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壹点记者徐亮通讯员马春强庞
5月22日上午,随着最后一块沥青混凝土摊铺完成,全长17.5km的育新路建成通车。至此,1-5月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6000多万元,新改建农村公路开工80.5公里,竣工55.3公里,开工10座,竣工6座,创下同期禹城市农村公路建设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里程最长、建设速度最快的纪录。优异的成绩得益于禹城市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高度重视。该市把“四好农村路”的提质增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创新投融资方式,破解农村路资金缺口短板,助力“四好农村路”建设进入快车道。
近年来,禹城市立足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规划、重视民生、保障投入、促进运营,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了农村路网建设质量和数量的双突破。先后获得全省“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客货一体化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一方面,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指标减少,补贴资金减少。另一方面,乡镇和街道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需求不断增加,村民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使得资金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直接制约了农村公路的高质量发展。为了回应人们的关切,解决财政问题,禹城市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转变融资观念。通过专家咨询、政策询价,成立玉成贸易集团,整合原交通系统优质国企,装载优质资产,筹划专项债务政策性贷款,为农村公路建设筹集资金,全面开发打包农村交通网络,共争取专项债务和政策性贷款22.4亿元。禹城将农村道路与周边产业、城乡物流深度融合,形成互利共赢的共同体。规划渝城高铁新区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王宇路等骨干农村路网纳入项目,争取专项债券资金13.5亿元,已到位5000万元。依托禹城市公铁联运智能物流网络及配套道路管网项目,将火车站铁路立交桥纳入项目,入库专项债券资金金额6.5亿元,已到位2亿元。依托全省农村客货一体化发展示范县(禹城)城乡物流(冷链)一体化项目,将支线和需要升级改造的通村公路整合到项目中,获得农发行政策性贷款资金金额2.4亿元, 为禹城掀起“四好农村路”建设新高潮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开辟了农村公路资金新路径,为全省乃至全国筹集四好农村路建设资金贡献了“禹城经验”。
资金到位后,虞城在争取资金方面倍感珍贵,坚持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加强规划引导,突出统筹发展,注重蝴蝶效应,促进民生改善,助力乡村振兴。每年年初从“四好农村路”开始布局,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地实施。注意加强与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的衔接,按照“路连成网,主干道留在村里,快速到达市区”的原则规划部署建设任务。以特色产业道路建设为重点,彻底消除城市死路,加密农村主干道,实现2公里内所有村庄都能上主干道,让内部“微循环”更畅通,外部“主动脉”更便捷,增强农村道路辐射能力,促进农村道路与产城深度融合,实现从“走好”到“走好”的转变。
虞城在实施“四好农村路”过程中,坚持民生为本、发展为先,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全面突破的原则,创新实施“指挥官+路长”机制。实行一线工作法,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总指挥、副市长为常务副总指挥的指挥部,每天8点召开指挥部例会,现场部署推进。实行“双向长制”。将“路长制”追溯到建设过程中,明确每条路在规划建设期间都会有市交通局和乡镇村干部的路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科学制定推进方案,实行保质量、保进度、保安全、保环保的“四包”制度,让每条路长都能参与项目建设全过程, 大大加快了征地拆迁的协调和工程建设的进度,为道路管理和保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刚刚建成通车的育新路、安珠路、王良路都是按照三级公路标准设计建设的。施工单位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精心施工管理,倒排工期,早开工晚收尾,停工两个月。三条公路全部建成通车,创造了春夏季农村公路建设的“禹城速度”。3条干线公路穿过7个镇街50多个村,占全市所有镇街的64%,连接了镇街7个特色工业园区、260多个蔬菜大棚和11个养殖基地。三条干线公路的建成通车,为沿途乡镇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新店镇孟氏有机蔬菜种植合作社种植基地占地400亩,有58个蔬菜大棚。该公司董事长孟说:“基地种植的所有蔬菜都经过标准化和精心管理。蔬菜一上市就有需求。育新路修好了,我很激动。我期待着尽快通车。现在无论是蔬菜运输还是游客采摘都非常方便。现在订单源源不断,游客源源不断。”禹城市“四好农村路”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在一年一度的NPC届中满意率达100%,真正做到了好事、实事、群众满意。
备受全市人民关注的王宇路改造提升工程将于5月26日举行开工仪式。王宇路宽8.5米,建于2010年。目前已经超期服役,坑坑洼洼到处都是,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由于资金紧张一直无法实施。新一届禹城市委市政府坚持担当、创新、务实。通过策划包装“渝城高铁新区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他们申请债券资金13.5亿元,已到位5000万元。王宇路全长28公里,总投资4亿元,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其中双向六车道11公里,双向四车道17公里。是禹城农村公路建设中设计标准最高、投资最大的县级公路。
公路建设“三分建,七分养”。为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实现公路建设投资效益最大化,禹城积极探索“四好农村公路”市场化养护管理模式,将养护管理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考核,出台了《禹城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禹城市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禹城市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建立了政府主导、交通聚焦、镇村负责、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通过市场化运作,以政府招标的形式聘请专业化养护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形成了“县级公路统一养护、农村公路分段养护、灾损应急养护”的养护模式,实现了“即挖即修、精细养护、养修分离”,实现了市级有路政管理人员、镇街有监管人员的目标。
为打造畅通、安全、舒适、美观、绿色的农村公路,打造安全的交通和绿色走廊,禹城市坚持路网、水网、绿网、线网一体化,路网、水网协调,减少对农田的占用;护路林种植分国企、镇、街道、农户,既解决了绿化资金问题,又解决了后期管护问题,路修到哪里,绿化就跟到哪里;道路两侧管线整改,实行线网共杆,解决了农村电缆“蜘蛛网”。通过四网融合、统筹规划,禹城一幅路与水、路与林、以路网为骨干框架的线路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此外,禹城推进农村道路安全隐患整治,所有安保设施要设置到位,编织农村道路安全网。截至目前,虞城已建成美丽乡村示范路32条362公里,投入安保设施资金1800万元,种植乔木灌木22万株。
禹城积极抢抓全省农村客货一体化发展示范县(市)政策机遇,积极探索邮政合作创新模式,整合城乡公交、邮政、供销、快递等资源,按照“县级配送、镇级中转”的原则,积极推进县级配送中心和村级物流网点建设,全市11个镇(街道)、544个物流网点,
“围绕建好、管好、养好、运好‘四好’农村公路提质增效的目标,我们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和创造了一条县域经济条件下融资的新路子。我们要多修路,建好路,统筹推进,共建共享,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禹城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宋玉刚说。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禹城新建项目,禹城新项目":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479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