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视觉中国
去商店、超市、菜市场购物或打车,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时,可以“扫描”二维码。二维码的广泛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造成了诸多安全隐患。比如有人在二维码里植入病毒,就会非法“扫走”钱;没有网络信号的地方,不能扫码支付。然而,最近华为宣布了一种新的支付方式NFC(也称为“触摸”),并在广州、广州和深圳四个城市进行试点。
那么,扫描二维码的支付方式有哪些安全隐患呢?NFC支付更安全吗?以后告别二维码的几率有多大?
防风险二维码支付限额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移动支付业务375.52亿笔,金额202.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06%和28.8%。
“作为物联网的重要传感技术,二维码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其主要运行环境和应用场景完全依附于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二维码国家标准起草人、中国二维码产业联盟执行秘书长张业平表示,金融电子支付可以说是目前二维码应用最广泛的领域。然而,二维码应用带来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金融诈骗、假冒伪劣、商业诚信等问题,尤其是在金融支付领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最常见的矩阵二维码,也叫棋盘二维码,在计算机中把黑白图像区间显示为二进制,即整个图案中的黑块为1,空 white为0。张业平说,在支付应用中,二维码扮演的是虚拟POS终端的角色。所以不需要在POS终端刷卡,手机直接扫码支付即可。
目前,日本电装公司在1994年开发的快速响应码,即二维码,在中国广泛使用。“日本的二维码已经在欧美、日韩申请了专利保护和专利注册,但没有在中国申请注册保护。”张叶平表示,二维码在整个市场采取了免费开放的策略。作为一种“开源”技术,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免费下载编解码软件。在前台通过手机进行实时解码时,没有后台对前台分析的内容进行识别和监控,所以出了问题往往无法锁定责任主体和法律主体。“对于二维码的金融支付,央行规定从2018年4月1日起,静态二维码单日支付不能超过500元,主要是因为二维码的安全性。”
张叶平表示,二维码的应用仍然存在较高的专利风险。二维码虽然没有在中国申请专利,但并没有放弃专利权。一旦收取专利费,消费者一时难以扭转使用惯性,甚至可能直接影响经济社会运行安全。“近年来,全国两会中,委员和代表关于二维码的提案逐年增加,2017年超过8件。提案中比较集中的意见是取消国外二维码标准在我国的地位,鼓励和使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标准和技术。”
“触摸式”支付具有明显的安全优势。
华为终端近日宣布,华为联合银联在多个城市推出“轻触式”支付,即只要将NFC手机靠近带有“轻触式”字样的NFC标签,手机屏幕就会自动弹出充电界面,输入金额即可,无需任何APP或二维码即可完成支付。
NFC是指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手机是指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它在出厂时内置了智能安全芯片。可以直接在手机上申请和下载银行卡,无需更换SIM卡或其他硬件。即使在没有网络和手机信号的地方,也可以实现近场非接触支付、电子现金充值和现场小额快速交易。
经过测试发现,NFC移动支付只能在10 cm以内的范围内进行通信,而且只能是点对点的通信,保证了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只要终端设备在用户的管理范围内,就不存在被盗的可能。NFC手机采用SE芯片硬件加密和软件加密相结合的方式,不到0.1秒即可完成ID、密钥等数据传输。因此,在如此快速的数据交换条件下,黑客截获并破译无线电信号的概率非常小,保证了支付的安全性。
为了增强用户使用NFC的粘性,目前NFC手机除了支付之外,还可以作为公交卡、地铁卡、门禁卡、乘车验证使用。据银联统计,2017年底至2018年9月,全国已有近20个城市开通了银联中国银联快速通,NFC支付是中国银联快速通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支付宝和微信也在布局NFC。比如支付宝重启NFC公交卡,腾讯乘车码开通小程序具备HCE模式的NFC能力,可以在杭、汉、青等城市使用。
告别二维码支付为时尚早
其实NFC支付在国外早就有了,尤其是美国、日本和韩国。苹果是NFC支付的推动者之一,iPhone6上面就有NFC功能。目前Apple Pay支持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瑞士、法国、俄罗斯、新西兰、日本、西班牙、意大利等27个国家和地区。
据统计,过去一年全球支持Apple Pay的金融机构数量增长了41%,达到2707家。苹果副总裁兼Apple Pay负责人詹妮弗·贝利(Jennifer Bailey)表示,全球已有超过4000家发行商支持Apple Pay。虽然由于二维码支付,Apple Pay在中国的使用率相对较低,但Apple Pay在全球仍处于领先地位。
在国内,NFC手机目前发展迅速。华为大部分手机都支持NFC。如华为Mate7、华为Mate2、华为荣耀6plus、8、V8、荣耀9、V9、V10、P10等。此外,锤子、谷歌、酷派、联想、魅族等多个品牌都推出了NFC手机。据统计,近三年1500元以上机型中,NFC手机占比近45%;2017年全球三星、苹果、华为、OPPO、小米五大手机型号中,NFC手机也占到了35%。
中国银联助理总裁胡颖曾表示,“经过深入研究和广泛讨论,基于智能安全芯片的移动金融解决方案在整合远程和近场服务、提高便捷金融服务质量、减少金融服务网点和接受环境建设等综合社会成本方面的显著优势得到了广泛认可。”
2015年初,央行发布的《关于促进移动金融科技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手机应具备基于SE或Key等安全芯片的电子设备作为认证因素,确保交易的可靠性。
触摸新支付方式的出现,意味着告别二维码支付?专家认为,目前对于习惯二维码支付的普通人来说,接受NFC支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NFC支付在安全性上优势明显,将成为与二维码支付抗衡的重要力量。
二维码支付不会轻易退出市场。张业平认为,应将二维码应用的市场监管纳入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战略框架,加强顶层设计和标准化建设;加大推广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标准和技术。目前,国内企业自主研发了汉芯码、网格矩阵码(GM码)、紧凑矩阵码(CM码)等二维码标准;通过有效手段建立全国统一的二维码监管平台,从根本上解决二维码发行渠道和内容的审核,保障支付等使用信息的安全。(记者李贺)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碰一碰支付是哪家公司的,碰一碰支付商机":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487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