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西林县农村信用社网点,广西农村信用社西林支行名称

西林县农村信用社网点,广西农村信用社西林支行名称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本报记者杨京新北京报道。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年,全国各地一直在不断探索扶贫创新和模式创新。然而,一些扶贫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缺陷。以“户贷企”扶贫模式为例,不少省市在严控新增贷款的情况下,逐步清理存量贷款。

据悉,广西西林农村商业银行“企业户贷”有100多户存在风险。这100多笔贷款是农村商业银行发放给农户的扶贫贷款,享受政府贴息,然后贫困户将资金交给西林邦邦锑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邦邦锑业”)使用。然而,该公司一直难以偿还这些贷款,引发了数百起诉讼。《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就此事件联系银行采访,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股票风险敞口

全国各地都在探索“户贷企用”的扶贫模式,但这种模式背后的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

知情人透露,广西西林县一批贫困户卷入委托理财纠纷诉讼案,当地法院已于今年初陆续宣布判决。

记者通过相关资料了解到,这些纠纷和诉讼都与当地冶炼企业邦邦锑业有关。

王是西林县精准扶贫认定的贫困户,享受政府贴息的小额信用贷款。2016年9月,王某、邦邦锑业、西林农村商业银行签订《信贷资金监管协议》,约定王某向农村商业银行贷款5万元,期限3年。贷款委托企业管理,企业每半年向王支付固定收益,年收益率按8%计算。王向农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后,农村商业银行根据王的委托将贷款直接支付到企业账户,农村商业银行有权对企业使用贷款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合同签订后,西林农村商业银行根据王的申请发放贷款,并根据委托将贷款直接支付到企业账户。但邦邦锑在合同期内从未向王支付利息,合同到期后也未向王或银行偿还贷款本息。

法院一审判决邦邦锑向王支付利润1.2万元,同时偿还西林农村商业银行贷款本金5万元及相应利息。

事实上,王力可有100多户贫困户向棒棒锑业出借银行扶贫贷款,最高额度5万元,有的在2万元左右。这些贫困户的遭遇与王大致相同。

2017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曾表示,今后广西新增扶贫小额贷款将坚持“贷款归用户”的原则,禁止采取“贷款归企业”的方式,切实提高扶贫小额贷款效率。同时,对于此前出台的“企贷到户”探索模式,扶贫办表示,要坚持贫困户自愿和参与两个基本原则,做好后续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

记者了解到,2018年初,河南、贵州等省份相继叫停扶贫小额贷款中的“户贷企用”模式,扶贫的“造血”功能被反复强调。

“在路上”解决风险

“‘户贷企用’扶贫模式的弊端在于贷款风险。表面上看,企业获得贷款资金,贫困户也可以通过额度增加收入,但这是建立在企业偿债能力的基础上的。一旦企业偿债能力出现问题,就会出现谁来买单的纠纷。”某国有银行人士认为,贫困户并不使用资金,甚至有些贷款是银行直接转到企业账户。要求贫困户还款的风险必然招致反感;同时,贫困户的偿债能力也是有限的,贷款类型也是信用贷款,使得企业端的还款压力较大。

更重要的是,“户贷企用”扶贫模式的可持续性也受到了质疑。上述国有银行人士指出,由于资金全部由企业使用,贫困户对扶贫工作的参与度很低,不利于增加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无法有效增强贫困户在扶贫工作中的扶贫造血功能。除了企业的变相融资,贫困户的收益其实很低。

2019年7月,中国银监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扶贫小额贷款管理的通知》,其中强调了扶贫小额贷款的使用。“坚持户借、户用、户还,准确用于贫困户发展生产,不能用于非生产性支出。禁止以股份分红、转贷、指标互换等形式继续向企业和政府上交新发放的扶贫小额信贷。

2020年3月13日,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小额贷款规范发展和风险处置工作的通知》。政府还明确要求,扶贫小额信贷要精准用于贫困户发展产业,禁止将新发放的扶贫小额信贷以股份分红、借贷、指标互换等形式交给企业或其他组织。

“‘户贷企用’扶贫模式2016年发放较多,贷款多为三年期。现在也是还款高峰。目前让企业一下子还款肯定有一定困难,需要地方政府积极配合化解相关风险。”一位当地扶贫办官员透露,这项工作也可能是今年全国扶贫工作的一个重点。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西林县农村信用社网点,广西农村信用社西林支行名称":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8448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