技教育与应用创新联盟”可以以金融科技教育和应用创新为宗旨,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在上海、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同时他表示,希望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加入“中国金融科技教育与应用创新联盟”,让优秀的人才能够为金融科技的发展献计献策、推进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的深度合作和交流、促进金融科技的发展。
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李吉平
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李吉平表示,科技发展为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引擎。近年来,中国金融科技蓬勃发展,据统计,到去年年底,全球的金融科技投资增长超过一倍,达到了553亿美元。这553亿美元当中,中国投资额达到了255亿美元,增长了9倍,占半壁江山,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各大高校如何行使自身的职责、培养符合未来趋势的专业人才成为各界人士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金融科技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开拓,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院校,理应在交叉学科背景下探索如何培育金融科技的高端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赋予日益发展的金融市场新活力,提供坚实的高端人才储备。
科技金融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对监管体系也提出新的要求。为此,央行金融科技委员会提出,一是研究出台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明确金融科技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加强统筹布局与行业指导。二是逐步建立金融科技监管规则体系,完善创新管理机制,营造有利于金融科技发展的良性政策环境。三是聚焦央行履职与行业发展,发挥全系统和社会力量深化金融科技基础性研究,凝聚形成产学研用发展合力。四是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优化信贷流程和客户评价模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纾解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五是持续强化监管科技应用,提升风险态势感知和技防能力,增强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他表示,中国金融科技教育与应用创新联盟是值得祝贺的大事情,对于加强政产学研的交融,探索金融科技领域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金融科技教育成果向应用领域的进一步转化,推动现代金融更高效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毛丽娟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毛丽娟表示,当前全球正经历科技与产业高度融合、深度叠加的新变革,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金融正在迈入金融科技新时代。《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就业报告》显示,92%的受访从业者预测金融科技行业未来前景光明,同时受访者认为,高素质人才是推动这一行业持续成功的关键因素。
但同时,中国正面临着金融科技人才短缺,企业雇主在金融科技人才招聘方面正面临挑战。报告中显示,85%的受访雇主表示他们遇到招聘困难,45%的受访雇主表示他们面临的最大招聘困难是难以找到符合特定职位需求的人才。金融科技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系统性高端人才。从供给侧来看,全球范围内缺少系统的金融科技专业,缺少成熟的课程大纲,缺少专门的师资力量,缺口巨大。
她表示,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理应挑起大梁,充分发挥本土金融科技资源优势,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加大培养符合需求的金融科技人才的力度,打造上海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新高地,这将有效助力上海金融产业转型升级。
上海打造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中心,必须基于对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必须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专有技术与共性技术并重,强调成果转化,重点解决企业在金融科技实践中的问题与难点,配套知识产权与激励措施,建立产业集群、创新集群,致力成为孕育科技金融创新产业的优质土壤。
上海将充分把握机遇,致力于探索金融科技的产业链、政策链,协同研究金融科技产业政策,探索金融科技领域相关标准的制定,服务行业发展,为金融科技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提供人才智库。未来,上海各金融机构、相关企业和高校合作,在开展金融科技研发和创新方面,还会进一步的发挥引领作用。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校长唐海燕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校长唐海燕在致辞中表示,目前,金融科技手段不断融入金融领域,以金融为基础的金融业态已经迎来了全面的升级改造,金融科技正是未来聚焦的核心。
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在培养金融科技人才方面着力深耕。2017年,学校成立了国内首个金融科技学院,与慧科集团开展校际层面的战略合作,实行校企共建、共管金融科技学院的新模式。今年,学校又与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合作办学,培养专业金融科技人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与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的金融工程(金融科技方向)中美合作办学项目的启动,填补了科技创新浪潮当中的人才短缺。
当今,金融科技领域方兴未艾,新问题、新需求不断涌现,推动着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6+1”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科技更新迭代快、跨界、混业等特点,正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今天,中国金融科技教育与应用创新联盟的成立,将通过政产学研通力合作,有助于高校快速、安全地获得金融科技发展当中产生的红利,加快金融科技产品的落地,推动金融科技的实践与应用,提升金融科技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全面落实长三角发展区域一体化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
慧科集团合伙人、中国教育创新校企联盟秘书长曾慜
慧科集团合伙人、中国教育创新校企联盟秘书长曾慜在致辞中表示,慧科集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领军企业,专注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通过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IBM、旷视科技等数十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同探索和研发金融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实例分析、实境训练和实战项目体系,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等1000多所全国知名高校和地方专本科院校输出硕、本、专不同层次的产业学院共建、专业共建、实验室共建、实习实训、在线教育等教育服务,以产教融合整体解决方案为产业培养和输送了数万名高端创新型人才及百万名应用型技术人才和新商科人才。
金融科技作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前沿颠覆性科技与传统金融业务与场景的融合新业态,近年来市场规模迅猛增长,涌现出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度小满等一大批优秀超级独角兽和创新型企业,上海、北京、深圳等地也孕育了一批金融科技产业园区;政府也高度关注产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专门成立了金融科技委员会,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产业发展也伴随着金融科技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慧科集团于2015年正式组建金融科技教研团队,联合企业和高校,共同探索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标准和模式,并于2017年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共同创建全国第一个金融科技学院、金融科技专业和金融科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共同推动金融科技研究生人才培养计划,稍后的人才分论坛会共同发布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标准。
未来,慧科希望能够与在座的各位政府、高校和企业的领导和嘉宾们,共同探索和推动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的新内容和新模式,为金融科技产业高速发展输送更多优秀的研究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题演讲
在主题演讲阶段,四位国内外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围绕金融科技做了深入浅出的主题演讲。
新泽西理工学院Martin Tuchman管理学院院长、松下可持续发展讲席教授Reggie J. Caudill
新泽西理工学院Martin Tuchman管理学院院长、松下可持续发展讲席教授Reggie J. Caudill以《Byond AI and Deep Learning Into the Realm of Integrative Human Intelligence and Wis Business Decisions》为题发表主题演讲,回顾了技术与商业转型时代的发展历程,讲述了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以及未来趋势。
蚂蚁金服智能科技事业群技术产品总监张立成
蚂蚁金服智能科技事业群技术产品总监张立成以《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趋势》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他认为,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创新是回到金融的本质,拿合适的科技去重构。那么如何重构呢?张立成举例说道,支付宝发明的担保交易开启了电商的时代。后来,蚂蚁金服还开创了快捷支付的模式,并通过技术解决了盗刷的问题。再后来,围绕余额理财的需求,余额宝也诞生了。还有扫码支付、花呗、借呗……时代一直都在变化,重要的是如何解决矛盾。
关于如何去做真正的创新,张立成围绕风险管理进行了解读。他说,信用风险管理本质上就是控制两个点:还款来源和还款意愿。为了用担保来解决万一不还款时还款来源和还款意愿的问题,银行开始做担保管理、抵押品管理等,出来了一套体系,很多银行做得非常好,但无法覆盖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的抵押品有时无法覆盖它项目的成本。对此,蚂蚁微贷开始尝试无担保贷款,对网商和淘宝的B端客户提供小额贷款,还创造了“310”模式,即3分钟填表、1秒钟到账、0人工干预。能做到这点,是因为蚂蚁金服掌握了用户大部分的数据,了解其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已经提前给了一个额度。
创新一定要用科技,科技里面有一个词“As A Service”,就是把所有复杂的东西变成一种服务,把复杂留给代码,把简单留给客户。
他说,很多创新无法实现是因为科技不支持,蚂蚁金服希望未来能改变这种局面,让底层的技术不再是门槛。要让系统具备自我免疫的能力,面对上万的机器也能够做到5分钟发现、5分钟治愈。此外,还要把底层各种存储的东西整合到一层,计算完了以后上层提供统一的SQL界面,就可以做数据开发和AI的智能化开发。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特聘教授、爱丁堡大学终身教授、苏格兰青年科学院主席侯文轩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特聘教授、爱丁堡大学终身教授、苏格兰青年科学院主席侯文轩发表了题为《苍蝇制度与金融科技的发展》的演讲,独树一帜地从生物学视角剖析了金融业的发展变革。他指出,目前中国的金融科技行业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全球金融科技投资年增长量中,近一半来自于中国,其中最大的就是蚂蚁金服;中国还有全球最高的金融科技普及率,这些都代表了中国已经成为在金融科技领域非常有影响力的国家。
侯文轩认为,金融科技领域的下一个蓝海是非洲。非洲有54个国家,占全世界人口的1/6,实现非洲和中国的共同发展,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况且,非洲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从需求看,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非洲仅35%的人拥有银行帐户,3.9%的家庭有信用卡,6.8%的家庭有银行存款。对于非洲的企业家而言,普遍面临的经营困难是无法获得很好的金融服务。非洲地广人稀,传统金融行业很难提供全面的服务,这就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关于苍蝇制度与金融科技发展的关系,侯文轩进行了详细阐述。他说,在非洲,苍蝇会传播一种寄生虫,牲畜被叮咬后立即死亡。古代的非洲,交通出行完全依赖牛马,牲畜的死亡对于社会生活影响极大。通过研究分析得出,苍蝇影响了古代社会的制度,制度传承至今,从而影响当代非洲金融科技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苍蝇增加了种族碎片化。种族之间的斗争,使得产权保护制度无法形成,金融也就无从发展。第二,苍蝇限制了古代政治的发展程度。没有发达的政治体制,就没有解决矛盾的机制。类推到现代社会,就是互联网金融权益无法得到保护。第三,苍蝇降低了部族间交易的可能性。长期饱受苍蝇侵害的部落,不会形成稳固的交易,而只有通过反复交易才能形成尊重合同的文化传统。简言之,苍蝇通过以上三种情况,从国家、企业、个人多个层面影响了传统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发展。
侯文轩最后总结道,中国作为全球金融科技的领头羊,行业发展方兴未艾、“一带一路”潜力无限,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金融科技教育与应用创新联盟的成立意义重大,有望成为产学研合作领域的示范项目之一。
慧科集团合伙人、首席战略官、慧科研究院院长陈滢博士
慧科集团合伙人、首席战略官、慧科研究院院长陈滢博士以《产学融合2.0赋能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为题发表主题演讲。
在过去三十年,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引擎中,科技占90%。新科技推动下的新经济,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范式、新场景,同时呼唤新教育的出现。他提出了ABCDE概念, 即以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大数据(Big Data)驱动的金融服务带来了新的应用场景和体验(Experience),因此,金融科技人才要同时具备技术思维和用户思维。金融科技中的创新服务包含四个方面,即提升效率、降本成本、精准识别和优化体验。
慧科基于产学融合2.0模式,根据金融行业的发展需求进行大数据抓取,从产业中洞察人才需求,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的角度看教育的结果,从而把来自金融业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技术等资源整合,融入高校金融科技人才培养过程,通过能力映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并根据产业的发展快速迭代。
他认为,在2.0新模式下,人才培养正处于全链条、全生态、高度动态、高度柔性的环境中。在过去八年中,慧科建立了中国最大的共享教育生态,集合了中国在新工科、新商科等各个领域的头部企业。一是获取了产业中的最新内容;二是有更多的师资,包括头部企业中的师资;三是利用资本的力量,将资本和教育叠加起来。
全链条是产教融合的精髓。现在的人才,不仅仅要掌握工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认知升级。人文素养观应放在第一位,第二位才是知识集成能力,同时要学会如何把知识有效集成,解决实际问题。
他谈到,在具体的金融科技领域,场景由数据组成,所以真正的实景训练,应按照产业标准用实战来检验。慧科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包括直播、训练营、翻转教学等,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对金融行业的真知灼见。目前,慧科已携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等高校开展了覆盖硕、本、专不同层次的金融相关专业学科和产业学院共建。
最后陈滢表示,随着中国金融科技教育与应用创新联盟的成立,金融科技教育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慧科集团将团结联盟内的高校和企业,共同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赋能。
分论坛
平行分论坛分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金融科技实践与应用”、“长三角金融科技产业发展”三大部分,来自各高校金融科技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金融创新的实践者和行业精英纷纷发表精彩观点,为推动我国金融科技健康有序发展,为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建言献策。
金融科技教育分论坛圆桌论坛现场
金融科技教育分论坛由慧科集团合伙人、高级副总裁管刚主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韩立岩、上海品赋投资总经理张峰、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金融科技学院副院长殷林森、纽约金融学院亚洲战略与业务发展总监Sudeep Rathee分别做了主题为《金融科技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量化投资与智能投顾》《金融科技人才培养行业标准与人才培养体系》《从金融服务业看高校金融科技专业建设与实操技能的结合》的演讲,并举行主题为“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圆桌论坛。
金融科技应用分论坛由慧科集团合伙人、副总裁曾慜主持,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特聘教授袁先智、天融互联董事长郭自光、云知声高级副总裁兼创新事业部总裁陈吉胜分别做了主题为《金融科技行业的动态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分享》《构建中国保险行业新生态》《云知声人工智能结合金融行业的实践》的演讲,并进行了主题为“金融科技实践与应用”的圆桌论坛。
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分论坛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综合处处长周效门主持,上海大学科技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孟添、青浦区发改委副主任叶慧、嘉兴市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张乐、苏州高新区金融办主任周琼芳分别做主题演讲,并进行主题为“长三角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现状及规划”的圆桌论坛。
本文来源:陆家嘴金融网
文字:张穗、周方铂、张舰月
实习生:罗一炜
摄影:赵竟皓
统筹:顾舒徐
微信编辑:顾舒徐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推动“政产学研”跨界合作,中国金融科技教育与应用创新联盟成立":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8882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