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8月5日,首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由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众平台、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主办,平安普惠承办,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融资担保协会、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支持。国务院扶贫办、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此外,峰会上还正式发布了《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18)》。报告认为,过去几年,政策引导和技术发展极大地加速了普惠金融的创新,使普惠金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和普惠金融的创新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一是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普惠金融不仅包括信贷,还包括储蓄、投资理财、保险、支付、汇兑、租赁、养老等全功能、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从企业客户的角度,甚至可能增加管理咨询、财务咨询、现金管理等服务。
二是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近年来,普惠金融的参与者逐渐发展成为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非银行金融和金融科技企业在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
第三,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迅速,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近年来,中国已发展成为金融科技的全球领导者。
第四,普惠金融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可持续性大幅提升。一些新的普惠金融模式开始形成,普惠金融开始成为众多机构竞相进入的蓝海。
报告同时指出,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比如,如何从客户的角度更好地关注风险,从而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如何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使普惠金融的业务符合审慎监管要求,更好地管理金融机构的风险?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创新来解决。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上述报告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与全国党媒信息公众平台、微众银行合作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报告聚焦不同类型的机构,从金融功能角度全面介绍各类机构在相关领域的实践,勾勒出中国普惠金融创新的全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普惠金融数字化发展,普惠金融新的发展模式":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7232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