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证监会分别召开党委和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的六项重点工作。一是着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畅通直接投融资入口,不断完善有利于扩大直接融资、鼓励长期投资的制度安排。
在10月31日的国务院金融委员会专题会议上,“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再次被提及。
见证人在回顾了IPO和再融资、债券市场和新三板市场后发现,近两年来,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推进,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额大幅增加。具体情况如下:
a股IPO和再融资规模达到1.29万亿元。
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今年前10个月,320家a股公司完成IPO,首发募资总额3952.03亿元,再融资规模8936.27亿元。IPO和再融资总募资额已达1.29万亿元,同比增长7.7%。
今年最亮眼的是注册制下的IPO融资规模。证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121家科创板公司IPO融资1966.65亿元,41家创业板公司IPO融资510.8亿元。综上,注册制下a股IPO募资规模为2477.45亿元,占a股IPO募资规模的62.69%,超过60%。
再融资方面,由于再融资新规的实施,激活了固定收益市场,增发募资大幅增加。前10个月增发规模6461.21亿元,同比增长14.49%。
从行业来看,电子行业募资规模排名第一,为1599.72亿元,非银金融和医药生物紧随其后。
招商证券策略分析师陈刚对郑庭军表示,今年a股IPO和再融资的一个特点是新兴产业的融资规模比例较往年大幅提高,体现在监管层提高新兴产业直接融资规模比例的政策导向上。
除了新兴产业的资源集中,IPO和再融资的注册也进一步加快。
目前,在注册制下,企业IPO申请完成注册平均需要5个多月,比核准制下少了很多。再融资方面,截至10月31日,上交所已受理4家科技创新板企业再融资申请,其中4家已询价,1家已受理;深交所共受理创业板企业再融资申请223家,其中注册65家,提交注册申请45家。
图片来源:深交所网站
图片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据悉,创业板翻译再融资项目从受理到注册至少需要一个月,而新申报的项目只有两个月。此外,适用简易程序的再融资项目提交证监会注册仅需8个工作日。
此外,除了注册的科技创新板和创业板,9月25日,证监会表示对主板和中小板再融资进行分类审核,对最近连续两个信息披露评价期评价结果为A的上市公司进行快速审核,进一步提高主板和中小板再融资审核效率。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告诉郑廷军,注册制下,在审再贷款企业的平均询价问题数量比核准制下进一步精简,询价针对性进一步增强。再融资审计的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在一些投资和经营活动中,企业需要快速决策以抓住市场机遇。在不影响公众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简单的手续可以快速实现针对特定对象的小额贷款,进一步提高审核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效的资金助力。”
“审核效率大幅提升,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加大。”陈刚表示,在全球经济下行、宏观去杠杆的背景下,提高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重将是为实体企业输血、稳定杠杆的有效途径之一。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应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使中小投资者利益得到有效保护,居民资产入市渠道更加畅通。
前10个月发债规模超过35万亿元。
今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融资活跃。Wind数据显示,根据证监会行业类别统计,截至今年10月31日,19个行业类别债券发行规模达到35.1万亿元,同比增长19.6%。财政部专家库专家、360政企安全集团投资总监唐川告诉郑廷军,债券是直接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合理运用将有助于企业配置更广泛的资金资源,同时有助于企业优化债务融资的成本和期限。
唐川认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市场投资者对低风险产品的需求很大,优质债券正好可以满足这部分投资需求。此外,在注册制改革下,企业可以通过债券融资快速引入资金,可以进一步提升其产业投资能力和投资效率,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因此,提高债券融资比重是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手段。
聚丰投资高级投资顾问丁振宇告诉郑廷军,发债效率高,可以解决企业遇到的资金紧张问题。“总体来看,预计今年债券发行总量将略高于去年,尤其是公司债发行将大幅增长。这不仅仅是因为今年疫情,还因为注册制后,债券融资的效率会增强企业选择这种融资渠道的意愿。也可以说,随着注册制的深入实施,发债效率将显著提高,债券融资占比自然会提高。”"
数据显示,在上述19个行业类别中,债券融资规模排名前十的行业类别如下:
图片来源:Wind金融终端截图
上述10个行业的发债规模同比均有所增长,增幅在5.4%至61.4%之间。
唐川说,目前,发行债券的主要行业仍然集中在传统领域。一是因为传统企业熟悉债券工具的使用,投资者关系相对稳定;第二,对于很多传统行业的企业来说,债券是维持企业财务稳定运行的重要一环。无论是融资成本还是期限,在企业的整体融资方案中,都被放在了“刚刚好”的位置。如果不继续操作,可能会“波及全身”。不过,虽然市场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但新兴行业的企业也可以多尝试债券融资,扩大自己的资金来源。
唐川认为,在注册制的作用下,对于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来说,将有助于全面提高其融资效率。但相关发行硬条件的放宽,也会降低部分债券产品的市场接受度,进一步加剧投资者对债券产品投资意愿的分化,“头部效应”将逐渐显现。当然,把选择权交给市场,有助于督促企业更加努力地改善经营,更加有效地考虑利润来源,进而更好地完善财务制度。
年内,新三板市场直接融资规模达265.85亿元。
新三板作为服务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主阵地,不断深化改革、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和服务。
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截至11月1日,新三板8年来累计挂牌企业近7000家,融资5545.59亿元。今年以来,新三板市场525家企业募集资金金额达265.85亿元,同比多232.78亿元,同比增长14%。新三板挂牌公司具有融资需求频率高、资金量小、资金使用周期长的特点。为了解决企业的这些痛点,新三板市场推出了公募、小规模私募定向发行、定向发行不受35人限制、允许公募基金投资精选层等制度安排。
具体来看,33家入选企业完成公开发行,募集资金95.92亿元;此外,创新层、基础层等492家企业完成增发508笔,募集资金169.93亿元,其中35%募集资金1000万元及以下,融资金额呈现“小额、多笔、快速、按需”的特点,这与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优化定向发行制度密切相关。
蔡华新三板研究院副院长、首席行业分析师谢才告诉郑廷军,这些融资制度的变化,充分总结了新三板扩容后的市场运行经验,并根据挂牌公司的实际特点和需求,不断调整针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制度安排,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有利于扩大整个新三板市场的融资规模,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北京立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常春林告诉郑廷军,新三板定向发行制度优化后,取消了单笔融资35个新股东的限制,允许小额贷款实行自主发行,特别是推进精选层。这些深层次改革措施进一步提高了企业融资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预计全年新三板市场直接融资额将超过300亿元。
在常春林看来,有效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有助于中小企业度过短期难关,降低疫情短期影响。从中长期来看,一方面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降低债务风险,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融资结构;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过去一年,全国股转公司在扩大直接融资方面首创设立精选层发起公募,并推出了自主发行,优化了普通定增流程;在引入长期投资方面,公募基金入市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制定了QFII和RQFII投资规则。”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对郑廷军表示,新三板下一步的深改将是完善精选层的再融资。建议将a股市场一些成熟的融资工具,结合新三板市场的特殊性,在选定层进行试点,然后在全市场推出。比如直接配股定增,直接在二级市场交易的可转债,精选层和创新层的股票作为融资融券的有效抵押品。
吴
财经资讯搬运工,喜欢看书听歌。
编辑|杨杰
曾萌
值班主编|苏
首席审计|原华/张欣
证券日报郑诗婷工作室
微信号:zqrbzst
我们致力于解释影响a股市场的“大政策”和“大事件”。
为投资者献上一份资本市场喜爱的“大餐”。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两日连提“提高直接融资比重”!1.29万亿元、35万亿元、266亿元,三个数据剧透年内A股、债市、新三板融资情况":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261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