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受疫情影响,很多个人和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贷款需求大大增加,所以出现了很多不良网贷平台。3月14日,省公安厅发布为期一周的电诈典型案件预警,提醒公众网贷诈骗在全省持续高发。如需贷款,请到银行或正规信贷机构办理,以免上当受骗。
案例一:网贷诈骗案
2020年3月8日,酒泉的F先生收到一条短信,说可以申请快速贷款,联系人是QQ。因为F先生确实需要贷款,所以加了这个QQ和对方取得联系。F先生通过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下载了“关公金融”APP,然后按照对方的提示在APP内完成注册,填写贷款需求。很快对方告诉他贷款已经通过审核,F先生查看APP发现有3万元余额,但是无法提现。询问客服时,对方称自己报的银行卡号有误,账户已被冻结,要交6000元押金才能提现。F先生转到对方指定账户后,对方以二次认证解冻费为由,要求F先生转2万多元,但仍无法提现。对方以刷水为由要求F先生继续转账。F先生觉得被骗,报了警。
省反诈骗中心提示:请提高警惕。凡是主动联系并提供贷款服务的,都是诈骗。任何人要求在贷款发放前交保证金、解冻费用、做流水账,都是诈骗。一旦被骗,请立即拨打96110。
案例二:网贷诈骗案
2020年3月12日,天水市Y女士在网上搜索下载“民生e贷”APP,注册后绑定银行卡,提交贷款申请。不久后,客服说需要往绑定的银行卡里存3000元作为流水。Y女士存完钱后,手机收到一条验证码短信,她将验证码告知了对方。后来她发现存的3000元被转走了。Y女士一问,对方说是流水用的,会在发放借条的时候一起还给Y女士。后来对方以核实资金、激活账户为由,要求Y女士转账一万多元。此时,Y女士仍未收到贷款
省反诈骗中心提示:近期受疫情影响,非固定收入群体贷款需求激增,我省网贷诈骗持续高发。如需贷款,请到银行或正规信贷机构办理。不要为了方便在网上找贷款平台。一旦被骗,请立即拨打96110。
案例三:信用卡诈骗案
2020年3月10日,白银的C先生收到一条短信,短信提示C先生的ETC业务即将到期,并附有网址链接。C先生点击了短信中的链接,按照提示注册了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然后将收到的短信验证码输入网站。之后,C先生连续收到12条银行卡消费信息,累计损失5万余元。C先生意识到自己被骗,报警。
省反诈骗中心提示:不要点击短信中的不明链接。收到类似短信请尽快删除。不要落入骗子故意设下的陷阱。如有疑问,可拨打96110咨询。
案例四:冒充公检法诈骗案
2020年3月13日,兰州的D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兰州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D女士在武汉电信营业厅办了一张卡,该号码发送了大量骚扰短信。很多人抱怨。现在,D女士应该停止使用电话,让D女士到公安局报案。后来对方把电话转给了武汉市公安局的一位警官。在核实了D女士的身份信息后,对方告诉她中国银行的一张银行卡卷入了一起洗钱案。D女士告诉对方,她没有中国银行的银行卡,然后对方让她加一个QQ号,接收一个“冻结托管和收款执行令”,登录他们指定的网站进行资金流审核。D女士按照对方的指引在指定网站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号后,我收到一个验证码,告诉对方D女士银行卡里的18000多元被转走了。D女士询问时,对方称正在进行资金流向审核,要求D女士继续往卡里存钱。D女士意识到被骗,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醒: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办案,不会在网上发布通缉令、逮捕令、冻结财产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只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会设立通信管理局,地级市县没有这样的机构。请保持警惕。如有疑问,请及时拨打96110咨询。
案例5:虚假色情服务诈骗案
2020年3月9日,庆阳的L先生在QQ里看到一个性感美女,于是加了对方聊天。对方自称是某直播平台的主播,将直播软件安装包发给L先生,安装后L先生按照对方要求输入了对方提供的手机号和邀请码。后来对方说可以和L先生裸聊,L先生同意后,手机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裸女,一个个脱衣服,L先生赶紧脱光了衣服。对方随后挂断了视频,L先生随即收到了他的裸体视频和他的手机通讯录。对方威胁L先生将视频发布到网上。L先生为了面子,按照对方的要求,一共转了2万多元。之后L先生仍不断受到对方威胁,被迫选择报警。
省反诈骗中心提示:网络世界陷阱多,加好友要慎重。请在生活中尊重自己,不要因为一时的激情而被犯罪分子抓住。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张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丨贷款一定要找正规信贷机构":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445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