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成本投资、零风险管理、零距离就业
河北平泉努力确保稳定脱贫。
本报记者胡璋宋美倩通讯员张兼维
河北省平泉市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出台零成本投资政策,采取银行贷款、财政补贴、园区信贷、土地入股等方式,让贫困户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发展产业,同时突出技术指导,确保零风险管理,优化产业布局,零距离帮扶就业,帮助全市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2018年,该市也实现了整体脱贫摘帽。
在位于河北平泉市舒窈镇80亩新村的利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生产园区,仅新建的84座双连拱大棚就整齐排列。村民杨和他的妻子在他们带领的蘑菇棚里采摘蘑菇。
“2017年,我们收了两个大棚,没有投资,没有风险,就近生产。在学习技术的同时,我们管理了它。当年我们收入5.5万元,2018年收入达到7万多元。”杨说,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这个家庭已经实现了稳定脱贫。
让杨一家实现稳定脱贫的,是市里实施的“三零”产业扶贫政策。“零成本投资、零风险管理、零距离就业。”平泉市市长曹作金表示,这一政策有力推动了平泉市在2018年实现整体脱贫。
改进系统设计
实现零成本投资
平泉是冀西北最偏远的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民生产生活相对落后。2014年,平泉贫困人口7.7万余人,贫困发生率16%。
“‘30条’政策中,零投入不是不投入,而是不断完善制度设计,采取银行贷款、财政补贴、园区信贷、土地入股等方式,让贫困户不花一分钱就能发展产业。”曹作金介绍,银行贷款是指通过“政府、银行、企业、户保”的融资平台,支持每户5万元小额信贷扶贫资金。所借贷款可投资于园区,由园区负责还本付息。财政补助是以每户60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财政拨款,引导贫困户参与经营或入股经营,每年收取固定收益。园区赊账是指园区赊账给每户2万根菌棒,免费提供菌棚和配套设备。贫困户获得稳定收入后,再追讨欠款。土地入股是指龙头企业建立农业产业园,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分享分红。
通过以上措施,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零投资食用菌园5.6万元,每年分红4000元至10000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零成本”直接参与园区生产经营,每年增加收入4万元左右。
为了调动企业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平泉直接对园区进行补贴。比如,对连片开发、集约经营100亩以上、贫困户20户以上的新建园区,市财政按照每户6000元的标准给予基础设施补助。同时,根据园区带动的贫困户数量,给予10-30万元的基础设施补贴。
卧龙镇头道沟村徐占亭家因病致贫,之前种玉米的收入连药费都不够。2017年,他们没有投入一分钱,就在村里的中润食用菌园搭了两个菇棚,通过公司提供的菇棒进行生产。当年净收入近3万元。
像徐占亭家一样,已有104户贫困户入驻中润食用菌扶贫园,实现了脱贫。
2015年以来,平泉共开发百亩以上园区112个,“政银企户保”金融平台累计发放扶贫资金8.1亿元,为7354户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了资金支持,直接带动7900户1.63万贫困人口脱贫,人均年收入2.7万元。
突出技术指导
确保零风险操作
“伞厚盖滑的一级蘑菇,每斤能多卖7块钱。”杨告诉记者,“我们以前不知道怎么种蘑菇,现在有了一些经验,但我们只管理通风、浇水和采摘蘑菇。每天都有园区的技术人员过来检查指导,采集的鲜蘑菇由平泉瀑布和河源食品有限公司统一销售,按月结算,没有经营风险。”
“我们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机制,把企业、大户、贫困户结合起来。产前投入、产中技术、产后销售等高风险环节全部由企业和园区承担,贫困人口只需进入园区生产,实现发展产业零风险。贫困群众无收入或因不可抗力导致收入严重受损的,由园区负责赔偿损失,支付农民工工资。”平泉市扶贫办主任陆。
目前,已有森源、润龙、瀑布河源、绿禾、中润等20余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参与帮扶和牵头平泉市扶贫园区建设。此外,221家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一户一棚”、“两区共建”、“三零”、“四金一地”等扶贫模式,以土地流转、股份分红、入园务工等方式,带动8997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优化产业布局
助力零距离就业
在平泉市流溪镇张家子婴村搬迁安置点,道路的一边是新建的59间房屋,另一边是一个高标准的食用菌产业园。
魏淑芝家以前住在大山深处。因为她的丈夫生病了,他们不能出去工作,但他们也必须供孩子上学。生活很紧张。现在他们在搬迁政策的帮助下住进了新房子。他们走路不到5分钟就能去对面的公园上班,日子也渐渐好了起来。
“我们家只花了12000元就住进了100平米的新房。我也在附近找了份工作,日子越来越有希望了。”魏淑芝说。
搬进新居后,在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村民们主动学习知识和技术,入驻产业扶贫园区,成为产业工人。
按照卢文的理论,平泉充分发挥中心村建设起步早、设施全、产业基础好、覆盖面大的优势,以现有中心村为核心,注重工业园区和搬迁社区向中心村同步布局,推进中心村社区和工业园区“两区共建”,集中人口要素、集聚生活要素、集约生产要素,让群众搬得出、留得住、富得起来。
目前,平泉已开工建设42个中心村,减少53个行政村,整合各类支农资金3.2亿余元,撬动社会资金7.5亿余元,配套学校、医院、文化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水、电、路、通讯、燃气、供热等基础设施,直接受益群众6万余人。
“30条”政策不仅惠及了贫困户,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18年,平泉市农业总产值达40多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531元,比2014年增长52.87%。
胡璋宋美倩
[责任编辑:梁静]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零成本投入 零风险经营 零距离就业 河北平泉力保稳固脱贫":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7033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