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直播带岗文案,网络直播带岗

直播带岗文案,网络直播带岗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直播带岗”引人才

“我们公司在来安县汊河开发区,紧邻南京江北新区,进入我们公司不仅有老师傅带,还制定个性化的晋升通道,收入也较高……”近日,在来安印象抖音直播招聘活动中,安徽和怡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主管金蓓蓓介绍公司的待遇时滔滔不绝,求贤若渴。该公司主要生产光学膜,去年7月首条线开机生产,今年春节后将开机第二条进口组装线,目前急需操作工、辅助工、设备机修工、电工、检验员等岗位人才。

从1月27日至29日,来安县人社局、县融媒体中心、县经开区、汊河开发区共同承办了“春风行动”暨企业用工来安印象抖音直播招聘活动,嘉吉蛋白、创源文化、盛世高科、扬子地板等35家企业通过各网络平台为求职者提供了上万个工作岗位。

在“直播带岗”中,主持人和各家企业的人事主管卖力“吆喝”着企业的发展情况、员工收入待遇以及发展前景,并通过赠送礼物奖品的方式吸引广大网友参与。来安县、汊河开发区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企业优厚的薪酬待遇让很多求职者心动不已。

“来安县存量劳动力人口本来就不多,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越来越多外地企业落户滁州及来安,更加剧了企业对人才的竞争,一些企业出现了‘招工难’。春节期间是农民工返乡和人才转岗的重要时节,我们当然不能错过这个时机。”来安县人社局党组成员朱震告诉记者,考虑到疫情防控因素,春节后,他们还在正月初五至初七再举办三场“直播带岗”招聘活动,缓解企业用工难。

春节前,来安县人社部门干部还走访了返乡的部分农民工和人才代表,向他们介绍县里目前的发展情况,鼓励他们返乡创业、就业。同时,摸清全县现有存量劳动力和在外务工者的底数,谋划全年招聘,印发致返乡务工人员的一封信,发送5万多条短信。

“通过线上线下招聘、新入职员工培训、创业就业培训、发放小额创业贷款等方式,去年以来,我们共为265家企业招工1.1万多人,60多人通过培训走上自主创业带就业的道路。”朱震告诉记者。

目标任务

在尊重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同时,进一步发挥政府促进、市场调节的作用,通过“挖掘潜力、外引扩容、吸引回流、提技增能、线上线下”五条路径,大力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水平,积极化解就业难、招工难等结构性矛盾。当前,着力解决社区三公里内困难群体就业不充分、劳动用工信息不对称等突出问题,织密就业帮扶“一张网”,发挥政府组织引导、市场主体调节的作用,让劳动者和用工企业感受到更多暖心服务,打造“近悦远来、来者皆安”的来安就业模式。

(一)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

2022年,实现全县新增城镇就业5750人,新增转移农业劳动力8700人,新增技能人才2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率超额完成省、市下达任务,帮助企业招工8500人。

(二)促进社区居民就近就业、充分就业。

以社区为载体,聚焦困难群体就业,实施“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及其他有就业意愿的社区居民“家门口”就近就业,推动更加充分就业。全县2022年力争40%社区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到2025年70%以上社区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

(三)促进人力资源精准匹配。

聚焦劳动力资源供求信息不对称、技术工人紧缺等难题,发挥组织就业、技能就业的重要作用,着力解决企业缺工问题。大力提高技能人才供给,全县2022年新增技能人才2100人以上,到2025年累计新增技能人才8400人以上;2022年举办招聘会不少于96场次,达成就业意向不少于2767人,企业缺工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工作措施

(一)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抓住高校毕业生秋招黄金期,继续开展“千企百校·智汇滁州”集中云招引活动,将云平台和重点企业用工需求通过第三方平台推送至高校,扩大信息宣传覆盖面。强化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探索通过委托第三方开展政策宣传、职业指导、推荐就业岗位、创业培训、技能培训、组织参观优质企业等帮扶就业活动,力争使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高校毕业生100%实现就业。加强校企对接,充分利用部、省平台组织县内重点缺工企业参与或举办各类校园专场招聘会。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各项政策,从优化供需对接、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扶持等方面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二)深入实施社保领域“降、缓、返、补、扩”助企纾困行动。

实施“降、缓、返、补、扩”组合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降”,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政策至2023年4月30日,费率按1%执行。“缓”,针对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运输等特困行业企业,缓缴社会保险期限不超过1年,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返”,2022年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大型企业按50%、中小微企业按90%比例进行返还。“补”,2022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900人次,实施农民工技能培训1500人次。“扩”,失业补助金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按照规定给予继续发放失业保险金、给予2000元一次性临时生活补贴。

(三)深入实施“诊千企、优环境、促和谐”两年行动。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部署,践行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精神,加强企业和职工协调劳动关系能力建设、政府调整劳动关系能力建设和社会组织参与协调劳动关系能力建设,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全县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助力打造“来·安心”营商环境。2022年,完成规上(限上)企业规章制度合规性诊断、法律法规宣传、用工服务指导120户。2023年,完成全县所有规上(限上)企业诊断、服务工作,规上(限上)企业全部达到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认定标准。

(四)深入实施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专项行动。

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维护公平、规范、竞争、有序的就业环境,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整顿“四项行动”:以打击“黑职介”为重点,清理非法人力资源服务活动;以打击虚假招聘为重点,规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经营行为;以打击就业歧视为重点,查处用人单位招聘违法违规行为;以打击侵害劳动者人身财产权益行为为重点,严惩与职介相关违法犯罪活动。

(五)深入实施“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工程。

大力开展“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帮助社区居民和小微企业便捷掌握就业政策、就业岗位招聘信息等,达到“三公里”内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就近就业。鼓励开发更多灵活就业、新形态就业岗位,满足社区居民不同就业需求。当前重点稳定2家平台企业,近100人的外卖骑手岗位,60多个网约车驾驶员岗位。10月底前,完成对社区周边个体工商户等实体岗位需求摸排,及时精准推送给社区居民。

(六)深入实施“一中心多点”网络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中心,以“三公里”就业圈为载体,打造网络化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职能,将就业服务增容、就业阵线前移,打通政府、企业与求职者的信息壁垒,让劳动者享受更加优质的就业服务。与第三方联手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时跟踪了解就业动态数据,形成矩阵化联动体系,实现县域就业闭环。

(七)深入实施重点群体就业扩容提质工程。

高校毕业生群体。开展“四进一促”“人社局长讲政策”等活动,多渠道为高校毕业生宣传就业创业政策。2022年募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400个以上,确保每一名有见习需求的未就业毕业生都能够参加见习活动。2022年,开发250个短期就业见习岗位,安排未就业毕业生开展3-6个月就业见习、参与疫情防控等服务;机关事业单位、“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政策性岗位招录(招聘)计划不低于200个。就业困难群体。2022年合理开发380个公益性岗位,并加强规范管理,对难以实现就业的困难人员,实行托底安置,通过市场渠道确保每一位有安置需求、符合条件的困难人员都能得到公益性岗位安置。2022年,为缓解当前阶段性就业压力,在乡镇、社区(行政村)开发疫情防控员、安全信息员、交通文明劝导员、环境监督员等临时性专项岗位250个,安置有就业意愿的因疫情等原因失业人员,根据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由县(乡镇)财政资金给予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农民工群体。扎实推进“两强一增”工作,2022年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500人次以上。失业农民工可在户籍地、常住地、就业地、参保地进行登记,为有需要的农民工免费提供1次职业指导、3个适合的就业岗位信息、1个培训项目。密切关注受疫情影响从沪苏浙等地返乡农民工情况,通过本地消化和县内协作,引导尽快实现就业。常态化对脱贫人口外出务工情况进行监测,加强对脱贫人口就业帮扶,确保务工就业规模总体稳定。退役军人群体。开展退役军人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就业起航”行动,组织开展退役军人就业服务月活动,举办专场招聘会不少于2次,拓宽就业渠道,精准提供创业指导、就业援助、职业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2022年培训90人,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

(八)深入实施技能人才大培育工程。

围绕社会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和劳动者就业需求,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22年开展补贴性培训4900人次以上。稳步扩大系统培养技术工人规模,提高高级工培养比例,每年稳定向社会输送300名以上合格技术工人。加强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开展技能人才订单培养、委托培养、短期培训,为企业“量身打造”技能人才。不断完善以企业、技工院校、社会评价组织等共同参与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引导企业将评价结果与待遇挂钩,多方位打造高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年新增技能人才2100人,其中高技能人才570人以上。

(九)深入实施人力资源产业园培育工程。

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积极引入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我县人力资源市场,培育一批有核心产品、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022年达到4家,2025年达到8家。力争2022年底建成一个县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加强与皖北地县人力资源劳务协作,组织县内企业赴皖北和西部地县举办招聘会,引导劳动者到我县就业,帮助外来劳动者提升技能水平、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融入本地生活。

来源:来安县人社局

编辑:王梅梅

审核:刘金柱

审签:胡月

2022年9月22日公益广告

往期内容

1、关于开展区域核酸检测的通告

2、紧急扩散!停电通知!

3、转发扩散!恢复运营!

4、最新发布!事关房子!

点亮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直播带岗文案,网络直播带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065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