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保险拐点之年。银、保、监合并,高层人事调整,重大靴子落地,PICC回归a股,最终方案实施,四大保险公司换帅...
刑罚翻倍,罚金增加,处罚标准更细...这也是弥补风险的艰难一年。
据今日保险统计,截至2019年1月7日,2018年保险业务等领域的罚款已经接近2.5亿元。其中,银监会和原保监会开出罚单1627万元,涉及14家保险公司;当地监管部门开出2亿元以上的罚单;撤销26人资格;一人终身禁止进入保险行业。(注:根据监管开出罚单的时间并非公布时间)
摘要文章
财险罚款过半,成为监管处罚亮点。
纵观2018年保险监管系统的罚款情况,近2.5亿元的罚款比2017年的1.5亿元增长了近66%,处罚力度在空之前有所加大。
在今年的处罚中,财险依然是监管处罚的“重头戏”,涉及罚款金额上亿元,占罚款金额的近55%。寿险方面,保监开出罚款5512.7万元,约占罚款总额的20%。此外,保险中介机构也是重灾区,涉及罚款4654.981万元;该行保险业务因违规被罚款703.06万元。
共被银监会或原保监会罚款1627万元,涉及14家保险公司。其中,财险公司10家,寿险公司4家。
财险方面,PICC P&C保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都在银监会或原保监会的处罚范围内。作为占据财险市场60%以上份额的第一梯队财险公司,也是重罚。
此外,太平财险因编制和提交虚假报表,给予或承诺给予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保险费或其他利益,被罚款180万元。
寿险方面,银监会或原保监会只对新华人寿、交银康联人寿、长城人寿、农银人寿四家保险公司开出罚单。
交银康联人寿、长城人寿、农银人寿因公司总精算师不合理计算产品现金价值,违反一般精算原则,对公司总精算师处以1万元罚款。
本地文章
江苏成为第一个被重罚的地方,而PICC P&C在这两个地方都收到了最大的罚款。
两亿元以上罚款是地方监管部门对保险市场主体开出的罚单,也成为2018年罚款的主要来源。
从各地局开出的罚单来看,保费大的省份依然是罚单密集的地方。
2018年,江苏监察局开出1556.4万元罚单,位列各地监察局之首。其次是浙江监管局,罚款金额达1229.1万元;广东监察局排名第三,罚款1222万元。
作为全国重要的保费重镇,江苏和广东关于“保费第一大省”的纷争也在持续。2018年前11月,广东保费达3212亿元,同比增长5%;江苏保费3090亿元,同比下降5.31%,广东超越江苏成为保费第一大省。
再看各地监管局开出的超100万罚单,其中7个地方监管局开出了当地最高的罚单,涉及6家保险公司。其中,PICC P&C保险是贵州和辽宁最高罚单的“赢家”。
财产保险条款
第三家收了近六成财险罚款。
根据保险的性质,财产保险是一个监管重罚的领域。
据统计,2018年,财险被罚公司有38家,合计罚款1.28亿元,占罚款总额的近55%。
其中,财险第一梯队中,PICC P&C被罚3599.7万元,几乎占到罚款的三分之一,位列财险第一;平安财险被罚2077.8万元,排名第二;太保产险被罚1545.5万元,排名第三。三者的处罚排名和他们的保费排名是一样的。
财险第二梯队,罚款和保费排名差不多。中国人寿以785.1万元位列第二梯队第一,中华联合财险仅次于中国人寿,罚款636.8万元。作为保费,目前已经超过中华联合财险的迪达财险以450.7万元的罚款额位列第八。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资保险公司,部分外资财险公司也难逃监管。如安盛田萍公司、AVIC安盟公司和鲍莉保险公司。
人寿保险条款
老六公司收寿险罚款近半,银行是“榜上有名”的保险公司
相比财险超亿元罚款,寿险公司罚款5512.7万元,仅为财险罚款的一半左右。但涉及公司数量与财险相同,均为38家。
具体来看,中国人寿以900.6万元的罚款额位列寿险罚单榜首;PICC人寿仅次于,罚款622.6万元;阳光人寿位列第三,罚款404.5万元。
庞大的业务量和过百万的业务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保险公司相应的罚款金额。
此外,银行系保险公司也在被处罚的保险公司之列,如工银安盛、中邮人寿、建信人寿、农银人寿等。背靠银行树,其渠道、资源、资金成为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但也因“财务不实”、“给予及承诺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之外的其他利益”、“提供虚假筹建资料”等被监管重罚。
中间物品
中介编报虚假材料被处罚的主要原因
保险中介作为保险销售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备受关注。
2018年被监管对保险经纪、销售、代理、公估四类保险机构罚款4655万元。
具体来看,罚款金额超过50万元(含50万元)的保险中介机构有13家,包括海安发展保险经纪、金联安保险经纪(北京)、安城保险销售、阳光保险代理等。
从处罚原因来看,多为“准备并提供虚假材料”、“财务数据不真实”、“未按规定制作客户告知书”。
2018年,监管已出台《保险经纪人监管规定》、《保险公估人监管规定》、《保险代理人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随着监管力度的进一步加强,处罚的理由会更加详细。
原因文章
违规违纪、妨碍监管、被重罚的新招
从2018年保险公司被处罚的原因来看,欺骗投保人、虚列费用、编制虚假材料、给予投保人合同外利益仍是保险公司被处罚的主要原因。
作为保险行业的顽疾,虚列费用、编制虚假材料是保险公司一直无法跨越的“鸿沟”。业内人士表示,在渠道费用高的情况下,虚构费用获取资金也成为竞争力弱的公司讨价还价的额外成本。
作为一个由来已久的顽疾,其相应的解决方案有待进一步细化。
值得注意的是,财险公司被处罚的原因多集中在“虚列费用”、“财务不实”和“准备虚假材料”;而寿险公司则以“欺骗被保险人”、“客户信息不真实”、“虚假费用”为重点。
从2018年的处罚原因来看,也出现了一些“新花样”。如PICC人寿扬州中心支公司仪征营销服务部因丢失保险合同送达回执被江苏监管局罚款5万元;阳光人寿漳州中心支公司因阻碍依法监督检查被罚款40万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保险法罚款,保险处罚条例":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7007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