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长沙扶贫馆,长沙市扶贫办公室电话

长沙扶贫馆,长沙市扶贫办公室电话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从党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这就是我们的初心”。2019年10月17日是全国第6个扶贫日,精准扶贫实施以来,长沙县始终按照“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在做大的同时分好“蛋糕”,让全县4643户1338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享发展成果,誓让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扶贫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长沙县将继续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聚焦贫困人口脱贫和成果巩固,着力建立稳定脱贫机制,多途径探索产业扶贫路径,不断提高脱贫质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小康路上,一户都不掉队。

图片由钟瑞摄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

长沙县涌现出了

大批的自力更生脱贫群众先进典型,

今天是全国第6个扶贫日,

第27个世界消除贫困日,

在此,希望广大贫困群众以先进典型为榜样,

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小康路上,一路有你。

路口镇 李德龙

路口镇上杉市村精准扶贫户李德龙,55岁,患有心脏病,2017年5月做了支架;妻子吴再梅身体健康,在家附近做零工;小女儿李斯宇毕业外嫁德国,目前在北京上班;小儿子李众宇在南华大学读研究生。2014年纳入建档立卡,2015年脱贫。

上杉市村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帮助李德龙一家落实教育扶贫各项政策、申请助学贷款、落实产业扶贫项目。2018年向村委会申领40只鸡及750元的过渡饲料,当年创收4500元,2019年又养殖黄牛1头,10羽蛋鸡,预计今年收入达8000元以上。

路口镇 杨务本

路口镇龙泉社区精准扶贫户杨务本,54岁,四级肢体残疾,因病因学致贫,2014年纳入建档立卡,母亲重病、大女儿在读大学,小儿子杨权乾也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2015年脱贫,已享受小额免息贷款、产业扶贫、自来水免费安装入户、教育助学等政策。

杨务本为两个小孩子顺利完成学业、改善家庭情况,申请小额免息贷款,买回来20头猪仔饲养,7个月后,出售15头肥猪,平均每头卖到约2100元。第二年,5头母猪又产下40头小猪仔,带来4万多元的纯收入。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持和自身的努力,杨务本一步一步迈向幸福的生活!

北山镇 郭建明

北山镇新云村上赤塘组郭建明,55岁。本人和妻子都是语言二级残疾,父亲90岁,女儿上大学,儿子上初中,家庭负担重且无其他经济来源,2014年纳入建档立卡。

2018年,他自己租了家旁边几亩农田养殖青蛙、龙虾,在本镇新桥社区青蛙养殖大户任志清的养殖基地参观并学习养殖技术,青蛙和龙虾面积由4亩扩展到8亩。2018年年底,牲猪出栏40多头,龙虾年产500斤,青蛙年产1000余斤,年利润可达6万元。

北山镇 常修后

北山镇新桥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常修后,66岁,肢体四级残,妻子刘稳实患乳腺癌,儿子刘意为精神三级残。

常修后吃苦耐劳,勤劳朴实,在产业发展上选择自主择业,养殖了纯生态无污染的鸡、鸭、鹅等牲畜,帮扶责任人及村干部帮助其解决了销售问题,使其产业稳步推进,预计增加收入4000余元。目前,他还在社区从事保洁员工作,年收入为14400元。收入水平得到提高,顺利脱贫。

福临镇 彭赛刚

福临镇孙家桥村精准扶贫户彭赛刚,47岁,2003年因腰椎永久性损伤瘫痪至今,只能依靠轮椅度日。父亲彭葵志75岁,年老体衰。女儿彭如月,21岁,大学毕业后今年7月通过镇村帮扶在镇文化站担任讲解员。

彭赛刚自建档立卡以来,积极参与产业扶贫项目,2018年养殖土鸡100羽,实现增收5000元,2019年又养殖土鸡90羽,现长势良好。今年还与知乐而乐鱼漂公司对接,引进鱼漂制作设备一台,通过鱼漂加工月收入达2000元,并发动周边10余户普通老百姓从事鱼漂加工,帮助解决了部分农村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

福临镇 王端如

福临镇同心村精准扶贫户王端如,55岁,丈夫江建国,69岁,肢体二级残疾。儿子江可,32岁,患有糖尿病,该户2014年建档立卡,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作为家庭唯一正常劳动力的王端如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在照顾丈夫儿子的同时,积极发展生猪养殖的自主发展产业,并通过村上介绍在家附近的公司做临时工,现在年均收入上万元。坚强的毅力和勤恳的态度使她的家庭逐步迈过难关,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

高桥镇 周科达

高桥镇金桥村精准扶贫户周科达,妻子73岁,患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每年至少要住院5次,平时还需吃药维持。

今年申报了自主发展养殖项目,并决定扩大产业规模,共养了1000只鸡、150只鸭。周科达采用科学养殖方法,提高鸡苗成活率,降低患病率,从而降低饲养成本。目前,周科达通过养殖已产生利润2600元左右,年度纯利润有望突破3.6万元。明年将继续增加养鸡数量,争取年利润超6万元。

春华镇 祖婷

春华镇春华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祖婷,32岁,母亲张秋香身患精神疾病,性情喜怒无常,需人照顾。父亲祖长兴因患食道癌,病情反复,于2019年初病世。

祖婷本人自强不息,常年服侍多病的父母双亲。她白天在企业务工,晚上在家制售手工水饺,拓宽增收渠道。祖婷通过“白+黑”式的辛苦劳作,一年可创收4万元。她像不停歇的陀螺在工作与家庭之间来回快速旋转,抒写了一首自强不息的奋斗之曲。

春华镇 祖罗清

春华镇武塘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祖罗清,71岁,妻子王检珍70岁,老两口年老多病。儿媳胡静芝在家赡养二老、照顾二名读书女儿、操持家务,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儿子祖忠明一人在外务工。

祖罗清本人勤劳朴实,虽年事已高,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积极参与产业发展。今年主动参与大华土鸡养殖,搭建鸡舍、饲养土鸡60羽。在祖罗清的精心照料下,土鸡净重可达2.8斤/只,年产蛋可达80枚/只,土鸡及土鸡蛋一年预计纯收入可达5000元。古稀之年的祖罗清通过辛勤劳作努力增加家庭收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

长龙街道 曹桂林

长龙街道湘峰村精准扶贫户曹桂林,54岁,肢体三级残疾,妻子因胆囊结石切除胆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儿子正在读大学。

这两年,曹桂林在农业和养殖上想办法,增加家庭收入。去年在村上做了保洁员,一年能增加2万多元的收入,他家喂了一百多只鸡鸭,平时就把鸡蛋、鸭蛋拿去卖。种了一亩田的红薯,做红薯糕卖给亲朋好友。去年红薯糕卖的比较好,今年计划种两亩田的红薯,来增加家里的经济收入。今年准备再多承包别人的荒田,搞点别的产业,如种草皮,种花卉苗木等等,通过发展产业来实现增收创收。

江背镇 汤雅晴

江背镇肖排村精准扶贫户汤雅晴,患糖尿病;其母有精神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其父年事已高,儿子在上学读书,一家生活全靠丈夫李平打临工维持。2014年纳入建档立卡,2015年脱贫。

在党的扶贫政策帮扶下,汤雅晴夫妇撸起袖子加油干,丈夫李平一边在附近企业打工,一边和一边和汤雅晴发展庭院经济,逐渐摸索走上了一条绿色林下复合经营的路子。她们承包了家门前池塘养鱼,利用屋后自留山种植经济林板栗,把板栗林用栅栏围起来作为放养场地,养殖了土鸡和蜜蜂,建成了一个小型的绿色家庭农场。生态放养鸡肉质鲜嫩,蜂蜜甘甜可口,十分畅销,年均纯收入万余元。

果园镇 黄思建

果园镇杨泗庙社区精准扶贫户黄思建,53岁,因为妻子患癌症花光了家中积蓄并且债台高筑,两个女儿分别就读高中和小学。2014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脱贫。

在外债累累的条件下,2017年仍坚持跟自家兄弟借钱购置农耕机一台,农忙时节,早出晚归收割耕种,平日就打零工养家糊口,经过艰苦奋斗当年就还清了妻子病重欠下的债务。2018年购入家用小轿车,2019年装修房屋。通过双手打拼,生活日益殷实。

果园镇 粟检明

果园镇花果村精准扶贫户粟检明,2010年因耕田机械事故造成双脚截肢致残,由于高昂的医疗治疗费用及两个在读女儿的学习费用,导致粟检明一家四口生活十分困难。

粟检明人残志不残,积极努力学习缝补技术,在果园镇集镇从事修补及淘制钥匙的工作,靠自身的努力,一年收入两万余元。2014年,粟检明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充分利用政策的支持,又学习养鸡技术,与长沙县家味浓香专业种养合作社合作,一年饲养出售芦花鸡50只,一年增收三千多元。目前粟检明又在自己的荒山上开垦十来亩新建果园发展特色水果产业。

开慧镇 喻敬仪

开慧镇锡福村精准扶贫户喻敬仪,67岁,一家4口人,2014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脱贫,享受低保政策。儿媳妇张灿勤劳朴实,2019年的产业发展是饲养珍珠鸡,她家饲养的珍珠鸡是不喂饲料的产品,还在村上大明湖搞卫生,一年劳动收入1万多元,全年劳动收入在稳步增加。

开慧镇 陆海明

开慧镇枫林市村精准扶贫户陆海明,由于夫妻2个都身体不好,又无一技之长,加上2个女儿上学,经济负担重,2014年通过民主评议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陆海明为人老实憨厚,2017年,他收拾好自家的闲置杂屋喂养了2头肉牛和10头生猪,因为熟悉养牛之道,被当地农业企业聘请到公司帮忙喂牛,一年增收3万元左右。他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凭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也成为了村里贫困户争相学习的致富榜样。

黄花镇 罗国炎

黄花镇黄花村精准扶贫户罗国炎,55岁,患有多种病、肢体四级残疾,家庭户口成员2人,因病因学致贫,2014年纳入建档立卡。

为维持生计,罗国炎在家种田、帮厨,女儿罗美亚南毕业后在外打工,月收入2000元左右。2019年黄花村整村参与产业扶贫长效机制项目饲养观赏鱼,带动企业柳吉观赏鱼良好的产业发展与稳定的销售途径,让罗国炎萌生出了自主发展的想法。企业为其先提供鱼苗、饲料、药品和相关技术,待出鱼后进行成本扣除,罗国炎承包了本组一口近10亩鱼塘,根据企业的指导,喂养观赏鱼,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预计年底能收入几万。

湘龙街道 舒利明

湘龙街道高沙社区精准扶贫户舒利明,今年59岁,患有静脉曲张慢性疾病,妻子患白血病去世,儿子在外打零工,家庭生活举步为艰。

自湘龙街道开展帮扶工作后,舒利明积极发展种植蔬菜、养殖鱼塘和鸡、鸭等产业。今年3月份开始,共种植蔬菜1.5亩,养殖鱼塘7余亩,养殖鸡鸭280余羽。截止到今年7月份,通过蔬菜、鸡鸭售卖,总计收益1万元左右。扶贫工作站与责任人已联系多家爱心企业,确保后期产品全部售卖。

高桥镇 吴来法

高桥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吴来法,69岁,其弟吴佑强,54岁,有智力三级残疾,兄弟二人生活贫困,2014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享受危房改造,同年脱贫。

吴来法勤劳朴实,2019年参与产业扶贫自主发展项目,喂养黄牛6头,同时还种植了板栗蔬菜等经济作物。在产业帮扶、消费扶贫等政策支持下,通过自身辛勤劳动,黄牛养殖获得了可观收益,种植的经济作物也生长良好,预计全年收入达到4万元。

高桥镇 易玉泉

高桥镇白石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易玉泉,家庭人口4人,配偶汤浩智力三级残疾、儿子易欧阳肢体三级残疾、女儿易爽在中南民族大学上大二,2014年因残纳入建档立卡户,为低保贫困户,2015年脱贫。

2019年,易玉泉参与产业扶贫项目黄牛养殖。他勤劳踏实,自己种稻谷、种玉米草料,请教养殖技术,精心饲养扶贫牛,牛苗长势喜人,还主动给附近的贫困户传授养牛经。同时还通过饲养生猪家禽、打零工来进一步创收增收,全年收入超过3万元,日子越来越好。

青山铺镇 金玉生

彭英,青山铺镇广福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其夫刘勇,肢体残疾,复员退伍军人,于2018年去世,把眼角膜捐献给了长沙县红十字会,就读初中的独生女儿患有地中海贫血,但是彭英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击垮,她坚持创业梦想,履行与丈夫的约定,用弱小的肩膀支撑起整个家庭。

2018年,彭英精心经营10亩鱼塘,养殖草鱼、鲈鱼、甲鱼、鲢鱼、雄鱼2000余尾,林下生态养殖鸡鸭200余只,稻田3亩,成品鱼年产出6吨,收入12万余元,实现利润8万余元。看着丰收的成果,一股暖流沁入彭英的心田!

为他们点赞!

■ 编 辑:陈妙荣

■ 校 对:林 毅

■ 责 编:洪雨师

■ 审 核:姚 灿

■ 资料来源:长沙县扶贫办

■ 由【长沙县委网信办】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长沙扶贫馆,长沙市扶贫办公室电话":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950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