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共享充电宝又集体涨价:用十次能买一个,共享充电宝涨价你怎么看

共享充电宝又集体涨价:用十次能买一个,共享充电宝涨价你怎么看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一年没用了。共享充电宝价格怎么涨这么快?”近日,广州市民张先生在餐厅租用充电宝时,发现充电宝价格从记忆中的1元/小时涨到了5元/小时。“收费太尴尬了。”张先生连连感慨。

“真的很难找到回归点。”大学生小林向记者吐槽。“小程序明确显示附近100米内有两个返程点。结果半个小时都没找到。最后只能跑到一公里外的店里。这是浪费金钱和时间。”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共享充电宝虽然解决了不少消费者的燃眉之急,但也不断遭到行业诟病。涨价快、充电速度慢、还后不断扣费、易借难还、广告泛滥,都让消费者觉得“租不如买”。

从“白菜价”到“金兽”

消费者觉得“租不如买”

在“寸步不离机”的互联网时代,一个可以借用和充电的共享充电宝,显然是在电量出现危险时应急的法宝,但不断上涨的充电价格也让不少消费者瞠目结舌。“价格涨到4元一小时后,我就没再用了。还不如自己买个充电宝。”广州市民翁女士告诉记者。

奥一新闻记者发布的调查问卷显示,在1011份有效问卷中,超96%的消费者认为共享充电宝价格控制在1-3元/小时以内较为合理,而能够接受共享充电宝充电在3-5元/小时以内的消费者不足4%,超过5元/小时的选项被忽略。

超96%的受访者选择认为1-3元/小时的价格最合理。

翁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大部分共享充电宝收费3-5元/小时。如果按3元/小时计算,23小时可以买一个10,000 mAh容量的小米充电宝,充电更快。”

今年5月,翁女士在天河区一家餐厅租了一个怪兽充电宝。充电18分钟,电量只增加了2%。无奈之下,翁女士只好退回充电宝,随后微信提示充3元。

翁女士扣费记录,由受访者提供。

“充电慢,收费还高。18分钟收费3元合理吗?”翁女士觉得收费有点离谱。“我记得去年用的是1元1小时,充电速度也比较快。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这样了?”

“充电不足30分钟/小时”也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质疑。“每次借充电宝都要设置闹钟提醒自己还。不然用1分钟和用59分钟没什么区别,花的钱也一样。”广州某大学大二学生小林说。

让小林困惑的是,即使是同一个品牌,不同地区的充电宝收费标准也不尽相同。今年5月中旬,小林在广州塔附近购物时租了一个来电充电宝,页面显示6元一小时。但根据订单记录,他在天河区万菱汇租充电宝时,充电标准是1小时3元。“交通密集的地方,为什么收费标准翻倍?”

为什么共享充电宝价格一路上涨?为什么不同地区的收费标准不一样?对此,记者联系了小程序端几家公司的客服人员。

怪兽充电的客服人员解释说,不同地区的门店收费标准也不一样,有些定价金额是公司和商家共同约定的。美团充电宝客服表示,美团充电业务的差异化定价策略是要“贴近市场”。“美团的收费业务会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参考行业报价和具体合作商家的建议,制定具体价格。”

记者与怪兽收费客服的对话

记者与美团充电宝客服的对话

易借难还。

部分消费者退货后仍被扣数百元。

“借时间容易,还时间难”。自登陆市场以来,共享充电宝一直被消费者诟病“退货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8.76%的消费者在使用共享充电宝的过程中遇到“找还车点难”的问题,占比第一。

充电慢、难依然是大多数受访者头疼的问题。

成都的叶女士曾经花了两个小时寻找充电宝的归还点。叶女士告诉记者,5月28日,她在成都某地铁站租了一个快速绿色充电宝,充电标准是每小时5元。当她准备退货时,小程序地图显示100米内有两家可以退货的店铺,但没有显示具体地址,只显示在附近的一个广场上。“我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根本找不到。保安也说没听说过这两家店。”叶女士说。随后,叶女士登录小程序,要求快绿客服给出上述两家店铺的具体地址。客服回应无法查询,建议叶女士跟着导航走。

叶女士与快绿客服的对话,由受访者提供。

“后来,我别无选择,只能骑自行车去更远的可返回点。到了之后发现返回点在一个研究所里,普通人根本进不去。我又骑了两公里,去了一个很偏僻的茶馆,才成功归还。”叶女士说。在寻找退货的过程中,叶女士的订单继续被扣。

寻找回归点是一场“攻坚战”,但根据一些消费案例来看,把充电宝塞进柜子里并不意味着最后的胜利。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1%的受访者遇到过“充电宝明明还了,却没还,导致钱被查封”的情况。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记者以“充电宝随机充电”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有1823条投诉,大部分是充电宝被退回后仍在充电。

土元黑猫投诉平台

“我以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消费者胡先生对记者说。“当时我租了一个小型的电动充电宝。还了一天,突然跳出来一张扣99元的通知,说我逾期不还。”胡先生联系小店客服后,对方要求胡先生到退货点拍照证明已经退货,才能退款。“幸运的是,返回点就在我家附近。如果我跨城市旅行,我该怎么办?”

胡老师的扣费记录,承蒙采访对象提供。

一位网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表示,自己在已经归还小电充电宝的情况下,却被系统以“超时归还”为由强行扣款。联系客服后,客服解释“有时充电盒信号不好,会延迟扣费或多收费”,并承诺退费,但到目前为止,该网友仍未收到退款。“为什么消费者要为充电公司共享的设备质量买单?”该网友质疑。也有消费者反馈借用的充电宝坏了,不能充电,但还是被系统充了电。

大成律师事务所宋律师指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商家放入有质量问题的机器或充电宝,显然是侵犯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商家主张维权,也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介入调解,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权。"

用户隐私或收集

小程序广告泛滥

一条短短的数据线传输的不仅仅是电,还有你的私人信息。2020年12月,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微信官方账号推送了一篇名为《谨防身边共享充电宝陷阱》的文章。根据这篇文章,一些共享充电宝不仅可能存在隐藏的质量问题,还可能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马”程序,导致手机中的通讯录、短信甚至照片、视频等隐私数据泄露。

图源官方微信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微信官方账号

“如果通过共享充电宝窃取手机信息,最有可能的方法就是在里面安装一个特殊的芯片。”网通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说。手机的电源端口和数据传输端口是一体的,电源线往往具有数据传输线的功能。当充电线连接到手机上时,内置芯片可以通过电源线在手机中植入木马,然后通过木马窃取手机中的信息。

“用户使用充电宝弹出授权界面要谨慎,一定要关闭USB调试功能。”陈向建议道。

此外,一些充电宝客户端泛滥的广告也受到了用户的诟病。以街头充电宝为例。街边充电宝租赁完成后,小程序会推送“扔大红包、送话费、领免费保险”等广告。一位网友称,今年5月中旬租了一个街头充电宝后,“无缘无故投保了某保险公司的产品,然后就不停的骚扰短信和电话,严重干扰了我的生活”。据悉,去年12月,街电因非法收集个人信息被工信部通报。

涨价快,收费标准不一致,隐私安全问题被质疑...面对共享经济的蓝海,共享充电宝将何去何从?

“分享充电宝的未来或触及更多用户消费场景。利用大数据优化产品布局,通过专利提升自身竞争力,最终实现更多的用户覆盖,将是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关键。”陈对说:

对于共享充电宝租金飙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潘鹤林表示,共享充电宝市场本质上已经饱和,未来是存量博弈。“通过提高时租来提高共享充电宝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不可持续的。定价10元/小时以上会让需求退潮。”

监制:谢

策划:谢高春明

统筹:陆若卿

执刑:陆若卿

测试团队:奥一新闻记者陆若晴见习记者冯丹实习生魏佳琳。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共享充电宝又集体涨价:用十次能买一个,共享充电宝涨价你怎么看":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992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